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BA-22戰場救護裝甲車

2024-07-27     胡侃雜史

BA-22裝甲車的歷史

BA-22救護運輸裝甲車(摩托醫療點,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蘇軍機械部隊的裝甲摩托醫療點」)於1937年在維克薩市的DRO工廠研發,基於工業上已成熟的三軸卡車GAZ-AAA的底盤。BA-22的需求方是蘇軍的醫療管理部門。

第一輛蘇聯裝甲運兵車——BA-22在試驗中

毫無疑問,像BA-22這樣的車輛在部隊中是非常需要的。很顯然,在軍事衝突中,人員受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須儘可能縮短將傷員送往後方醫院的時間。但是,你不能在前線派遣普通的救護車。在戰鬥條件下,對車輛的機動性有完全不同的要求,而且碰上流彈或碎片的風險極大。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實際上,醫療管理部門對未來BA-22的要求是一份對第一輛蘇聯裝甲運兵車的需求。BA-22救護運輸裝甲車的樣車於1938年9月製造完成。

BA-22裝甲車的結構特點

該車採用了卡車常見的布局方案:前置發動機艙、中置駕駛艙和後置「運輸」艙。

裝甲車的焊接車體由6毫米厚的軋制裝甲板構成,前裝甲板傾斜角度較大。在車體的後部和側面設有供乘員和部隊進出的門。駕駛員和車長的前觀察窗配有可從內部關閉的裝甲擋板,以便在戰鬥條件下觀察。

車組成員由兩人組成。運輸艙內可放置4個懸掛式擔架上的傷員,或者1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12名穿夏季軍裝的士兵)。車上未安裝武器,車體也沒有為乘員或乘客設置射擊孔。

該車使用一台40馬力(29千瓦)的化油器發動機。量產時計劃使用GAZ-AAA卡車底盤,並配備M-1發動機,功率為50馬力(37千瓦),帶有經濟節油裝置的「Zenith」化油器。發動機通過MAF-4006電動起動機啟動,功率為0.8馬力(0.6千瓦)。點火系統為電池點火系統,使用感應線圈(點火線圈)和帶有離心調節器的分電器。

BA-22裝甲車圖紙

油箱容量為109升。裝甲車在公路上的續航里程可達250公里。傳動系統包括:單盤離合器、帶減速器的四速變速箱,以及帶錐形差速器和蝸杆主傳動的兩個後驅橋。

BA-22裝甲車的輪式配置與GAZ-AAA相同:6×4。懸掛系統為依附式,前軸採用橫置半橢圓鋼板彈簧和推力杆,第二和第三驅動軸的懸掛系統由縱置半橢圓鋼板彈簧和推力杆組成。

裝甲車配備了防彈輪胎類型為密封輪胎。為了提高在軟弱地面上的通過性,驅動輪上可以安裝「Overall」類型的履帶。

電氣設備採用單線制。車載電網的電壓為6伏。電源包括容量為80安時的3 СТП-80蓄電池和功率為100瓦的ГМ-71發電機。對外通訊使用了71-ТК-1無線電台。

BA-22救護車前視圖

BA-22救護車後視圖

BA-22的測試與項目的進一步命運

在工廠的測試中,車輛行駛了 331 公里,這一過程中發現了 BA-22 存在的一些缺陷。然而,考慮到該車是基於工業上已經成熟的 GAZ-AAA 底盤設計的,解決這些問題預計不會太困難。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 GAZ-AAA 底盤本身並不適合作為重量超過 5 噸的裝甲車的基礎。

1939 年 5 月 15 日至 6 月 23 日,BA-22 在國立裝甲車測試場進行了全面測試,但結果未能令人滿意。軍方對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不滿:首先是發動機功率過低,僅有 50 馬力卻要驅動重達 5 噸的車輛,這顯然動力不足;其次是車身高度過高,接近 3 米,使其在戰場上的靈活性和隱蔽性受到影響;再者,裝甲薄弱,只有 6 毫米,即便以 1930 年代的標準來看,這也只能算是「半裝甲車」,難以有效保護車內人員;最後,從衛生和實用要求的角度來看,該車的內部設計並不符合救護車的標準。

如果車身高度和內部配置等問題還可以通過改進來解決,那麼其他缺點則是難以克服的。當時的蘇聯並沒有更強大的發動機和可靠的底盤可用於製造這種重要但仍屬於「輔助」類型的軍用救護車。因此,BA-22 最終未能被列入裝備名單,進一步的軍用救護裝甲車研發工作也被迫中止。原型車被移交給紅軍科學研究衛生研究所,以供進一步研究和評估。

BA-22救護裝甲運輸車的規格

國家:蘇聯

類型:救護裝甲運輸車

生產日期:1938年

長度:6.1米

寬度:1.98米

高度:2.88米

正面裝甲:6毫米

側面裝甲:6毫米

炮塔裝甲:無

乘員:2人 + 4名擔架傷員或10名士兵

發動機:GAZ-AA 4缸直列液冷化油器發動機,40馬力

續航里程:250公里

最大速度:40公里/小時

重量:5.24噸

武器: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987a7b2be7bcbcd00a8af75de8acc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