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有人把「成交量」說得如此透徹,如果不懂,在股市寸步難行

2020-02-03     股市交易員思維

一位成功的炒手,必須具有正確的心態。

你已明白必須建立規則,按照規則執行你的炒股計劃。你知道必須相信自己,要獨立思考,要自我督促,這些都是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東西,要強迫自己去做的東西。只有在實踐中不斷重複,直到這些要求成為你的自然反應,成為你的直覺,你才有了正確的心態,這時你才真正學會了炒股。

你必須學習體會按規則行動是愉快的,不按規則行動是痛苦的。剛學止損的時候,虧錢總是痛苦的,不然何為割肉?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經歷了小損成為大損的過程,其間的焦慮、懷疑、失眠,一次又一次,你就逐漸形成快速止損的心態。開始時定下的止損規則顯得難以執行,慢慢地成為下意識的行動,一旦股票運動不對,不採取行動就寢食難安。這個過程,就是你學股的成長過程。

觀察市場,用你的知識及經驗判斷市場的行動及發展,做到這點的基礎當然是你必須有一定的市場知識和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地,你會「感覺」到市場下一步的「方向」何在。潛意識中,你會聽到一個聲音:「現在是買進的時候」,或者是「現在是賣出的時候」。這時你開始將這個聲音和你的規則相比較。你若想買進某隻股票,你開始問:這隻股票處在升勢嗎?這家公司有沒有新產品?股票的大市是牛市還是熊市?這隻股票的價格變化和交易量的互動是否正常?你問自己內心中「買」的聲音是源自「自以為是」還是客觀的判斷?

每次犯錯,好好地分析自己為什麼犯錯,違反了什麼規則?人犯了錯,自然的情緒就是尋找替罪羊:如股票大戶操縱、報紙登假新聞、公司做假帳等等。這些其實在股票的運動和交易量上都有跡可循。請清楚地提醒自己: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對結果負全部責任!犯錯不可怕,可怕的在於不承認自己犯了錯,炒股是這樣,做人何嘗不是這樣?

股市賺錢很輕鬆,但是虧錢也很快,而且,每次虧錢大都是在賺了錢後洋洋自得之時發生的。-------- 股市有風險,買賣須謹慎。安全第一,賺錢第二。不帶剎車別上路,沒「設止損」不下單。因此在交易前一定要先決定退出點。「放棄一些機會」,才能抓住一些機會。如果一心追求利潤最大化,最終往往是虧損最大化。

我們不要懼怕風險。而應了解風險,懂得風險,警惕風險,「管理風險」,「控制風險」,因而規避大風險。------ 股市最大的風險是無給我們控制風險(改正錯誤)的機會。因此,每次成功賣出(不論是止贏還是止損),我們都要感謝機會。

過多的行動就是盲動,盲動耗散我們的精神、迷幻我們的心智、磨損我們的金錢。因為盲動主要來自心理的盲區,減少盲動的辦法也就主要從調節心理盲區契入,歸納起來,大致有三:一是調整對行動的看法,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是勤奮、行動多並不一定就能夠使我們更快地達到目標,有時,什麼也不做是一種更好的生存狀態; 二是調整對待機會的態度,人們常常認為應該儘可能多地去把握機會,但在專業炒手的心中,想得更多的卻是「只去把握自己能夠把握的機會、只去捕捉對自己贏面 大的機會」;三是要學會享受孤獨,很多行動不過是人們害怕無聊而製造出來的,「什麼也不做就有無聊感」其實是一種不健康的精神狀態。

當一個人對股票市場有了相當深刻的了解後(至少經歷過二輪牛熊循環), 當高拋、低吸、追漲、殺跌、持有、空倉等專業技術手法已被熟練掌握。如果還做不到穩定獲利的話,就只有從心態上去尋找原因了。炒股技術方面過關了,還要有穩定的心態來配合。

有了穩定的心態,倉位就會得到合理的控制,控制了倉位就控制了風險;風險得到了合理的控制,技術水平就會得到更好的發揮;水平發揮得好,賺的錢就多,心態就會更好。這就是技術發揮——倉位控制——良好心態之間的關係。三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是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其中一環出錯,操作上就會出問題。

對於職業炒股人士來說,一般是在心態這一環節出問題,從而影響其它兩個方面。對於短線選手而言,急和躁才是虧錢的內因,穩和定的心態才是贏利的根本。簡單的說,在」穩」和」定」的心態下展開操作,成功率自然提高。在」急」和」躁」的心態下,虧損也是可以預期。走向穩定獲利的境界,就是要去尋找這種能獲利的心態。

如果在交易的過程當中,隨時體察當下的心態處於哪種狀態,有助於避免虧錢的交易,從而提高操作成功率。在佛道兩家的修行中,都有這種方法練性,我們也可以借用。

這麼一個細節處理好了,或許能讓你我的水平向前(錢)邁進一大步。


價是帆量是水,無水之上行舟難,如此而已。

成交量——最樸實實用的交易參數

摘要:成交量對於我們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是常規到不能常規的一個圖形參數

成交量有多重要?

