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員稱「考慮對自中國入境旅客採取新措施」,中方的回應來了

2022-12-28     軍武觀察

原標題:美國官員稱「考慮對自中國入境旅客採取新措施」,中方的回應來了

據悉,近期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出現調整後,又宣布自下個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不再進行隔離以及風險區劃分、判定密接病例等。同時中方也宣布了對外來旅客的優化管理措施,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有分析認為,來華人員實行提前48小時檢測的措施極大便利了國際出行,也對中國恢復出口產業、穩定國際供應鏈很有幫助。

但在本月下旬,多個國家卻相繼宣布對華採取落地檢測、隔離的手段,其中很多還是國內疫情嚴重且「消極管控」的國家。印度政府宣布對中國等四國採取核酸申報、落地檢驗等措施,對陽性者要進行隔離;後續24日米蘭機場也宣布對「對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核酸檢測,執行到下個月月底;且泰國、日本政府也相繼出台了類似的措施,日本還宣布「限制中國恢復航班」。這一系列政策讓外界始料未及,因為這些國家此前大部分都是開放或「免檢」國家,針對特定群體檢測的行為目的不明確。

28日,民航資源網援引路透社的報道稱,他們獲悉到前一天美國政府官員已經表態稱,美方「將考慮對從中國前往美國的旅客實施新的入境管制措施」;這名官員沒有公布詳細消息,不過英媒推測其採用的手段和其他幾個國家類似。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已經在兩年前特朗普時期就基本恢復了國際旅行入境限制,並取消對外來旅客的禁令;一些美國企業也擔憂對中國重啟禁令會讓他們的貿易受到損失,因為入境隔離對跨國貿易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目前美國政府尚未公開表態。

此外,消息提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本月初表態「希望中國正確應對新冠疫情,因為這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但布林肯的言論用意非常模糊,無法得知他所說的「正確」具體含義;有人將其理解為「開放供應鏈」,也有將其理解為「放寬政策」,總之在美方表態未明的情況下,很難看出他們對具體防疫措施變化的態度。也就是說此前呼籲中國「保證供應鏈」的美國完全有可能在放鬆後針對中國的疫情實現「加碼防疫」,這是前後矛盾的。

28日下午,中國外交部也回應了外媒提出的「美方正在考慮對中國入境的旅客實施新的入境管制措施」問題。發言人汪文斌稱:「……個別西方媒體刻意炒作甚至歪曲中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卻對本國經歷的諸多防疫亂象和付出的沉重代價避而不談。這完全是雙重標準,嚴重違背新聞職業道德」(全文見外交部28日記者答問)。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疫情發生的第一年就有世衛組織專家和全球學者分析認為,由於新冠病毒的特性,在國際防疫上如果不能進行對外「逐個嚴控」的話,只要有任何一例病例流入就會爆發內部感染,基本上對減少疫情蔓延沒有可能性。對此有評論稱:「日本、印度這些國家如果是真的想重新防控,就應該對所有國家和地區一視同仁實行檢測和隔離,針對中國的少部分入境旅客,放過外面可能更多感染病例的『大部分群體』,這種防控有什麼意義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1592805a4265437439431a1da575b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