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教學支持系統」初中語文研發核心團隊的一員,江蘇省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朱蘇蘭老師始終是新教學的積極踐行者,尤其是在線上線下交互式新教學的探索方面,更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代課程網之前推送的《抗疫情,樂學習——來看看常州市實驗初中寒假語文活動的魅力》一文,其課件就由朱蘇蘭老師創作。
近期,朱蘇蘭老師又積極響應常州市教育局第十七期「優秀教師免費導學」(在線導學)公益活動,和助教丁麗娟一起充分利用直播工具和現代課程網教學互動平台(網址:http://www.uniedu99.net/)給學生遠程授課。由於本期原視頻較長,我們分成三個部分分享。視頻後的導讀,也供大家參考。
敘事散文與運用象徵手法的抒情散文
執教對象:八年級學生
執教老師:朱蘇蘭
助教:丁麗娟
敘事散文學習
現場演練
觀看電視散文及布置作業
- 視頻來源於常州市教育局第十七期「優秀教師免費導學」(在線導學)公益直播活動。
視頻導讀
朱蘇蘭老師本節課的教學主題是閱讀鑑賞敘事散文與運用象徵手法的抒情散文。兩類散文的教學思路均是先讓學生找出教材中的敘事散文/運用象徵手法的抒情散文,隨後深入分析文本,溫習鞏固所學,總結閱讀鑑賞方法,然後提供對應的典型閱讀鑑賞散文文本及音視頻朗讀資料,再讓學生運用所學閱讀鑑賞的知識和方法解決新的閱讀理解問題,即完成現場演練/課後作業。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在線進行,所有學生同步學習朱蘇蘭老師為執教本節課專門準備的課件。
本節課的一個特點是運用了現代課程網教學互動平台上的選擇題功能和輸入框功能,讓學生在線作答,即時提交。相較講述式的直播教學,這些功能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直播課堂的互動性,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能及時呈現與反饋。
本節課的另一個特點是典型地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教學理念。上課前朱蘇蘭老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並從中抽取一個小組提交的作品進行解析。授課過程始終圍繞學生對兩類散文的掌握情況展開,學生懂的地方,老師少講或不講;學生不太懂的地方重點剖析,教學的針對性很強。
本節課的第三個特點是體現了朱蘇蘭老師在新教學方面的匠心獨妙。古人云: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朱蘇蘭老師的教學背後是她對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對學情、對考點、對課堂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例如:為了讓學生一上課就儘快進入學習狀態,朱蘇蘭老師以《中國美》的樂聲導入;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紮實的閱讀技巧,還從本文獲得精神和情感的薰陶,朱蘇蘭老師深情朗讀了岳亞軍的《夏季到台北去淋雨》,播放了電視散文《西風胡楊》等。
下面我們從本節課的直播視頻中截數張圖,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朱蘇蘭老師的教學匠心。
鑑賞敘事散文
課前導入的《語文美》是朱蘇蘭老師對音樂《中國美》歌詞的語文改編。讓學生感受漢語之美的同時,也鼓勵學生多改編、多模仿,激發學生在經典作品基礎上再創作的興趣,契合初中學段學生的語文水平。
回顧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所學時,朱老師並沒有直接點出篇章,而是充分運用平台選擇題功能,讓學生自主提交,引起學生回顧所學,逐步進入課堂學習狀態。
從學生提交的結果來看,大家一致選擇了《背影》這篇文章,說明學生對教材敘事散文這一概念印象深刻。
根據學生的作答情況和對敘事散文的基礎了解,朱蘇蘭老師又從敘事角度深度梳理了《背影》中作者提到的事件。
通過回憶《背影》那些事兒,讓學生掌握鑑賞敘事散文會理事、懂詳略、知情感的閱讀方法。
掌握了方法以後,同學們就可以小試牛刀了。於是,朱蘇蘭老師為學生提供了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岳亞軍老師的敘事散文《夏季到台北去淋雨》,並給出了鑑賞建議。
朱蘇蘭老師用標準而優美的普通話深情朗讀《夏季到台北去淋雨》,學生邊聽邊看對應的圖文資料。朗讀完畢,學生開始在線作答。
學生很快提交了自己的想法,老師也能夠同步查看學生的反饋內容。
鑑賞運用象徵手法的抒情散文
同樣的教學思路,在引導學生學習運用象徵手法的抒情散文時,朱蘇蘭老師先讓學生從所學課文中找出運用象徵手法的抒情散文——《白楊禮讚》,再回顧《白楊禮讚》里作者是如何妙用象徵手法的,然後總結鑑賞象徵抒情散文的方法,最後播放電視散文《西風胡楊》,讓學生完成課後作業。
…………
以上就是對朱蘇蘭老師執教《閱讀鑑賞敘事散文和運用象徵手法的抒情散文》一課的介紹。近期我們會持續推送朱蘇蘭老師的專題直播課,感興趣的老師不要錯過哦。
往期回顧
「戰疫」中的教學直播課01|朱蘇蘭:閱讀鑑賞寫景散文 ——領略萬千氣象和感悟天地之心
如果您也想像朱蘇蘭老師一樣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歡迎使用現代課程網教學互動平台
疫情當前,免費為廣大師生開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5rxWHABjYh_GJGVF3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