成交量對於我們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是常規到不能常規的一個圖形參數!但往往最基本的東西,就最容易讓人忽視他在交易盈利過程中的重要性!

成交量和成交價是股票技術分析的技術,一切技術分析方法都是以量價關係作為研究基礎!但凡是技術派炒股的人士,如果在交易和分析之前不學習量價,那就好比在蓋樓的時候,地基都沒有打,就開始裝修,基礎不牢固!那麼一旦外在風險來臨時,對於投資者來說可能就是一波滅頂之災!

成交量是什麼?

反應成交量有三個指標,成交股數,成交金額和換手率!

在常規交易過程中只需要看兩個方面即可!

成交股數

即通常意義的成交量,就是VOL指標,表示大盤和個股的成交總手!形態上表示為柱體!如下圖所示,右側的縱坐標數值表示成交總手;紅色柱表示當日股價漲,綠色柱表示當日股價跌,MA(5.10.20)分別代表對於天數的成交量!

換手率

換手率可以反應股票在市場上買賣換手的頻率和流通性,通過其股價走勢,可以對未來的股價做出一定的預測判斷。

在常規情況下如低位換手率突然升高,即說明大量資金買入,後續有望上漲;相反高位換手率突然變高然後降低,即資金接力不足,股價則會下跌!

常態換手率:1%-2.5% 活躍股:3%-7% 強勢股7%-10%;

成交量的理解不僅是我們技術分析的基礎,同時也是後市在進階和實戰過程中的重要核心。


成交量的三大核心應用

摘要:對成交量有基本的了解後,我們就需要了解成交量在A股市場

對成交量有基本的了解後,我們就需要了解成交量在A股市場,或者說各類金融市場中的核心應用手法!

看多空

成交量是一種買賣表現,是買賣雙方平衡的結果,如果但是看成交量紅色或者綠色來用一些分析師說"紅色大成交量"="資金進場"這種分析顯然是不科學的,紅綠看買賣意義不大!

科學的分析只需要看大小,成交量大表示買賣雙方的分歧大;成交量小,則說明買賣雙方的分歧小!

跟主力

通常意義的跟莊我們會關注龍虎榜或者各種平台給到的大中小單統計來確認一直股票是否有莊在做盤,但往往的結果是滯後或者跟不上節奏,數據顯示多數是資金已經入場,再買入容易追高!

而通過成交量的深度變化分析,我們能從量價形態來分析主力莊家的運動軌跡,更真實和直觀的發現到莊家主力的做盤方向(後面章節會深度教學);

明趨勢

股價沿趨勢變動,老話說的好:"看價不看量,虧錢沒商量!"在確認股票的趨勢後,要分析趨勢的力量和長度,就需要成交量的配合!

比如當趨勢加大其變化軌跡時,必須要相應的成交量配合!否則就會有風險!

了解三大核心應用後,我們下面文章就正式進入各種成交量形態的教學!

在此之前我建議投資者朋友們多回顧本篇和前一篇基礎文章,這是後面教學中的基礎理念。

技術教學基礎越牢固,那麼運用過程中也會更加得心應手,技術多學5分鐘,後面的實戰理解就越快,這是技術基礎,也是大家的盈利基礎!

量價實戰口訣

一、無量跌停,繼續跌停,直到大量才停

股票的第一個無量跌停,後市仍將繼續跌停!直到有大量出現才能反彈或反轉。

二、無量漲停,繼續漲停,直到大量才停

同理,股票的第一個無量漲停,後市仍將繼續漲停,直到有大量出現才能回檔或反轉。

三、放量有真假,要看重心向哪移

放量總是有原因的:在高價區有些主力往往對敲放量,常在一些價位上掛上大賣單,然後將其吃掉,以顯示其魄力吸引市場跟風眼球,或是在某些關鍵點位掛上大筆買盤,以顯示其護盤決心大,凡此種種現象皆為假,重心真實的升降即可辨別。若是在低位出現的對敲放量,說明機構在換莊或是在準備拉高起一波行情,可以擇機跟進。

四、成交量股價W雙谷底

在股價長期下跌後成交量形成谷底,股價出現反彈,但隨後成交量卻沒有隨價格的上漲而遞增,股價上漲缺乏再度跌至前期谷底附近,有時高於前期谷底,但出現第二谷底成交量明顯低於第一谷底時,說明也沒有下跌的動力,新的一波上漲又要起來,可以考慮買進。

