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是一場遊戲,更是你自己的事業,需要持續的努力、付出和總結。
炒股實際上就是玩遊戲,一定要在這場遊戲中獲勝。好的股票交易者不能不像訓練有素的職業運動員一樣,他們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充沛的體力。——傑西·利弗莫爾
交易員感想
第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只要是一個正常人,都可以成功,但不一定一定成功。正常人的標準怎麼樣界定?我以為起碼是思維正常、身體正常、文化一般、智商一般、情商一般。或者說,起碼能夠從事於社會的一般性工作。簡言之,就是大眾化的人。別覺得我就一定行或者我就一定不行。可以行但不一定行,這句話要理解了,事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關係。
第二,炒股的門檻很低,但長期持續穩定獲利的門檻較高。要想從事職業炒股,就必須要樹立長期持續穩定獲利的理念和堅持長期持續穩定獲利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思路要對、方向要對、道路要對,要堅持走下去。
第三,把炒股當作事業,要高於維持生計的層面,可能會走得更遠,成功的可能更大。和干好社會上任何一種工作的道理一樣,沒有一個強烈的事業興責任心,就缺乏足夠的動力,就容易遇到困難半途而廢。
第四,這條道路好不好,沒有必要爭論,也毫無意義,關鍵看適合不適合你。這就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綜合考量再三再三思考後決斷。多看看走過來的人的真心告白,借鑑參考,很有必要。
第五,職業炒股的人沒有社會地位,還經常遭到非議和白眼,也很孤獨,這個社會角色要充分考慮到。就是你的資產到了8位數或者以後到了9位數,也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市民。你不炫耀的話,幾乎沒人知道你是成功者。因為中國官本位文化意識根深蒂固。
第六,財務自由之後,很可能帶來更多的困惑。因此炒股與人生,最好要緊密聯繫起來思考和規劃,站得高看得遠才能走得更遠。財務自由是相對的,快樂和幸福是很具個性化色彩的。人生的大題目,需要一生來做。有了錢了,還有更多的事要思考要做,也很累。一般性的吃喝玩樂以及旅遊,花不了多少錢的。更過多的錢怎麼花,由人生價值觀決定。
第七,做好承受各種失敗的準備。中國有句話,向最好處努力,向最壞處著想。我當時就最好了破產後身無分文的準備,儘管我骨子裡認為絕不可能。當時,我很鄭重問了我媳婦一句話,如果我真沒錢了,你養活我不?她沒有正面回答(她從來不會鼓勵人鞭策人和找准你的要害批評幫助你)。但是我還是毅然決然走上了這條道路,我非常自信,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理念與方法、決心和幹勁,最終成全了我。但是,我經歷的失敗,遭受的孤獨,內心的痛苦,壓力的撞擊,也是可以寫幾篇的。不過這些,要多一些正面的思考,那也是更寶貴的財富。沒有這些失敗這些煎熬這些磨礪,也不會有現在的我。成功來得太早,幸福來得太快,未必就是好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第八,失敗是考驗,是通向成功的階梯(也是通向毀滅的階梯,看怎麼樣對待和處理),成功也是。成功的考驗,其實更嚴峻。因為自大、膨脹、瘋狂,往往就是在成功之後。雖然不是必然,但這個時候正是抵抗力較低的時候。很多人經過了失敗經受住了失敗的考驗,卻未必經受的住成功的考驗,因為後者更難。很多官員落馬,很多功臣毀滅,很多明星暗淡,都是一個道理。
一個交易員成功需經歷的三個階段
