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沒有比當媽更累的工作了!
我們剛完成懷孕生子的KPI,立馬就得轉換角色,進入一份007*365的0薪水工作中,還時不時能被「豬隊友」氣到掐人中!
他人看我閒庭信步,悠然自得是個精緻人。
可不知道家裡的我真的是三頭六臂,焦頭爛額一鍋粥!
(圖片來源於網絡)
豬隊友不給力,剛當媽的我們也啥都不懂,什麼事兒都想親歷親為,結果身心俱疲,各種「職業病」也接踵而來!幾乎每個媽媽都逃不過,看看下面這些「職業病」,你中招了沒?
01 乳腺炎
產後最初的三個月,是乳腺炎的高發期。
唉,現在提起這仨字,我都心口一緊,當時高燒和劇痛的感覺仿佛又來過了一遍。我都想給當時的自己頒發一個「最能忍耐獎」!
引起乳腺炎的原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就是哺乳姿勢不正確,加上乳頭皴裂的可能,會導致細菌從傷口進去引發感染;另一個原因就是堵奶了,很可能因為寶寶睡了個長覺少吃了點奶,就中招了。
如果你不小心得了乳腺炎,可以試試下面這幾個辦法緩解:
1 排空乳汁
疼也要吸,不管是寶寶吸還是用吸奶器吸,儘量把乳房排空,雖然這很讓人崩潰,但是管用,否則等到倆胸硬到像石頭的時候再吸更痛苦,說不定還得到醫院處理。
2 冷敷
每次喂奶後大家可以用洗凈的冷毛巾、濕紗布敷在乳房上,冷敷或冰敷能減輕乳房局部的脹痛。
3 避免外傷
脹奶或腫痛的話,一定要注意睡覺姿勢,避免側睡或者趴睡壓到乳房,還要注意別讓「豬隊友」或者寶寶不小心壓到。
4 多休息
患了乳腺炎後大家要多多休息,這樣才能讓免疫功能恢復,然後打敗引發炎症的細菌。寶寶,就交給家人多照看下,這個時候可最能見真情了啊~
02 產後腰疼
產後腰酸背痛也是每個媽媽都很難避過去的坎兒。這是因為懷孕期間,隨著肚子越來越大,我們整個的脊柱形態就已經發生了改變,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也很正常,加上順產時很多人在產床上用力姿勢不對也可能會對腰椎有一定的損傷,生完還沒有完全恢復呢,又開始不停地抱孩子,彎腰換尿布,唉,說起來都是淚!而且,腰疼還很影響夫妻雙方「開會」的質量~
想要減緩這種情況,我們要這樣做:
1 糾正錯誤姿態
不少寶媽生活中的很多姿態是錯誤的,例如抱寶寶的時候喜歡用胯支撐他們的體重,其實這時脊椎是一個歪斜的狀態;尤其注意抱起孩子的時候,不要彎腰90度而腿是完全直的狀態下抱,這對腰背壓力特別大。
2 藉助按摩器械緩解
如果疼痛嚴重,建議去醫院諮詢,看看是否存在病理性的問題。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藉助一些按摩器械緩解,或者戴一個護腰,保暖的同時還能起到很好的支撐保護作用。當然,老公這時候就要派上用場了,按摩啊,帶娃啊,做飯啊,能多干點就多干點吧。
03 腱鞘炎
十個媽媽,八個都能得腱鞘炎,尤其是碰上些個高需求寶寶,落地醒,小磨人精,不得不長時間的抱著他們。大部分新手媽媽會因為抱孩子的姿勢不正確以至於手指手腕壓力過大,出現疼痛、麻木等典型的「媽媽手」症狀,很多明星都不例外。
如何自測看下圖:
如何緩解看這裡:
1 糾正抱娃姿勢
平時抱孩子不要總用一隻手抱,兩隻手換著抱,當然,不抱那是最好的。
2 多做手腕靈活度的關節性訓練
可以聯合手臂多做一些手腕靈活度的關節訓練和手指抓握訓練,促進血液循環。
如果特別嚴重的話,建議去醫院就醫理療,如打「封閉針」等。
04 產後痔瘡
我從來沒想過我這不吃辛辣,排便順暢的人,竟然也能得痔瘡,而且在孕後期的時候竟然還便秘!生產的時候用力過猛,便便在產床上的那個尷尬這輩子都不想回憶了!