五、有量無量,破位下跌出局

下跌的時候無論有量無量,只要形態(均線,趨勢線,頸線,箱體)破位,均要及時止贏止損出局。

六、有量無量,突破盤整跟進

同樣,在底部向上盤整,只要形態(均線,趨勢線,頸線,箱體)向上突破,要注意跟進。

七、高位大陰大陽,頭部形成

高價區一根長綠,若後兩根大陽也不能吞沒,表示天價成立,應及時清倉;高價區無論有無利好利空大陰大陽,只要出現巨量,就要警惕頭部的形成。

八、天量無天價,頭部形成

成交量創歷史新高,次日股價收盤卻無法創新高時,說明股價必定回檔。

九、地量無地價,止跌回升

同樣,成交量若創歷史新低而價格不再下跌時,說明股價將要止跌回升。



股票不是押大小,股票不是一夜暴富。股票濃縮人生,卻也是人生。如其他工作一樣,股票只是經營人生的一種方式。人類用其偉大的智慧創造了分工的合作方式,股票就是這分工中的一種。股票人無需顧影自憐,無需孤芳自賞,或許更多地融入這社會中,才能看到股票更廣大的發展空間。

穿著拖鞋出走的故事來源於捷克詩人塞布爾筆下的人物保爾·魏爾倫。故事說,魏爾倫的妻子患病了,他就到附近的藥店買藥。那時,他穿著拖鞋,完全沒有遠行的準備。在途中,他遇到詩人韓波,韓波沒費什麼口舌就說服了魏爾倫,他們徑直去比利時旅行了。

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有些感動,一直喜歡一句歌詞:讓我唱讓我忘,在我還未白髮蒼蒼時流浪。或許流浪的情結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那樣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間遊走,從一個城市到達另一個城市,永遠都有未知的誘惑在下一個轉角等著我們。

對我而言,喜歡股票或許也跟這種情結有關。超越人際的束縛,超越現實的羈絆,股票展示了一種可以很自我的生活方式,而且這種生活還充滿了冒險,每天都有新鮮的感覺,每天都有未知的誘惑。

然而,身陷其中才知其味,正像《十年一夢》中所言,當我們以自由的名義投身其中,卻發現受到的約束越來越多。市場有它自己的軌跡,個人不過是這滔滔洪流中的一顆小石子,在漸次的流水沖刷中,失去了稜角。

於是我們變得戰戰兢兢了,悲喜全不由自己。每日困在漲跌中,在人際與現實之外,接受另一種折磨。有人說,股票是人生的魔界,讓你不停地在成就感與挫敗感之間搖擺,一年之內經歷一生的傳奇,天上人間不過是瞬間而已。股票,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了勝負的含義、人生的無常、大千世界的變化多端。股票,也讓我們忘記了自己,忘記了初衷。

然而,當生活只剩下漲跌的時候,生活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或許生活永遠都在別處,在現實之外,心靈也需要一個家,這裡安寧、平靜、風景優美、陽光和煦。重新拾起穿著拖鞋出走的心情,拋下現實的羈絆,讓靈魂出發,去感受更多的悲苦與歡樂,或許才能更深地理解生命本身。

而股票,其實也需要一些穿著拖鞋出走的心情。超脫其外,才能更好地看清其實質。股票不是押大小,股票不是一夜暴富。股票濃縮人生,卻也是人生。如其他工作一樣,股票只是經營人生的一種方式。人類用其偉大的智慧創造了分工的合作方式,股票就是這分工中的一種。股票人無需顧影自憐,無需孤芳自賞,或許更多地融入這社會中,才能看到股票更廣大的發展空間。

而對於股票操作,或許也具有相同的意義。穿著拖鞋出走,是一種對自我的認可,是一種一無所有卻又擁有整個世界的氣概,充滿自信,充滿激情。想起《恰同學少年》中的一個情節,少年毛澤東帶領湖南師大的學生,在沒有一槍一彈的情況下,用勇氣和智慧擊退了流竄的寇匪,保護了長沙城。當時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深深地為其折服。有名的《沁園春·雪》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後從30萬減員到3萬的情況下寫的,在那樣的艱難中,他仍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氣魄。這是什麼樣的胸襟什麼樣的鋼鐵神經什麼樣的深邃眼光!用這樣的胸懷來應對股票操作中的失利,我們

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當鞋子合適的時候,腳被忘卻了。當股票如身邊的一杯水一樣自然的時候,我想我們可以更從容地面對它。

穿著拖鞋出走,用更洒脫的心情面對生活,面對股票。

更多操作技術、心得感悟,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黃逸辰(L6900811),分享操作理念 ,探討盈利方法,每天乾貨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La1EHABgx9BqZZIh6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