股市是一個充滿了神奇的地方,吸引了許多來此一試身手的各方精英們,許多人踏進股市後就如吸毒,一發而不可收拾,欲罷不能。很多人後悔想抽身而退可心有不甘,看股市裡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為了股票為它歡喜為它憂的寫照比比皆是。根據股市裡的二八定律總結,只要踏進股市就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要麼成功,要麼失敗,再無別的選擇.(不包括那些退出股市者)而要想在股市裡取得成功,成為一個高手,就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進到股市這個地獄。因為絕大多數人是看到別人在股市裡掙了大錢,就認為炒股是一件簡單而又快樂之事,懷著對進入股市掘金的美好憧憬,把股市當做了天堂,義無反顧地縱身一躍跳入股海,而實際上是進入了地獄而不知曉,還偷著樂呢,整天興高采烈的。但不久就很快擊碎了他們的玫瑰色的夢想,償到了股市下跌的苦澀滋味。股市的下跌使他們手裡的股票越套越深,不知何年何月可以解套,情緒低落,心情煩躁,天天心事重重,坐臥不安,恐慌,失望,憂鬱,幹什麼事都沒有興趣,打不起精神,整個人陷入到人生的絕望之中。
在這個階段里,經歷了不斷地套牢、虧損、割肉、賺錢、又賠錢的反覆折騰的過程中,還要忍受漫長的孤獨煎熬,對於學習,研究而沒有什麼起色和回報,甚至是惡性回報的過程,心態是越來越壞,對股市除了困惑、迷茫、無措之外還是困惑、迷茫、無措、整日在焦慮不安、苦惱,後悔中度日如年。
這個階段是最磨人和摧殘人的,也是最能磨鍊人意志的過程,有理論統計過約有60%-70%的人在此階段被淘汰出局,從而進不了第二階段.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炒股多年而沒有什麼長進,還是四處打聽消息追漲殺跌,沒有自已的主見。
第二階段是煉獄。這時對股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大賠小賺到時賠時賺,但還不能做到長期穩定獲利,有時能做出高手的操作,有時也會比低手還慘,這時開始自我學習、探索、研究總結,雖然有了一些方法和模式,但對股市的理解和把握還不全面和深入,沒有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贏利操作方法和模式,也沒有形面一套系統的方法及嚴格執行的紀律,心態還沒達到較高層次。這個階段是更加艱辛、迷茫和困惑的過程,你會覺得對股票了解的越多,書讀得越多,學得越多,反而更掙不上錢,自認為對股市越「懂」,可結果有時甚至比不懂輸得更慘,此階段比第一階段更折磨人和淘汰人,相當多的人一直徘徊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之間,終生無法突破,這就是股票不是每個人都能玩的話就是這樣來的,它是一門綜合的技術,和智商無關,起碼智商在此不是決定因素,初中生、大學生,研究生還是科學家也不一定就是學歷越高就炒股水平越高的,不是成正比的,它是和一個人的心胸、性格、學識、經歷、經驗、等多種因素綜合起來的一項技能,不是只具備了一個條件就能成功的。
第三階段是通過長期的摸索、學習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已的一套方法,在股市裡能做到大賺小賠,有了較好的心理素質,基本上能夠克服人性的許多弱點,能夠很好的控制好自已的心態和情緒,那麼他就能在這個市場上活下去,成為一個股市高手。
在第三階段時成為高手羸利也不是一樣的,高手也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現大略分一下,
一、具有多年的實戰操盤經驗,有高超的技術。
二、是有正確的方法和理念。
三、具有良好的心態。
其實在股市裡拼到最後就是心態快定一切,真正做到任憑風浪起,泰山崩於頂而心不亂,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害怕,做到心如止水者。這就達到了大師級的高手,不過真正達到這一境界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我認為要達到這樣的水平際上要具備的條件是要有寬闊如海的胸懷和定力如山的心境才能成功的。
那些天天不學習、研究總結的人不包括在此,這些人就是在股市裡呆上十幾年、幾十年,也不會有多大長進的,有的人終其一生也不能成功,這就是區別的關鍵點。
能在市場存活下來的人,都不簡單
一個交易者,如果能夠維持較長一段時間的成功交易,那麼,一般說明他對於市場有了某種程度的理解和認知;形成了適合自己的一整套的交易理念、交易策略、交易規則、交易方法以及交易技巧;具備了相當的執行力、控制力和心態、情緒方面的自我調整和承受能力。這些,都是成功交易必不可缺的因素。
