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你只需要學會這些方法

2019-07-27     毛荷西

點擊關注"毛荷西",每天帶你一起學習和成長。

文|毛荷西

沒有目的讀書等於沒有讀過

你是不是在生活和工作讀了很多書,但是讀了很多書,還有多少印象呢?這本書里講了什麼內容?你最喜歡哪部分?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它書里的哪些部分最吸引你?

這些問題也時常困惑著我,直到一位朋友向我推薦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幫我解除了困惑,請聽我細細道來。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畢業於日本同治大學新聞專業,有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的經歷,他以獨特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工作生活中廣受歡迎。以「筆記作家」著稱。他將讀書做到知行合一。

在這本書中奧野宣之利用筆記本一元化,將讀書分為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活用這五個步驟,進而從閱讀中將知識更好的理解和利用,可以這樣來說,我們應該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提升自我。

什麼是筆記本一元化

奧野宣之把涉及想讀的書和內容都放入筆記本里,其中有列的購書清單,讀書筆記和我們日常寫的靈感隨筆。當你想尋找一本書或者重讀讀書筆記時,我們只要找到相關的筆記本,就能更靈活快捷的幫我們找到內容。

這就是筆記本一元化,也是讀書筆記的核心。

奧野宣之把筆記本比喻成「一個都可以放任何東西的容器」,分享五個技巧:

1.你可以寫想想寫的任何內容。

2.按時間順序書寫。

3.寫上日期。

4.靈活運用速記和略記。

5.複製粘貼。

這樣有助於我們減少寫筆記的壓力,和堅持把讀書筆記寫下去的動力。通過讀書筆記更好的養成良好的習慣。

給你們分享三個養成堅持寫讀書筆記的小竅門:

1.養成習慣。比如我們經常堅持早起跑步的習慣,如果那一天沒有早起跑步就會特別不舒服。

2.放大讀書筆記的作用。當我們想重新閱讀一本書或者想找到之前記過的內容時,就無需重新去閱讀一本書,輕鬆有效率的重溫這本書的讀書筆記和重要內容。

3.創造別具一格的記錄方式。在堅持記錄讀書筆記的時候,能更快捷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用鋼筆或不同的顏色記號筆,記錄讀書筆記從而形成屬於自己風格的讀書筆記。例如現在特別受大家歡迎的手帳和思維導圖,讓寫讀書筆記成為我們的習慣,這樣我們也不會對做筆記產生厭倦,會更加充滿激情。

一.如何選書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經歷?

你逛一一個圖書網站,看新書和暢銷書的促銷廣告海報,吸引人的書名、廣告詞和外包裝所吸引。於是你眼都不眨的下單購買啦。

當你看見喜歡的作家和朋友在讀一本書,你讓他們給你你推薦了很多,你把書買回來,你卻發現,「這根本不是自己想讀的書」,就把書某個角落疊成了灰!久而久之,「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成為了你最真實的寫照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浩如書海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讀的書呢?

在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列購書清單,可以書海里找到我們真正想讀書的書,通過在購書清單里寫下書名、作者、出版社,並寫下為什麼想讀這本書的理由。

這樣,當我們又逛圖書網站和書店就不會向找不到方向的無頭蒼蠅到處亂闖,或是站在自己不想讀書的書架面前,一時衝動購買回家,對我們根本沒有興趣的無用書籍。

我們經常在和朋友日常聊天中或者電視,廣告海報等遇到感興趣的書的信息,如果不及時記在筆記本里,過後很容易就會忘記,恨自己為什麼不把她寫下來。

隨想筆記能幫助我們記錄稍縱即逝的靈感,我們就不會錯過每一本我們感興趣的好書。

根據我們的學習計劃和工作需要,才能累出我們真正讀書的需求的購書清單。就好比買衣服,先了解自己穿多大的碼,再去買而不是買回來根本穿不了要退貨,這樣才能幫我們提高效率,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

你們說這是不是個不錯的選書方法呢?

二.如何選購書

按照自己的購書清單去實體書店或圖書網站進行購買就好了,明確自己買「這本書的緣由了。」

列購書清單的目的:

·培養書目的意識。

·尋找真正想讀的書。

·根據實物判斷是否購買

·買真正想讀的書。

.如何讀書

讀書的目的從「讀完就好」變成了「寫讀書筆記」,讀書的重心也自然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因為讀了書而寫讀書筆記」,而是「為了寫讀書筆記而讀書。」

為什麼要寫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可以通過通過以書為媒,更好的思考自己對書籍的理解和加深對書的記憶,讀書記筆記是我們與書的對話媒介,能把書中有用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

作者奧野宣之在書中提到的讀書方法的四個要素:

