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咳嗽竟查出肺結節,不用焦慮,自己動手讓它消失

2019-12-13     答摩健康


感冒咳嗽引起肺炎,檢查時卻查出了肺結節,從此開始了如鯁在喉的「帶病生活」,時刻留意肺結節的大小。此種經歷發生在無數人身上。

肺結節可能只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患者所需要的,是運用醫學所沉澱的智慧,回到正確的身心狀態,令結節逐漸變小、消失。本文為你提供了這樣一種方法。



01

什麼是肺結節


肺結節病被定義為一種多系統、多器官的肉芽腫性疾病,也就是肉上長出了多餘的結節。它不僅會生長在肺、雙側肺門淋巴結上,也會長在眼、皮膚等器官,而生長在胸部的機率高達80%~90%。

肺結節在全世界都有,多見於20~40歲人群,女性的發病率略高於男性。現代醫學對它病因的認識是「尚不清楚」。

肺結節問題多是在體檢中發現的,日常偶爾有咳嗽的症狀,多數人之前沒有任何異常表現。


肺結節如果小於1厘米,醫生的建議是「繼續觀察」,每年複查一次,等到它長到1厘米以上,再進行手術取出來,然後病理化驗。如果是惡性的,再按照腫瘤的治療方案來治療。


漫長的等待過程是煎熬的,幸虧有中醫之法,可以自我動手實踐。


02


肺結節從何處下手調理


被診斷為肺結節的朋友通常會很焦慮。尤其是在複查前的半個月,特別緊張和害怕,擔心長大和癌變。診斷為肺結節的朋友先別緊張,因為焦慮對肺部的影響很大,過度緊張可能導致問題加重。我們要思考的是從哪裡入手改善身體。


肺結節多在肺中,多數人會以為只是肺臟的問題,在中醫看來,五臟都和肺有關係。


經絡是中國人的人體解剖學,我們可以根據古人標記的經絡運行線路來了解與肺有關的臟器。


《黃帝內經·經脈》上有,肺經「起於中焦」,中焦是脾胃系統,脾化生氣血,將五穀精微向上布散、滋養於肺;


心經的線路「復從心系卻上肺」,心經經過肺部,而心屬火,如果心火妄動,必會傷肺;


腎經線路「上貫肝膈入肺中」,證明久咳傷腎的道理,而且腎氣不足,也會影響肺的功能;


肝經線路「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肺為「嬌髒」,心火克肺,肝火也可以克肺,脾虛、腎虛也會導致肺的功能弱化,所以當肺結節出現的時候,是身體整體問題的局部反映。我們不能緊盯著肺,需要調整、恢復多臟器的功能。


03

肺結節的自愈步驟



首先用一周時間疏通肝經、肺經、脾經,調節肺的功能,疏肝解郁,健脾理氣。肝經的易堵塞穴位是陰包穴、太沖穴;肺經的易堵塞穴位是孔最穴、魚際穴;脾經的易堵塞穴位是地機穴、三陰交穴、太白穴。





對易堵塞穴位按揉,每天三次,每個穴位每次兩分鐘,堅持實踐,一周後肝經、肺經、脾經的易堵塞穴位痛感消失。再疏通腎經、心經、心包經的易堵塞穴位,來恢復相應臟器的功能。


心經的易堵塞穴位是蝴蝶袖、少海穴、腕部四穴;腎經的易堵塞穴位是大鐘穴、水泉穴、照海穴;心包經的易堵塞穴位是天泉穴、肘下二寸、郄門穴。





祖先說:「諸氣憤郁皆傷肺。」保持情緒的平和,淡定從容對於肺結節的恢復很有幫助的。


剛被確診為肺結節的朋友可以換一個角度想一想,這是身體給你提個醒,以後不要過勞、不要熬夜、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了。與其擔心害怕,不如動手實踐,改變自己,也許再次體檢的時候,肺結節消失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YkhA28BMH2_cNUgKB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