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口藍環章魚,我原地升天

2023-04-27     廚房人類研究所

原標題:吃了一口藍環章魚,我原地升天

大家好,我是小末。

作為一個吃飯時幾乎很少看菜,特愛狼吞虎咽的我來說,能健康活那麼大,也是個奇蹟了。

倒也不是平白無故感慨,只是我在網上衝浪看到了某個話題有感而發。

昨晚我臨睡前看到 # 這個是不是藍環章魚 # 的話題,頓時來了興趣。

有網友拍了自個在壽司店時拿的一盤章魚,乍一看沒啥出奇。

但仔細一瞧又會發現它的身上似乎多了很多的 「 圓圈 」 。

網友也產生了懷疑,配文:相機拍不出來,誰來告訴我這個是不是「藍環章魚」

博物雜誌發聲:

這的確是藍環章魚,煮熟後身上的(藍環)特徵也很明顯。

網友這下蚌埠住了,咱要不以後別吃章魚了。

保命要緊!

在相關的話題區,還有網友發出了靈魂拷問 ——

「 為什麼最近這麼多「藍環章魚」?」

別說網友,我也發現藍環章魚出圈的次數越來越多。

從年初到現在,這個有毒的「藍環章魚」在不知不覺中 「 入侵 」 了我們的生活。

看多了甚至覺得這危險的玩意兒或許在某天我們就能遇到。

烹飪後的藍環章魚,圖源網絡

這時候,有小夥伴要問了,什麼是「藍環章魚」?怎麼那麼多人對它避而不及?

藍環章魚,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厘米。

身懷劇毒,毒性遠超眼鏡王蛇。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

圖源@央視網

藍環章魚通常生活在海邊,因為身體上鮮艷的藍環而得名。

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身上的藍環會發出藍光,十分顯眼。

圖片來源:@央視網,侵刪

中國新聞周刊也曾科普過,藍環章魚比敵敵畏還毒上千倍,而且煮熟後依舊有毒

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可就是這樣一個毒性很強的毒物,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細思極恐,這妥妥的海洋大冒險之毒物走進生活!

曾有網友@博物雜誌,說自個在火鍋店內的章魚中好像發現了「藍環章魚」,想請專業人士解答一下。

網友看圖,驚呼神似藍環章魚,勸別吃。

而被艾特的博物雜誌也轉發回應網友,確認圖中突出的那隻章魚是「藍環章魚」

遇到這個章魚幾率很小,也是活久見了。

除了在火鍋店驚現藍環章魚,也有人在買章魚的時候不慎買到了它。

安徽安慶,男子在市場疑似買到藍環章魚,妻子解凍後發現其中一隻章魚和其他章魚長得不一樣

圖源@沸點視頻,下同

男子回到市場詢問賣家,賣家也是一臉疑惑,但依舊聲稱如果章魚有毒,商家是不可能拿來賣的。

但考慮到家裡有小孩,男子還是扔掉了那隻章魚。

雖然賣家否認了藍環章魚,但眼尖的網友還是一眼認出,那隻長相突出的章魚確是「藍環章魚」。

還好男子的妻子及早發現不同,不然誤食了後果將不堪設想

也許有人要說,你去外面亂買亂吃的不正宗。

然而,事實卻是,哪怕是大型商超,也難逃藍環章魚 「 入侵 」 。

今年一月初,就有深圳網友表示,自己的家人在山姆福田店買了一盒冷凍小章魚,打開發現裡面有一隻藍環章魚。

由於不太清楚是否可食用就丟了。

結果看到網友轉發的新聞發現是有毒的藍環章魚,想著不會是同一批貨吧,就發出來提醒大家避雷。

對此,涉事山姆回應稱,該產品原料確認出自中國海域,但出現藍環章魚的機率非常低,且工藝過程涵蓋對藍環章魚的控制。

加上相關監管部門也對門店進行了徹查,未發現異常。但日後在檢驗貨物方面,會更加嚴格。

圖源微博@愛動物的龍雅,侵刪

那麼,問題來了,藍環章魚是怎麼流入餐桌的?

首先,藍環章魚容易混入普通章魚中一同被捕撈。

藍環章魚在我國東南、華南沿海省份(兩廣、福建、台灣等)容易遇到,也會出現在北方地區。

此外,藍環章魚和我們常吃的章魚處於類似的生活環境,比如出沒在近海的岩礁甚至潮間帶等。

容易和其他章魚一同被捕獲,從而流入市場。

但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並不高,屬於 「 活久見 」 的程度。

圖片來源:@封面新聞,侵刪

其次,商家漏查也是原因之一。

藍環章魚並非大眾所熟知的一種毒物,在新聞下邊也有小夥伴表示第一次聽說。

加之藍環章魚不常在市場上出現,商家不細緻分辨也容易漏查。

前面那個商家聽到藍環章魚一臉懵,估摸著也可能不認識。

再者,藍環章魚這麼危險的物種,居然在部分電商平台有售

上游新聞記者在部分網絡平台上搜索,發現有店鋪在售賣藍環章魚。

134均為藍環章魚,圖源:@上游新聞

有人會買來當寵物或者用作其他用途。但售賣的連結一旦開啟,一個環節的疏漏,都有可能讓有毒的藍環章魚流入市場。

目前,電商平台上已下架藍環章魚類商品。

圖源:@上游新聞

而關於如何分辨「普通章魚」「藍環章魚」,央視新聞也給出了一個直觀的對比圖。

該說不說,活著的藍環章魚還是好分辨的。

但要對比蕪湖了的藍環章魚,放入普通章魚中,如果不細看,像我這種愣頭青吃飯,分分鐘誤食。

能撿回一條命都是老天賞賜的。

老實說,在看到相關新聞之前,我對於藍環章魚也是一知半解。

看多了科普以後,現在我也會分辨了些。藍環章魚對比其他章魚來說身上的圈圈會更多更顯眼,咱看到還是丟了吧。

這個科普小文也是希望大家能熟知一些潛在的風險,起碼也能學會分辨「藍環章魚」,寧可錯殺不可誤食。

但這種有毒生物,還是希望能遠離餐桌,商家或半成品供應商戶能長點心吧。而喜歡吃章魚的小夥伴,可要多留點心眼了,出門吃飯,多留意總沒錯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20273184b25b6e11b0c4d6e02b3d1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