十一黃金周,想要帶娃出門旅行,不妨先做好這些事

2023-09-29     老張育兒

原標題:十一黃金周,想要帶娃出門旅行,不妨先做好這些事

一到假期,父母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帶著孩子旅行,去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

說真的,只要條件允許,帶娃出門除了累一點,其實沒什麼不好。當然,旅行的路上,多少有些費媽。

又是一年十一黃金周,也是疫情放開後的第一個國慶節。眼看著離假期越來越近,很多父母已經提前開始規劃路線,迫不及待想要帶孩子出門。

當然,關於假期帶娃出門這件事,父母也有不同的想法。有人覺得假期出門人太多,影響旅行時的心情,也看不到所謂的美景……

怎麼說呢,帶娃旅行不僅要看父母的時間,還得看孩子的時間。平時忙著上課,他們哪裡有時間出門呢?只能趁著假期,出門看看。

所以說,大多數父母,還是願意花錢受罪帶娃出門。哪怕只是去看看人山人海,也覺得很有意義……

帶娃出門,會讓他頗有收穫

人那麼多,東西那麼貴,還是有父母願意帶娃出門。他們或許是別人嘴裡的「冤大頭」,花錢找罪受,但是真正的意義,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只有真正帶娃走出門,才知道旅行的意義,到底好在哪裡。用父母的話說:假期旅行,就是累並快樂著。

確實,一趟旅行下來,除了特別累、特別花錢之外,同時還能收穫很多好處。這一點,或許就是旅行的意義所在,也是父母最看重的地方。

好處一:鍛鍊身體

假期出門旅行,那絕對是一項體力活,很多父母都嚷嚷著太辛苦了,何況是孩子呢?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次假期出行,絕對是一場很鍛鍊身體的旅行。讓孩子徹底的放下學習的疲憊感,走很多路、看很多風景。

好處二:增進親子關係

和爸爸媽媽的旅行,對於整個家庭而言,都是一次特別正確的選擇。在旅行的途中,會增進親子感情,修復親子間原本存在的問題。

旅行,可以讓父母暫時忘記孩子的學習問題,自然也就少了一些責罰和訓斥。在孩子心裡,父母好像突然就變得溫和很多,肯定很開心。

好處三:增長見識

若是一直待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那孩子就像井底的青蛙一樣,永遠都是一副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眼界和格局受限。

可要是帶他出門,看不一樣的風景,走不一樣的路,那他的見識肯定不一樣。哪怕只是看看,對他們的視覺和心靈,也是很大的衝擊。

好處四:提高交際能力

「孩子的性格太內向,別人問話都不敢回答。」

與其抱怨,倒不如把娃帶出去,讓他去接觸不一樣的事物。

在旅行中,孩子難免會接觸不同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交際。

這個過程,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的性格,以及他的交際能力,說不定會有好的收穫呢。

當然,旅行不能盲目,要有計劃的進行

大人,可能更喜歡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這樣的旅行,真的不太適合孩子。

太過盲目,或者跟風的旅行,對孩子而言反倒是一種傷害。

想要這趟旅行變得更有意義,那就提前讓孩子做好準備,讓他對旅行充滿期待,效果會更好。

首先:旅行目的地要有計劃,結合孩子的年齡選擇。

可以旅行的地方有很多,要結合孩子的年齡,選擇更適合他的目的地。

小一點的孩子,最好去寬敞舒適的地方,他們不太適合去人多的地方,自身的抵抗力比較差;

小學生的話,可以結合他們學過的知識,選擇目的地。把課本上的地方,統統帶到現實中,孩子應該會很興奮吧?

其次:旅行路上,一切要以安全為主。

不知為何,在很多父母心裡,帶娃出行成了一種攀比和炫耀。

說真的,旅行的初衷是為了漲見識,為了讓孩子領略不一樣的風景而已。

所以說,一切以安全為主,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要考慮到位,別讓孩子跟著受罪。

最後:從旅行開始到結束,別忘了多跟孩子探討。

若是父母足夠聰明,就不會只把旅行當做旅行,他們也會趁機加入很多教育。而且,旅行中的教育和學習,會讓孩子記憶深刻。

每到一處地方,先問問孩子的感受,讓他說說跟自己家鄉的不同。緊接著,像他們講解一些當地的風土人情,孩子真的很感興趣。

誰說學習,就一定只能在課本上呢?

行萬里路,也是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小年紀,就去過很多地方的孩子,他們的見識、貪圖和為人處世的方式,真的要優秀很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3cc2e8d38a7f95ac4f39b20b23bae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