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至,待春歸!

2024-01-20     陝西傳媒網

原標題:大寒至,待春歸!

大寒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在這個時候

寒氣已經達到頂峰

人們需要更加注意保暖

大寒的到來

也意味著冬天即將結束

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

萬物開始甦醒

大寒三候

一候:雞始乳

雞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氣,開始孵育小雞。

二候:征鳥厲疾

征鳥是指鷹隼之類遠飛之鳥,厲疾是厲猛、捷速,意指猛禽變得更兇猛了。

三候:水澤腹堅

此時陰寒密布地面,但堅冰深處春水生,冰凍就要開始走向消融。

大寒習俗

大寒期間,民間還會有很多民俗活動與節氣食俗。很多人家都開始忙著準備年貨、除舊飾新、腌制年餚,在外拼搏的人也都踏上了歸鄉的列車。這也應了人們說的那句「大寒迎年」。

做三事

除塵

除塵就是南北方說的「掃屋」和「掃房」,主要用意是把家裡的「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是一種寄託了中華民族迎福納祥的美好願望。

貼窗花

每年臘月二十五前後這幾天,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會把家裡所有的窗戶貼上新的窗紙,其寓意是「換吉祥」。

置辦年貨

大寒節氣,常與歲末時間重合。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年貨、辦年菜都是必不可少的。

吃三食

吃消食糕

所謂的消食糕其實就是年糕的一種,因為是用糯米製成,其含糖量高加上糯米本就是高熱量食物,食用後有一定的暖身消食作用。

除此之外,人們選擇大寒這天吃年糕,還有「年高」之意,寓意來年平平安安、步步高升。

吃糯米飯

我國南方很多地區,在大寒到來這天都有吃糯米飯的習俗,聽著沒什麼特別,但卻蘊含著古人積累的生活經驗。因為進入大寒後天氣會特別寒冷,而糯米是一種熱量很高的食物,有非常不錯的禦寒效果。

在廣東一些地方,人們會在大寒節氣來臨前,煮上一鍋香噴噴的糯米飯,並拌入腊味、干魷魚、蝦米等,以此來迎接傳統節氣中最冷的一天。

吃八寶飯

八寶飯是很多地方大寒節氣都會吃的一種食物,屬於漢族食品。是將糯米蒸熟,然後拌上豬油、桂花、糖,再放一些紅棗、薏米、蓮子、桂圓等,再次蒸熟後澆上糖滷汁食用(類似陝西八大碗中的蒸米碗)。

大寒養生

安心養性,怡神斂氣

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早睡晚起,勞逸結合

大寒時節,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為了避免寒風的侵襲,理應做到早睡晚起,勞逸結合,外儲時也要根據自身情況添加保暖衣物。

多吃苦味助心陽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從醫學五行理論來說,咸勝苦,腎水克心火。因此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咸增苦,抵禦腎水,滋養心氣,以保心腎相交,陰陽平衡。

一年四季

周而復始

轉眼又是新的開始

莫畏嚴寒,堅定前行

總會有希望在下個春天裡等你

願你堅持熱愛

來源: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群眾新聞

責編 | 韋世鈺

編輯 | 魏佳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089a2c90ccb272587c288c09ed9b11b.html










今日冬至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