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恆天然大中華區收穫8%增長,原料業務營收近150億元!

2022-05-27     快消

原標題:前三季度,恆天然大中華區收穫8%增長,原料業務營收近150億元!

文丨快消君

專業餐飲創新不斷,原料業務穩健增長——過去的三個季度中,恆天然大中華區這樣突破「黑天鵝封鎖」。

兩位數增長突破短期桎梏

昨日,紐西蘭乳品合作社恆天然公布了其2022/23財年第三季度(以下季度表述皆為財季)業績。在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前九個月里,由於中國防疫政策的影響、斯里蘭卡經濟危機、俄烏衝突、牛奶產量減少、以及銷售時間不當,恆天然的銷量有所下降。不過,恆天然仍維持其每股收益0.25-0.35紐西蘭元的預期,顯示出集團有能力應對近期諸多事件的影響的信心。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恆天然實現營收169.82億紐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740.70億元),同比上漲10%;實現調整後息稅前總利潤(EBIT)8.25億紐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35.98億元);同期稅後凈利潤則為4.72億紐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20.5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報告期內各項成本的上漲,恆天然毛利率下降了3個百分點,也導致了EBIT和稅後凈利潤的小幅下滑。

從各業務板塊來看:報告期內,恆天然原料業務雖有成交量上的小幅下滑,但受益於原奶價格的上漲,卻貢獻了6.52億紐西蘭元的EBIT,較同期大幅增長2.66億紐西蘭元。不過,需要重視的是,恆天然原料業務的強勢並未完全化解其專業餐飲和消費品牌業務遭遇的挑戰。

從各區域表現來看:報告期內,恆天然非洲、中東、歐洲、北亞和美洲地區(AMENA)業績表現依舊十分強勁,EBIT達到了4.06億紐西蘭元,增長了30%;亞太區EBIT則下降至1.77億紐西蘭元。值得注意的是,大中華區EBIT雖然在去年的高基數及今年突發疫情的影響下有所下滑,但營收突破了50億紐西蘭元,實現了8%的增長。

恆天然表示,AMENA業績的增長主要歸功於其原料渠道毛利率提高以及智利業務的強勁表現。此外,雖然其澳大利亞業務與原料渠道業務持續向好,卻被斯里蘭卡規模空前的經濟危機、原奶價格高企帶來的利潤壓力及新冠疫情造成的種種挑戰所抵消。

對於該業績表現,恆天然集團執行長Miles Hurrell表示,「作為出口企業,我們經營的許多市場都可能遭受到突然的衝擊,這會影響到我們的銷售產品、銷售地點及銷售時間。現在我們在多個市場同時受到了數個事件的影響。」不過,他仍強調,儘管市場受到嚴重干擾,但恆天然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牛奶價格和穩定的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恆天然同日還宣布,預計於下個月開始的奶季,向奶農支付每公斤乳固體8.25-9.75紐西蘭元的費用,區間中位值為每公斤乳固體9.00紐西蘭元。而對於本月結束的2021/22奶季,恆天然則維持了其每公斤乳固體9.10-9.50紐西蘭元的預期,中間價為每公斤乳固體9.30紐西蘭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合作社歷史上預測的最高牛奶收購價格。

Hurrell表示,強勁的預期價格反映了在全球供應受限的大背景下,乳製品的需求依然持續存在。「儘管目前各地區有諸多短期因素影響了需求,但從長期來看,乳製品的市場前景仍然向好。」

「由於我們的規模和規模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在市場之間轉移產品的能力,儘管面臨所有挑戰,我們仍然能夠繼續圍繞強勁的牛奶價格提供穩健的收益。」恆天然CFO Marc Rivers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

今年3月,Hurrell曾提出集團2030年目標,公司計劃將營業利潤提高40%-50%,將資本回報率從本財年的6.6%上升至9-10%,並計劃通過資產出售和提高收益用於投資於未來增長和回報股東。

挑戰下的模式創新和產品創新

雖然新冠疫情給全球範圍內的生產、銷售和物流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但恆天然近年來依然顯示出較強的市場韌性,而大中華區一直是拉動恆天然整體業績增長的核心區域。不過,過去多年一直保持高增長的恆天然也不得不面臨挑戰。

快消君留意到,針對中國市場,Hurrell在財報中特別提及,「除一些超市外,上海的所有餐館和其他食品店於4月初關閉,以遏制新冠疫情;雖然當下相關防疫限制已經開始放寬,但一些食品店仍然關閉。同時,由於中國部分其他城市也面臨了防疫政策的限制,導致整個市場都感受到了這種影響以及供應鏈的中斷。」此外,Hurrel還預計:「靜態管理的措施所造成的影響還將波及我們第四季度的業績。」

過去的一個季度中,專業餐飲是恆天然旗下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業務板塊之一;與此同時,2021財年高增長帶來的高業績基數,也讓今年恆天然大中華區的業績承載了更大的增長壓力。

