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段時間,網上特別流行中國傳統色彩的賞鑒。人們從古老的畫作、服飾、礦石中,提取出顏色,再給它們賦予產地、工藝的修辭,或是將其類比為某類動物、果實、植物花卉。每當讀到一款色彩名稱時,生動的畫面便會自動舒展在腦海中。
據記載,唐代光是關於婦女飾唇的描述,就有許多種:石榴嬌、大紅春、嫩吳香、聖檀心、露朱兒、洛兒殷、小朱龍格、雙唐媚、花奴樣子……
唐·張萱《搗練圖》局部 波士頓美術館藏
運用傳統色描繪的女性妝容
1986年,日本油墨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發行了《中國の傳統色》一冊,是由已逝的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定理編錄。據色票的開篇說明文,為了恢復和發展中國傳統色,王定理遠赴中國各地和邊遠地區進行色樣的搜集考察,共收集了320個色彩。於是,我們能看見淡藕合、淺藤紫、雀灰、茶綠、荷莖綠、槐黃等風貌,稍微注入些許想像力,似乎還能瞧見一個遠去千年的世界。
散落千年的春茶之味
茶也是這樣的。據記載,唐代名品茶有40餘種,分布在現今區劃的11個省中。它們被唐人喚作:碧澗、明月、芳蕊、山露芽、香雨……古人實在太善於表達,僅僅是聽到這些茶名,也感覺口舌生津,感受到充滿雅致的滋味來。
這也是當我知道這個春天,我們以顧渚紫筍、恩施玉露、蒙頂黃芽為線索,尋訪散落千年的春茶味道時的第一感受。按經歷過的歲月來看,這三款茶絕對算得上是「傳統老茶」。當唐代先輩為茶的滋味所俘虜,初嘗試人工栽培這類植物時,它們正當紅。
茶歷經千百年國風浸潤
作為「文化點金術」兼容並蓄的氣質延續至今
春分時節,湖州與常州刺史在顧渚山上的境會亭相聚品茶,他們為置辦貢茶忙碌了許久,此刻終於偷得半日閒。顧渚山的貢茶被分為五等,第一批茶必須確保「清明」前抵達長安,以祭祀宗廟,第一批進貢的茶也被稱為「急程茶」。用唐代吳興太守張文規的話來形容顧渚紫筍的味道,那就是具有能夠讓「尋春半醉」的皇帝趕急趕忙歸來飲茶的魔力。而曾經因為人在蘇州無法前往境會亭赴會的白居易,也曾酸溜溜地賦詩一首:
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
自嘆花前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晚年,品遍天下茗的陸羽亦選擇在湖州隱居。他在《茶經》中給予顧渚紫筍「湖州上」等頗高的評價,還仔細地記載了選品法則:「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
陸羽《茶經》
離開陸羽老人家充滿茶香的住所,往西來到巫山和武陵山脈交界腹地,這裡的唐人用蒸青的方法製作綠茶。蒸氣將茶青快速蒸熟,再經過揉捻、乾燥,最終干茶會呈松針狀,滋味也變得甜美而柔和。恩施玉露便是用這種傳統技藝製作的茶,據說它的曾用名叫「玉綠」,但正因為經過蒸青,干茶蒼翠綠潤,毫白如玉,這才改名為「玉露」。
再從溫暖潮濕的恩施起程,繼續一路向西,入川。老川茶的江湖裡,最負盛名的該數蒙頂黃芽。黃芽對原料的要求極高,茶芽須經過「三炒三悶」的漫長製作過程,一般需三至七日才可完工。「悶黃」是形成黃茶風味特徵的關鍵工序,原料的生命力必須足夠頑強、內質必須足夠豐厚,才能禁得起工藝考驗。正因如此,在悶黃考驗中涅槃的蒙頂黃芽,才為自己贏得了「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舊譜最稱蒙頂味,露芽雲液勝醍醐」,「蜀士茶稱聖,蒙山味獨珍」等讚美。
一味醇茶,脫離不開神奇的風土。蒙頂黃芽、顧渚紫筍與恩施玉露,這三味歷史厚重之茶的原生品種今何在?
本持著「以原生品種來詮釋」的初衷,我們的茶品研發同事在這個春天馬不停蹄地奔走於蒙頂、顧渚山上。
昔日盛唐「貢茶所在地」的輝煌已落幕,然而那古老的制茶工藝、獨屬於本地的風土滋味,卻值得再度發掘。
在製作今年「春茶合集 | 唐茶集」的產品札記中,同事陳重穆如此記述我們製作這款合集的初衷:
「希望能夠透過我們的努力,找到好的風土、好的工藝來成就原生品種的價值,做出專屬於當地風土或特殊工藝的韻味。也希望能在各種高經濟價值、仿製貼牌的『科研媾和商業』的大環境下,為老品種們留下幾分合適的生存空間,尋找一些伯樂。」
——《回唐朝嗎?老品種將何去何從》
神奇的北緯30°線,穿過了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奇蹟發生地,也在中國留下了景色瑰麗、環境優異的山場。巧的是,此次顧渚紫筍、恩施玉露、蒙頂黃芽三款茶的原料均由這條維度貫穿,依次喝下來,仿佛一條由東到西經過的「茶事遍路」。
千百年來,茶樹經不斷生長變異,制茶工藝亦不斷發展創新;唯一不變的,或許唯有人類為了嘗一口鮮,攜三兩好友深入山林,肆意人生的心境而已。這是春天本該有的色彩,亦是春天本該有的滋味。至於一鍵下單,快遞上門,便能體會不同山林間的滋味,這又是成為現代人的好處了。
編輯/版式設計:sissi 作者:波波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台。
「春茶合集 | 唐茶集」
遠思盛唐 尋覓本地風土之味 品自然記憶
2020綠茶·唐茶專輯
顧渚紫筍 | 唐貢茶產區·顧渚山岕茶
恩施玉露 | 來自湖北恩施州茶研所·蒸青綠茶
蒙頂黃芽 | 蒙山高海拔·原生老川茶
— 配胡桃木製茶則 —
預計4月17日發貨 預售享優惠
以自然為鏡,更多風物·新茶·美器與你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