其實啊,很多媽媽都有這種煩惱,這是因為懷孕的時候,隨著寶寶長大,子宮也會變大,壓迫膀胱,包括骨盆區的血管,導致直腸壁的靜脈回流不暢,所以很容易引發痔瘡。
預防及應對方法在這裡:
1 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儘可能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孕中後期,保證每天攝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水1700-1900ml。
2 保持運動
不管孕期還是哺乳期,都要管住嘴,邁開腿,別懶,雖然咱能享受「公主般」的待遇,但是也不能天天臥床不動,否則不僅痔瘡會找上門,體重長起來更是毫不留情。
3 溫水坐浴
如果特別嚴重,建議諮詢醫生開藥,進行局部治療。為緩解痔瘡癒合過程中的不適感,可以溫水坐浴,浴後在患處敷上藥即可。
05 產後漏尿
OMG......
生完孩子,你在咳嗽的時候,忍不住大笑的時候,猛然間打一個噴嚏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到屁股一熱......漏尿了......
萬一身邊再有個人,打暈自己的心都有!而且很大程度上還會影響夫妻關係和諧,唉,你說,女人有多難啊!
據統計,孕期婦女25%-55%有尿失禁症狀,產後3個月34.3%的人有產後漏尿的情況。
之所以有這種情況出現,其實都是產後盆底肌鬆弛惹的禍。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為懷孕時子宮重量增加,生產過程中的牽拉以及先天性彈性比較弱等問題,會導致盆底肌在產後出現鬆弛的問題。
其實,盆底肌修復並不難,建議每個產後女性都學習一下凱格爾運動,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在家就能完成。產後一年是修復的黃金期,效果也最好。
但是,如果一直不見效果建議去專業的醫院檢查,看是否存在病理性的問題,然後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修復。千萬別被無良商家、三無美容院騙去做產後修復項目,沒效果還白花錢。
凱格爾運動怎麼做看這裡:
1 找到盆底肌
一種是憋尿法,通過尿一半突然憋住來感受盆底肌的存在,能把尿憋住的肌肉就是盆底肌。另一種是自摸法,把手洗乾淨,將一根手指伸進陰道里,同時用其餘手指按壓陰道周圍的肌肉,能感覺到肌肉收縮的時候肌肉在上移,這個肌肉就是盆底肌。
2 學會使勁
大家可以想像你的陰道在吸某種物品,比如衛生棉條,你需要吸住它不讓它掉出來。
或者是上面提到的,你想像你想尿但是不能尿,想放屁但是不能放,必須得憋著的這種感覺。
3 怎麼做
大家可以選擇在床上或者地上,找個舒服的姿勢平躺著做。
先收縮盆底肌5秒,然後放鬆盆底肌10秒,重複10次算一組。一天練習3~4組。
唉,寫到這裡突然想跟家裡「豬隊友」打一架!看看,這些產後疾病,我竟然一樣都沒落下,一跟他提身體不舒服,他就只會來一句「多喝點水」,每次都想賞他無數個白眼~
除了這些「職業病」,還有更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經常出現幻聽,一閉眼就感覺孩子在哭;
孩子難得睡個安穩覺,不踢被子不翻身,就得把手放到他鼻子上,探探還有沒有氣兒;
想知道寶寶拉沒拉臭臭,薅起來就把鼻子往娃屁股上湊,深呼吸一口氣就能知道有沒有!
......
雖然經常有一種想把孩子塞回肚子裡的衝動,但每次看著他們仰著小臉,沖你跑過來要抱抱的時候,叫媽媽的時候,抱著脖子不撒手的時候,還是覺得心要被融化了。
但還是希望,我們在累的時候,抱怨的時候,生氣難過的時候,老公能說一句「你歇會兒,我來!」,也希望更多的媽媽能學會「放權和外包」,畢竟帶孩子這件事,團隊作戰總比一人硬抗要好的多。
其實,在我們的粉絲里,已經有很多寶爸做出了改變,積極地分擔起了育兒和做家務的事情,也希望大家多多轉發,我們還想影響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