1、通讀:將覺得有價值的一頁折角

2、重讀:將折角的幾頁重讀,仍然覺得很好就把另一個角折起來。

3、標記:重新讀一下折起上下兩腳的幾頁,如果還是覺得很好,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4、筆記:再讀一次標記的內容,如果還是覺得很好,就摘抄在讀書筆記上。

你看是不是很簡單,這樣做讀書筆記內容不至於長篇大論,尤其對於喜歡看書的新手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先把習慣養成,再逐步複雜化。

靈活運用不同的標記方式,比如:

·普通直線:表示「重要」、「暫時劃出」、「客觀上重要」

·波浪線:表示「非常重要」、「主觀上覺得很重要」、「想記住這裡以後加以應用」

·圓圈:圈出來專有名詞、關鍵詞、關鍵句等

這些方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去做,你可以加入紅色的直線/波浪線,黃色波浪線/圓圈等等各種,只要你能想到的各種顏色、線條標誌都可以使用。

四、如何記錄

在這本書里提到了好幾種製作讀書的方法,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蔥鬱式火鍋筆記」筆記方法。這是一種種非常有用的方法。

記錄:寫讀書筆記與書對話

蔥鬱讀書記法

蔥鮪火鍋即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一道是以蔥和金槍魚為材料烹制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蔥為配菜,而不是調料,與金槍魚同樣重要。而「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就是用「摘抄+評論」的方式來寫讀書筆記。摘抄的是書中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最具代表性的語句,讓自己心動的語句等等。在摘抄的過程中能加深對書的理解記憶,而評論則是在摘抄後附上自己對摘抄部分的想法和觀點,或者寫下自己對整篇文章的感想。這裡的摘抄和評論的關係就像蔥鮪火鍋這道料理中金槍魚和大蔥的關係一樣。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存好讀書過程中獲得的思考,防止與好點子失之交臂。所以不管是多簡陋的一句話,都應該轉化成語言,踏踏實實地落實到紙上。」從這句話里更能體現到寫讀書筆記的重要性,讀書和記錄這兩點,要堅持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用,以思想輸出為前提。

.活用

知行合一--積極輸出--定時重讀筆記

「讀書筆記是一種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我們通過閱讀一本書,通過寫讀書筆記,完成了一次特別不錯的思想體驗。主動思考思考即掌握了我們對書的理解,又提高了我們的思考能力。

「在讀書筆記這一產物中再生產出原創文章,就像把一把刀磨得更加鋒利。在原創文章中產生的思想,也一定是「更加細緻、深刻的。」讀書筆記好比我們寫作的靈感素材,能為我們寫一篇好的文章雪中送碳。

積極輸出,促進思想內化

通過向他人分享自己讀書的思考想法,參加一個讀書會把自己知道的與書友們一起探討,從而碰觸出新的思想火花,還可以從他人的視角,重新看待自己的觀點和思考,會驚訝的發現,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定時重讀筆記

作者奧野宣之在書中提出要重讀讀書筆記,從中會獲得新的發現和思考。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的推移,會讓我們對一個人、一件事的看法,或多或少產生新的改變,從讀書的體驗和思考是一筆無形的財富。經常的重讀一本書,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但讀一本書留下的精華,重讀讀書筆記會相對重讀整本書容易的多。重讀時的思考想法也各有不同。

讀書記作為寫作素材的來源和靈感,筆記中特別重要的摘抄和思考想法,都會是積累寫作的最好素材,尤其在寫書評,很多評論稍微重新組織一下,就可以用在文章里,而創意,往往是思考和靈感重新結合碰撞出的火花,讀書筆記越豐富,以後能用的內容會越來越多。

在博客上寫書評

好的讀書筆記就像認真洗好切好的蔬菜和鮮肉一樣,可以隨時拿出來根據需要進行輸出。我們很多人常常在寫作的時候不知道寫什麼,甚至會寫到一半就卡文了。如果之前認真做好筆記的會,寫書評也會輕鬆很多。

寫讀書筆記能鍛鍊使用者對文章的結構的組織能力、提高思考輸出的質量,其寫作技巧也會隨之提升,所以說做讀書筆記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一舉多得何樂不為呢!

用李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做朋友》里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吧,我覺得再恰當不過了。

「當每個人都在拖延,最後又手忙腳亂的時候,你的生活卻非常從容,因為你從一開始就知道你今天的所有輕鬆安逸,都可能是未來的成本。所有,你早就把一些輕鬆安逸安排到未來的某個時段,而心平氣和地每天完成相應的工作。

於是,你不僅從容,而且快樂。你會變成一個守時的人,一個生活規律的人,一個身邊的朋友都信賴的人。你會定時去健身房,從不為自己瘦的太慢而煩惱的同時竟然用節食甚至吞食瀉藥的方法去減肥,因為,在那些人因為無奈而抱怨的人面臨絕望的時候,你早已經是持續鍛鍊了許多年的健康的人。」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9yLPGwB8g2yegND_e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