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又是和融創解約,又是拋售子公司,卻成為最被羨慕的人

2023-03-20     吳格恩聊歷史

原標題:王健林又是和融創解約,又是拋售子公司,卻成為最被羨慕的人

引言

網紅首富王健林曾是媒體追捧的話題人物,他和他一手創辦的萬達集團的知名度甚至可以比肩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不過近幾年的熱度卻不比以往,王健林本人也很久沒出現在公眾場合,變得低調許多。

但近段時間的一則消息卻讓王健林和萬達集團重回大眾視線,起因是萬達旗下酒店發布的一則公告。這則公告的內容並不算好消息,上面講的是曾經收購了萬達酒店的融創集團將終止與萬達集團的相關合作,給出的理由是疫情影響和戰略調整,這意味著融創最終捨棄了當初斥巨資從萬達手裡買下的幾十家酒店。

這要從2017年那場世紀交易說起,原本是萬達與融創的雙方交易,但中途富力地產加入進來,萬達要轉賣的是十幾個文旅項目外加七十多家酒店,其中融創接手了項目,富力則拿走了酒店生意。這場交易的總金額高達637億元,其中酒店占了189.55億元,其餘的438.44億是那13個文旅項目的商業價值,據業內人士透露,王健林同富力和融創的掌權人在商討期間的氣氛並不融洽,會議室還傳出了摔杯子的聲音。

再加上萬達專賣這些資產的前提是保持品牌、計劃、運營等核心內容不變,可以看出是非常不舍的。但交易最終還是成了,王健林本人也出面澄清交易過程,說他們彼此洽談的很和諧,不過有知情網友暗搓搓爆料,王健林和萬達做出的這場交易實際損失巨大,虧得很厲害。但這筆交易是在四年前,也是提前計劃好的,就算損失不少也在王健林的預估範圍內,而萬達今年的這次全面拋售就顯得非常憋屈了。

萬達雖說是從房地產起家,但在後期發展中,將產業進行了轉型和擴張,還在海外大量融資收購外國企業,比如歐美的多家影視公司。直到最近幾年國內房地產趨勢有變,萬達旗下的大量影視娛樂業務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日漸低迷,所以他們決定將很多有破產傾向的子公司股份全部拋售,其中就包括了AMC公司。

AMC公司原是美國的一家電影院線,王健林在萬達集團業務發展勢頭最盛的時期收購了它,但被併購的AMC並沒有如王健林所願,發展地越來越好,反而接連虧損,甚至在今年數次出現破產跡象,所以萬達在今年五月份從該公司撤股,捨棄了這個當初以26億美元收購的電影企業。

更加戲劇化的是,在萬達拋售AMC後,該公司的股價一路暴漲,短短十日就熔斷了四次,集團董事長的身價也一升再升,眾人不禁感慨王健林做了個虧本生意。可AMC院線在萬達拋售的海外資產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王健林收購的海外影視公司還包括美國傳奇、澳洲HOYTS、歐洲Odeon等等,占全球影視行業的20%。除了影視行業,萬達也涉足了很多其他行業,比如競技體育,不過王健林投資最多的還是房地產。

從萬達屬意擴大海外投資起,前後投入了800億在世界各地收購房產,這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王健林的商業規劃,他曾坦言自己的人生目標是身價超萬億,其中國外收入要超過20%。很多人都知道王健林是2016年的中國首富,但罕有人知的是,他在2013年就已經當過一次中國首富了,霸氣是他一貫的商業特色。

然而2017年的政策調整給了王健林和萬達集團迎面痛擊,國家監管部門清查過涉事的萬達集團後發現它的負資產高達4200億,這讓很多國民對萬達集團和王健林的信任度一低再低,興旺一時的萬達也不得不慢慢收斂,想盡辦法減少負債。

所以從那一年起,萬達行業規模開始全線收縮,拋售了大批產業,就如我們上文提到的海外影視、房地產公司,不管虧不虧錢,先賣了補上資金漏洞再說。也正是從那個時候,王健林和萬達集團的存在感慢慢減弱,他們很少在公眾場合出現,而是默默地進行產業轉型,積極自救。值得一提的是,王健林還提出過轉變地產思維,增強風險意識,為此他投身了國家的脫貧攻堅事業,還受到有關部門表彰。

結語

因此王健林可以在短短几年後帶領萬達起死回生,成功翻身,不僅明顯縮減了財務負債,還實現了產業轉型,在股市方面也有值得期待的表現,也無怪大家都說王健林才是最被房地產大佬們羨慕的人。

今日熱議:王健林又是和融創解約,又是拋售子公司,卻成為最被羨慕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6170ac82b807b0d0c789ac3c3b7df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