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左右有孩子,孩子的起點就是韓商言

2019-07-26     另維

民宿里來了一家上海人,住小半月。

一對夫妻帶著一個不滿6歲的孩子。

妻都不是老上海,看他們做的菜就知道了:丈夫是陝西人,妻子是廣東人。

他們都是考大學來的上海。

18歲高考,離家,在大學裡相遇相愛,畢業後一起留在上海打拚。

20多年後,他們生了個上海人兒子。

我的房子除了自己住,分成了兩個民宿,樓下一套suite租4-6人的小團體,樓上多餘的一房一衛租給獨行俠。

這一家人是我的第一個預訂,說臨時被別家民宿取消了預定。我一看還是中國人,心軟把自己的帶衛主臥讓給了他們,自己住小臥。還打了折。

我把房子租給小孩,連我媽都不放心:萬一是個熊孩子,鬧得你一屋子人都住不了。

夫妻來之前跟我保證:我們家孩子很乖的,你放心。

孩子來了。我驚呆了。豈止是乖。

不到六歲,每天早上7點起床,爸爸媽媽做飯,他坐在餐桌上一邊等飯一邊背論語,背詩經,背楚辭唐詩宋詞元曲。

早飯後和爸爸媽媽手牽手一起步行40分鐘去夏令營。和美國小孩們踢球、練體育項目、上課說英語。

下午放學回家,爸爸媽媽做飯,他坐在餐桌邊讀課文。讀的都是長長的歷史故事,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如數家珍。任何一個字讀錯了,做飯的媽媽當場給他揪出來,糾正。


每天晚飯後是數學時間,爸爸陪著做數學題。一邊做數學一邊吃水果,只吃水果。

9:30準時合上課本,上床睡覺。

孩子住了兩周,沒看過電視,沒碰過手機。也沒提過這些要求。

讓我都有點自慚形穢。

再看父母。

夫妻住在我的民宿里,男票問我:我們是不是該給他們錢啊?

每天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每頓飯後鍋碗瓢勺灶台洗碗機一片灰塵不留,每頓飯都多做一點,把我們也喂養了。

還很客氣:沒事我們也不麻煩,就順手多放一點米!

還問我們:我看你們沒什麼時間遛狗,要不我們送孩子上學把你們的狗也帶著?

丈夫說:孩子從出生就是我們自己在帶,上學接送都沒託過別人。阿姨只做飯,不帶孩子,老人怕他們溺愛孩子,也沒叫他們帶過。

妻子說:我們孩子生得晚,現在不像二三十歲的時候天天忙事業了,比較有空管孩子。

他們真的很有時間管孩子。

媽媽覺得找不到合適的書,自己把孩子要背的詩詞文章整理列印成好幾冊,每天教孩子認字,背詩,講三國水滸。

每年暑假,他們年假一休20多天,帶著孩子到英國、到美國參加夏令營,見識多元文化,順便練習英語。

孩子不到六歲。

剛剛幼兒園畢業、開學小學一年級,小學五年級的語文課本已經快背完了。

數學有理科博士爸爸每天手把手教。

英語水準,幼兒園在上海上雙語幼兒園,有基礎,來了幾天夏令營,更是突飛猛進。

發音聽不出是中國人,時不時還能糾正我:姐姐你lemon這個詞沒發對,姐姐你berry這個詞沒發對....

每天有工資拿:課文讀一遍15元,背會一篇30元,數學題做出一道XX元。拿了工資自行支配,可以買零食。

不到六歲的孩子。

清清秀秀,性情溫和,講的道理一聽就懂。在冰箱接水喝潑在地板上,我跟在後面擦了一次,此後孩子每次哪裡弄潑了點水,都自己馬上拿紙蹲在地上擦。

在家裡住了兩周多,沒聽他哭鬧過一句。

夫妻說:我們孩子要得晚,等他上中學大學,我們也差不多退休了,不管他將來想在國外還是國內讀書,我們都全家一起搬過去,一家人在一起,不錯過孩子的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我說:20多歲生孩子的人,應該大多數都說不出這樣的話。剛畢業沒幾年,社會什麼樣還沒整明白,房子、事業都要操碎心,要是再加上個孩子,不拉老一輩下場,估計沒法活下去。

這些年看了不少家庭生存模式。

漸漸覺得,40歲左右要孩子,真的挺好的。

最貪玩、有心奮鬥的時日全心全意為自己活,把世界看遍,人心沉穩,發自內心明白了家庭的可貴。

經濟基礎再怎麼樣也肯定好過20多歲太多。有能力給下一代支付上好的教育。

更重要的是,有心也有時間陪伴下一代成長。

家裡有個這樣的孩子,再怎麼對小孩無感,也沒辦法不漸漸喜歡上。

也親眼看到:孩子的教養,真的不是「年紀小,習慣不好也正常」的。

我在想,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不就是傳說中的偶像劇男一號嗎?

歸國華僑,中西合璧,性情溫善講道理,相貌英俊,再來點屬於自己的熱愛與理想....韓商言本言?

那麼,這樣推斷,想生個富二代兒子並不難。

中學的時候好好學習,18歲考進一所不錯的大學。遇見一個實力相當的人,畢業有一份有奔頭的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漸漸提升經濟實力。

40歲左右有孩子。孩子的起點就是韓商言。

有爸爸媽媽呵護版韓商言。

我又在想:

一個一出生就有車有房有資源;張口學說話就是雙語教育;幼兒園開始每個暑假在各種國家夏令營;小學還沒上語數外已經跟著爸爸媽媽學完了;想去哪生活和上學爸媽都能創造條件的孩子,真的是他的同齡人靠自己努力,就能追上的嗎?

那些只生孩子不管孩子,爸媽還在打麻將KTV,打回來了看見孩子不寫作業,一頓棍棒加辱罵。

像那樣長大的孩子,那些唯一的學英語途徑是每天早上站在湖邊聽著課文大聲跟讀的孩子,他們要走多遠的路,才能和我民宿里這個孩子坐進同一個環境里生活和讀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tjaNmwB8g2yegNDT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