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氣治療皮膚病的實驗研究

2023-10-19     納諾巴伯氫友會

原標題:氫氣治療皮膚病的實驗研究

本研究作者Vladimir I Klichko1; Daniel H Crow2; Svetlana N Radyuk1來自德克薩斯州南衛理公會大學生物科學系。

氫分子(H2)在2007年前作為一個強大的治療性物質被發現,並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氫氣的有益作用歸因於其抗氧化和抗炎功能,以及誘導防禦的能力反應並賦予保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氫氣沒有發現對細胞功能的不良影響。

生理狀況下氫氣可由腸道菌群下產生,然而,內源性H2不足以治療疾病的作用。只有在以下外源性補充氫氣情況下才會觀察到顯著效果,使用氫氣的方法主要包括吸入氫氣、口服氫水或注射 H2飽和溶液。也可以通過應用氫氣強大的透皮能力用氫水或將化學物質混合在一起反應形成氫氣。 所有這些方法都實現了濃度的瞬時增加組織內氫氣水平,以及對細胞功能的有益影響。雖然氫氣的使用通過吸入或氫水攝入是主要方法,應用氫氣透皮提供靶向遞送到特定組織,可獲得更高的局部劑量濃度。

局部應用時,氫氣不僅作用於底層皮膚和粘膜組織,通過表皮直接輸送可達到深部受損的肌肉和神經。本研究旨在測試一種對皮膚和皮下組織輸送氫氣的裝置,並證明其在治療皮膚病變方面的有效性。為此,我們開發了一個生產氫氣用於治療噁唑酮誘導的皮炎小鼠模型的裝置。 惡唑酮是一種已知會引起皮膚過敏、過敏樣症狀和氧化損傷的化學物質。具體說,惡唑酮能夠引起類似於特應性皮炎和接觸性皮炎的疾病。由於氫氣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而聞名,我們證明所開發方法的對有皮炎樣皮膚病變效性。

這一研究的突出特點是,在皮膚局部封閉一個含氫氣的小氣囊,利用皮膚對氫氣的強大擴散能力,讓氫氣穿透皮膚進入皮膚和皮下組織,實現氫氣治療皮膚病的作用。研究結果顯示,這種方法能讓氫氣大量進入皮膚組織,對皮膚病變產生顯著效果。這種裝置非常具有開發價值。不同於用氫水沐浴的方法,這種方法本質上是乾燥條件下通過局部擴散實現氫氣攝取的技術。理論上使用氫水的擴散效率更高,但氫水不能長期使用,且更容易導致皮膚感染,採用乾燥的氫氣擴散則能避免這些問題。

治療效果圖

皮膚氫氣濃度分析

論文中沒有看到產品的照片。根據其文字描述如下:

實驗組用化學反應產生氫氣氣體。該設備類似於一個貼在皮膚上的塑料袋。對照組接受治療使用不產生氫氣的惰性裝置,因為它缺乏催化劑。治療開始後每天評估皮膚病變。皮膚病變的程度,如厚度、鱗屑和發紅,如上所述確定。在實驗的最後一天(第34天),動物被處死和使用特殊電極評估氫氣向組織的擴散。採集皮膚和血清樣品以測定氧化損傷和炎症標誌物。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氫思雲,納諾巴伯氫友會不對其科學性、有效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若內容涉及健康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健康指導依據。溫馨提示:氫氣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6c1829bd77cf28df4cfa398d77ada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