正如恆天然大中華區CEO周德漢所言:「疫情的影響以及供應鏈的挑戰已經擴散到了整個市場,並反映在我們恆天然安佳專業餐飲服務業務大中華區本財年三季度的產品銷量上,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

不過,恆天然專業餐飲團隊仍通過各種創新舉措為消費者和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同時帶來信心。

周德漢表示,「我們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推進業務。在經銷商側,團隊通過提供直播實操輔導、線上產品培訓等方法,提高他們的產品轉售能力。與此同時,團隊還積極幫助客戶探索線上業務,開拓包括抖音、淘寶直播等在內的網際網路售賣渠道,全方位觸達終端消費者。」

據了解,報告期內,恆天然專業餐飲團隊再度攜手中華環保基金會共同發起針對烘焙渠道的低碳環保項目。「第六屆安佳乳脂好蛋糕」的活動正通過遍布全國的烘焙連鎖品牌,把「關注低碳環保,守護純凈地球」的理念通過美味健康的乳脂蛋糕,傳遞到中國消費者手中。

根據彭博社報道,上個月,Hurrell曾在接受採訪時再次肯定大中華區專業餐飲業務的成果和戰略重要性。他還特別指出,基於為餐廳、烘焙和咖啡店等企業提供專業乳品供應的中國平台模式,或將會被集團應用到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全球其他市場中。

在突如其來的部分地區疫情影響下,和專業餐飲一樣遭到疫情衝擊的還有消費品牌業務。

據了解,為了應對疫情給零售業帶來的巨大衝擊,恆天然創新地轉向社區進行銷售,通過靈活的方式滿足客戶的需求,以多元化渠道持續增加業務盈利能力。周德漢表示:「在第三季度上海封控期間,團隊通過團購的形式,服務了超過1300個社區。同時團隊不斷優化業務架構以更好地增加消費者的購買傾向和粘性。」

在常規創新方面,第三季度,恆天然消費品牌業務把握市場對健康營養產品迅速增長的需求,重點聚焦佐餐乳品、中老年奶粉等品類的差異化創新。

其中,在佐餐乳品業務領域,恆天然推出了能「瀑布拉絲」的安佳馬蘇里拉芝士和紐西蘭高端特製奶酪品牌凱蓓蒂KAPITI,系列新品一經推出即成為原制芝士品類的熱門產品。在奶粉市場上,面向中老年群體的奶粉品牌安怡則持續以功能性高端產品加持在中老年奶粉市場的份額。

逆勢創新背後的穩健基本盤

需要強調的是,即便在原奶價格高企和防疫政策的雙重影響下,恆天然大中華區仍通過高附加值產品的增長拉動原料業務的持續成長,不僅自身實現34.21億紐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149.21億元)的營收,同時幫助大中華區整體收穫了3.17億紐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13.83億元)的EBIT,顯示出業績基本盤的穩健。

更重要的是,恆天然體量最大的原料業務也和專業餐飲業務一樣,持續推進了一系列產品組合和服務解決方案的升級,為我國消費回暖後的業績增長打好基礎。

周德漢表示:「大中華區原料業務在FY22財年第三季度業績表現依然穩健,高附加值原料銷售的持續發力貢獻了雙位數的同比增長,其中乾酪、乳蛋白、益生菌等原料銷售漲勢喜人。」

據了解,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恆天然原料業務團隊持續推動了濃縮牛奶蛋白的產品解決方案,為客戶在濃縮乳清蛋白之外提供更多選項。同時,團隊還以創新助力數家乾酪客戶成功上市國內乾酪市場的數個「第一」新品,如原制乾酪含量最高(80%)的再制乾酪片;國內首款兼具零食和營養健康功能新形態,並使用紐西蘭「草飼放牧」宣稱的6片裝小三角奶酪。此外,運用「充氣」概念跳脫現有產品框架的充氣奶酪杯也順利推出。

在傳統的含乳飲料和發酵乳領域,原料業務也攜手客戶,堅持消費者需求與創新結合的雙思維,不斷突破解碼賽道新玩法:以「芝士爆珠」為適配載體的奶酪爆漿球酸奶的順利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面臨國內疫情反覆和國際供應鏈持續緊張的雙重壓力,恆天然戰略客戶部始終與客戶緊密合作,通過跨地區跨部門協作,通力保障戰略客戶的供應和流轉,在重點芝士品類上不但做到保份額供應,更因為客戶的認可,達成了更高份額的長期戰略合作意向。

業內人士表示,2021年以來,隨著客觀市場環境不斷變化,消費行為也在加速演化;不過,消費升級的整體態勢依然不會變。在行業逐漸進入價值理性回歸階段的背景下,通過產品推陳出新及在應用方式上的創新,更好地滿足客戶和消費者的需求,是包括恆天然在內的產業鏈中上游及整合方案提供型企業保持內生成長的重要手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a43e776452d5cfa8426174149b4b2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