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定檔,《灌籃高手》預測5億+

2023-02-23   電影情報處

原標題:刷屏定檔,《灌籃高手》預測5億+

作者 / 坦克

傍晚5點10分,《灌籃高手》定檔4月20日。

瞬間情報君的朋友圈和微信群被這一消息而刷屏,連漫威時隔三年回歸中國內地《黑豹2》《蟻人3》雙定檔都沒有這麼熱鬧過,而我們也預測本片能夠達到5億票房量級,甚至有可能成為今年2-4月份上映所有新片最高的一部。

日本動畫電影目前僅有3部5億量級的影片,分別是《你的名字。》(2016年,5.75億)、《哆啦A夢:伴我同行》(2015年,5.29億)和《千與千尋》(2019年,4.88億),第四名就來到了《天氣之子》(2019年,2.88億)。可以說,日本電影已經好久都誕生過5億體量的爆款了。

《灌籃高手》是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以高中籃球為題材的少年漫畫,於《周刊少年Jump》1990年42號~1996年27號上連載。而由東映動畫製作的同名動畫作品,於1993年10月16日—1996年3月23日在朝日電視台首播,全101集。

和《龍珠》《精靈寶可夢》《數碼寶貝》《海賊王》《火影忍者》這些近二三十年不斷推陳出新有新作品誕生的日漫IP以及像《哆啦A夢》和《名偵探柯南》這種日漫年貨作品不同。《灌籃高手》在動畫1996年完結之後,再也沒有推出任何作品,這也給本片的現象級大爆埋下了種子。

可以說,這部在原動畫開啟三十年後,井上雄彥一人身兼編劇導演重啟劇場版製作,勢要重新掀起籃球狂潮。

先來看看影片的海外票房,截至上周末《灌籃高手》的全球票房已經突破1.2億美元,其中老家日本上周末僅跌13%累計107.75億日元,目前排在影史第37位,為東映發行票房第二高的影片。

海外市場方面,港台東南亞及韓國票房都相當出色,悉數打入日影歷史前二,我們分別來看。

首先是港台方面,《灌籃高手》在春節檔穩定發揮,節後跌幅牢牢控制在50%以內的口碑出色走勢。並且這還是影片分別遇上了本土神片——香港《毒舌律師》和台灣程偉豪新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情況下。目前在香港票房為4163萬港幣僅次於《哆啦A夢:伴我同行》(4689萬),而在台灣票房為4.17億新台幣僅次於《鬼滅之刃》(6.34億)。

在韓國,目前《灌籃高手》票房已經位列韓國影史的日本票房第一,觀影人次稍微次於《你的名字。》,但也預計本周內拿下觀影人次第一。

相對比港台,《灌籃高手》在韓國的票房表現可以用「神跡」來形容,影片連續7周硬碰各路大片幾乎不跌的超神走勢。根據韓國方面提供分析資料,本片在韓國出現了罕見的圈層擊破現象吸引了大量非情懷受眾。CGV售票調查顯示首日具有情懷的30-49歲的觀眾占購票總數的80.1%,20歲以下觀眾不足10%;而到了第7周20歲以下觀眾超過了50%,在此之前並不了解漫畫原著的年輕觀眾紛紛入場「補票」。Line、推特等年輕時代社交平台上「灌籃高手」各種人物討論熱度高居不下,甚至帶動重置版實體漫畫銷量突破100萬冊。

可以說,《灌籃高手》在韓國直接跨出情懷出圈,上映七周不跌,最近幾周的多數觀眾都是在影片上映前從未看過灌籃高手的10-20歲年輕觀眾。大量青年韓國觀眾被籃球、友情等元素感染,不在拘泥於情懷圈,目前已經變成了一個文化現象。

而影片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尼將於本周末正式上映,新加坡小規模公映4周後ODEX報告票房超過50萬新元,也將會於本周末擴大規模上映。在整個東亞東南亞賣座氛圍的烘托下,兩個月的中國內地市場也勢必會有一個爆炸性開局。

事實證明,在日本票房大爆的日本動漫電影,在國內不一定就會爆,但是在日本、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甚至東南亞等市場票房都爆了的影片,在中國一定會爆。

2015年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2016年的《你的名字。》都是先在海外市場爆了之後,最後一波在中國內地公映,最終都取得了破紀錄的票房成績,2020年《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原本也會有這個優勢。在2020年末也曾經有過引進計劃,但最終被叫停。作為一部門檻較高的日本動漫,我們當時預測該片也有望在國內取得3億+票房。

而早在影片官宣定檔前,影片的貓眼想看也已經突破了20萬,在所有未定檔影片中僅次於《前任4》和《維和防暴隊》,在進口片中想看排名第一。可以說,《灌籃高手》在中國內地如果能複製港台市場的強力走勢的話,票房保4(億)爭5(億)並不困難,若能重演韓國超神口碑出圈,那麼打破《你的名字。》所保持的5.75億人民幣日影紀錄也可以期待了。

最後,目前距離4月20日的公映日還有將近2個月,這麼長的定檔窗口期,即便是在疫情前也很難遇到,對於疫情後長則2周短則3天的進口片憋屈待遇來說,留給《灌籃高手》宣發的時間還要很多,許久沒有打過這麼「富裕仗」的《灌籃高手》,或許也將給2023進口片格局掀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