但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成功交易之後,人們往往容易讓情緒占了上風!理智,則退居二線!於是,在心態上,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自以為已經讀懂了市場的語言、摸透了市場的規律、發現了市場的真諦,我,可以戰勝市場了!我的交易體系,可以解決市場90%以上的問題、可以解釋市場90%以上的現象、可以對付市場90%的走勢。
市場的波動,每天的漲跌,T+0,T+1的交易模式,讓交易者覺得分分鐘都是錢。如果這次不做,錢就要跑了。所以很多次都是衝動的下單。明明這次行情可能不太明顯,自己卻還是想下單,心想萬一這次對了呢?有一種僥倖的心裡存在。
而事實上,做自己看不懂的行情,往往失敗率是比較高的。而且即便你做進去了,由於開倉的時候就不是那麼肯定,所以持倉也不會太久,或許有點盈利,你就想止盈,但虧損了,你又想扛單。
跟著市場行動,拋棄任何主觀的東西,是成功交易者的前提。
預測是個陷阱,一個美麗的陷阱,從本質上講,預測從屬於主觀。一旦主觀戰勝了客觀的事實,那很有可能就是逆市而為了。
所以我們要建立起你的交易系統,放棄預測,放棄恐懼,也放棄貪婪和歡喜,一切由你的交易系統決定出入市。
在這一套交易系統中,包括了:交易策略、交易法則、交易計劃。
機遇是留給肯下苦功,目光遠大的人的;留給不受眼前行情起伏震盪,有完全思想準備的人的;留給有博大的胸襟氣度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優秀的人格魅力的人的。
人們往往對簡單的真理視而不見,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對他們智商的侮辱,難度越大的事情,人們往往樂此不疲,因為它具有足夠的刺激和挑戰性,而對於簡單的方法,人們往往不屑一顧。
在市場上,大家做了很多次交易,絕大多數都至少有一次是賺錢的,但絕大多數都很難保持穩定贏利。
市場被稱作一個人生放大器。一個人的所有美德和缺陷,會在市場中得到十倍以上的放大。她會讓一個具有良好美德的人,在一生中賺到平常要干幾十輩子的錢。同時,也可以讓一個具有品德缺陷的人,在極短的時間內,賠掉其一輩子的財產。
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理論,在市場上體現得最為強烈。據觀察,所有最後能活下來的人,品德、修養都有值得人們稱道的地方,而活不下來的人,都帶有各種行為或心理的陰暗成分。
近期很多朋友說對壓力支撐掌握的不夠全面,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壓力支撐的種類和常用的壓力支撐詳解,希望對大家投資有所幫助,如果你再投資中遇到疑難問題找我詳細的講解。
一、 前高壓力和支撐
二、 通道壓力和支撐位
通道有上升通道和下跌通道,他們都是指股價在一個上升或者下跌的區間裡運行,如下圖:
上升通道
上升通道是對上升途中的高點相連形成上壓力,把低點相連形成支撐線,下跌通道也是相應的道理形成,股友們可以自己劃一下。
三、均線支撐位和壓力位
均線壓力位和支撐位是比較常用的,很多初學者也都運用這個來判斷買賣點。
均線支撐和壓力位
我們平時運用的均線有5、10、15、20、30、60等均線,均線壓力和支撐為,均線上為支撐,均線下均線成為壓力。
四、缺口支撐和壓力位
缺口是因為股價跳空高開或者跳空低開形成的,他的壓力和支撐也就像圖中那樣形成。
缺口壓力和支撐位
一般情況下操作的時候,基本是在在支撐位處買進,在壓力位處賣出,以此在股市中操作,但是支撐和壓力是否有效,還是要和當時的市場環境相結合,所以股友在運用的時候還是要多加學習和判斷。
更多操作技術、心得感悟,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黃逸辰(L6900811),分享操作理念 ,探討盈利方法,每天乾貨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HTOFnABjYh_GJGVNpi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