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了,正月也過了,但是,業界翹首以盼的復工潮和出口旺季沒有來,來的是市場運費的跌跌不休!美西早就跌到8000-9000美元一線,而歐洲航線距離「運費(跌)破萬」,也只是一步之遙了!
到底什麼原因導致運費持續下跌?什麼時候會再漲起來?(不要啊!)
01
運力持續投入,運費持續下跌
Sea-Intelligence 分析了自 2017 年以來農曆新年後(自大年初一起計算) 12 周內跨太平洋和亞歐航線部署的運力。
Sea-Intelligence 執行長 Alan Murphy 解釋說:「由於農曆春節後在不同年份的不同周下跌,為了使每一年具有可比性,我們分別對每年春節後 12 周的運力數據進行了統計。」
根據 Sea-Intelligence 的數據,在亞洲-北美西海岸,2022 年春節後的幾乎所有周內部署的運力都在增加,其中有幾個星期單周僅新增的運力,就比 2017-2019 年期間市場平均運力水平多出 100,000 TEU!
然而,下圖顯示了過去五年春節後12個星期內美線每周平均市場運力供給。從中我們可以找到運價持續殺跌的「最大的問題」——船公司持續增加運力導致的市場供需失衡。
從圖中可以看到在春節後的 12 周內,2021年和 2022年大量運力在旺盛的市場需求和超高的運價推動下,流向了西海岸港口。
統計數據顯示:2017-2019 年,「春節後12周」,市場平均每周運力為 28.7萬 TEU,而在 2021 年,這一數字躍升至 30.2萬 TEU。而到了今年的這個期間(2021年2月1日-4月23日),這一數字將達到史無前例的36.39萬 TEU。
業界普遍認為可能需要到四月上旬才有機會止跌,因為擔心6月份美西碼頭工人罷工潮的出現,一些國際零售巨頭將搶在這個時間之前補充庫存。
歐美航線部署的運力大幅度上漲,可供預訂的艙位遠多於貨物,也難怪運費持續下跌。各位貨主們,大家的生產線目前狀況怎麼樣?出貨還順暢嗎?
02
以星公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
以星公布了2021年全年業績報告。2021年,該公司總營收為107.3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7倍;凈利潤為46.5億美元,同比增長7.9倍,利潤率繼續保持行業領先。
2021年,以星的貨運量約為348.1萬TEU,同比增長23%,遠高於行業6%的平均增長水平。
以星向投資者表示,預計現貨運價將在下半年開始逐漸下降,而合同運價將繼續上漲。該船公司表示,它正在以更高的運價獲得跨太平洋航線的長期服務合同,並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完成談判。
以星的執行副總裁兼財務長Xavier Destriau表示,美國的陸路交通瓶頸在下半年可能不會得到緩解。他表示:「(貨櫃現貨運價)實際上有可能在2023年之前不會正常化。2022年不會有顯著的運力增長,只有到2023年才會開始增加運力。」
03
品名瞞報/漏報/錯報15000美金/箱
以星航運再次發布相關通知:將加強貨物品名瞞報/漏報/錯報管理。一旦發現貨物品名信息瞞報/漏報及故意錯報,將徵收每箱15,000美金違約金及額外產生的所有相關費用。
再次呼籲廣大貨主貨代朋友們,在訂艙時請如實申報貨物品名,危險品瞞報、誤報、漏報一旦被查獲,涉事企業不但面臨巨額罰款,嚴重者將承擔刑事責任。貨主、貨代、報關行等相關企業都會受到牽連。各位貨代朋友們記得也給客戶們提個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9f6112aa888e7f9836bde0414d9a9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