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兩日,在烏克蘭提前「感謝」的情況下,以色列說出了拒絕的話。隨後,惱羞成怒的烏克蘭,直接向以色列發出了正式的外交照會,要求以色列提供強力防空系統。面對烏克蘭的強勢,以色列也是陷入了兩難之間,只能強硬了一番後,又適當性地對烏克蘭「軟弱」。
以色列國防部長,通過歐盟代表釋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信號,那就是絕不會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但是可以提供預警系統的「開發輔助」。以色列國防部強調,因為烏克蘭已經提交了請求,以色列也相當重視,只要是以色列能夠獲得相應的數據和信息,將會馬上協助烏克蘭開發拯救生命的預警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兩日前,以色列壓根沒有提這回事,只是強硬地指出「絕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武器」。然而,烏克蘭可沒有就此繞過以色列,而是直接採取了「強迫行動」。就像烏克蘭外交部長,就在記者會上指出,以色列不提供武器的行動,烏克蘭無法接受,因此烏克蘭將會向以色列發出外交照會,要求以色列提供防空武器。
說白了,烏克蘭已經盯上了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希望得到部分「鐵穹」系統,應對俄羅斯的空中打擊。而以色列面對烏克蘭的「強迫式」行動,以色列也顯得無話可說,只能一方面拒絕提供進攻性武器,一方面用非進攻性的預警系統安撫烏克蘭。
事實上,以色列的預警系統也不是沒有用。如果以色列提供的預警系統部署在烏克蘭,雖然無法直接打擊俄軍,也無法直接摧毀空襲武器,但是可以提前指出俄軍的打擊範圍,為烏克蘭武裝力量提供「生存空間」。因此,預警系統在戰場上還是有著一定作用的。
不得不說的是,就連預警系統以色列也不願意提供,但是烏克蘭這種「強制性」的索要,也讓以色列沒有辦法,因為烏克蘭背後的國家是美國。就像俄烏衝突後,美國立即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武器,同時宣布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就是「侵略」。緊接著,北約國家就跟隨美國採取行動,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武器。
雖然以色列不是北約國家,但這個國家卻是西方陣營國家,同時還是嚴重依賴美國的國家。如果沒有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支持,以色列壓根無法在多次的中東戰爭中倖存,也壓根無法在中東地區強行立足。因此,以色列知道什麼國家可以招惹,什麼國家不能招惹。
而烏克蘭作為美國的「戰爭代理人」,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國的意思。因此,以色列就算是再不願意,也只能適當性地「軟弱」,讓烏克蘭獲得一定的好處。如果不讓烏克蘭獲得好處,那麼烏克蘭必然會緊盯著以色列不放,甚至直接造謠以色列在「背叛」。
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就在幾個月前,烏克蘭請求北約國家提供武器。當時德國始終不願意提供,隨後烏克蘭就譴責德國在縱容「侵略主義」。還有匈牙利,這個國家不僅不提供武器,還不允許北約國家提供的武器進入自己的國家。
而匈牙利這樣的行動,也被烏克蘭指控為「試圖瓜分烏克蘭」。事實上,不僅這些不支持烏克蘭的國家被指控,就連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也會被澤連斯基政府嘲諷,因為這個政權,已經暴露了「不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