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不等人,春日勝黃金。春節過後,內蒙古河套地區在加強防疫的同時為農牧業生產開通「綠色通道」,搶抓農時保生產,確保廣大農牧民信心滿、幹勁足。
眼下,在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譽誠育苗責任有限公司的暖棚里,清爽翠綠的蜜瓜幼苗整齊排列在苗盤中,戴著口罩、手套的工人們正忙著打包、搬運,滿眼的綠色孕育著勃勃生機。公司負責人楊淑文說:「現在蜜瓜苗的市場行情不錯,我們正在抓緊出售,爭取在開春賺個頭彩。多虧政府給我們開闢『綠色通道』,否則這些種苗根本運不出去。」
據楊淑文介紹,疫情剛發生時,她們生產的種苗外運困難,眼看就要「長過頭」。當地政府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給他們辦了綠色通行證,指定固定車輛和人員運送種苗,及時送到訂戶手中。「我們的員工都是精挑細選,全部是沒有接觸外來人史和沒有外出的人員,每天都戴口罩、勤洗手,疫情防控不留死角。」楊淑文告訴記者。
在距離杭錦後旗300公里左右的烏拉特前旗沙德格蘇木,一支由20輛農用車組成的飼料運輸車隊往返當地開闢出的「綠色通道」,為廣大牧民緊急購置7.5萬公斤玉米,解決畜牧生產的燃眉之急。沙德格蘇木黨委副書記、蘇木達劉勇說:「在了解到部分牧民喂養牲畜的玉米飼料不足後,我們及時組織車輛進行集中採購,避免牧民單獨採購帶來的不便和安全隱患。」
據了解,在保證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巴彥淖爾市主要飼料生產企業正在陸續恢復生產,確保廣大養殖戶的飼料供應。最近,內蒙古富川飼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分外忙碌,通過實施人員車輛嚴格消毒、員工分餐等防護措施邊防疫邊生產,日產各種飼料200多噸,並從臨河區農牧部門為9台運輸車輛申領通行證,及時把飼料送到養殖戶手中。
該公司董事長陳懷森說:「我們克服由於運輸不暢、運費增加、部分原料漲價等多方面原因導致的飼料成本大幅度增加的困難,堅持飼料不漲價,與廣大養殖戶共渡難關。」
內蒙古河套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被譽為「塞外糧倉」「草原上的菜籃子」。在防控疫情的同時,當地全力抓好 「菜籃子」「肉盤子」,加強生產技術指導服務,開闢「綠色通道」,暢通農畜生產原料、產品運輸渠道,保障種植、養殖業健康有序發展。
目前,當地農田基本建設、春耕備耕等工作逐步展開,小麥、玉米、向日葵種子貨源充足,能夠滿足備耕春耕生產需求。
臨河區農民王建平說:「我們有了政府的支持、政策的鼓勵,信心更強了,幹勁更足了,增收的動力更大了。」
來源:新華社 記者 李雲平
編輯:史瑋 校對:楊雅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M8WO3ABgx9BqZZI66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