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村1.5公里道路已經竣工驗收,河口橋正在施工,這些項目建成以後將為我們訓村片2000多名群眾解決了出行難問題。」訓村村村民馮冠霖激動地說。這一成效得益於龍圩區新地鎮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緊扣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整改落實。
龍圩區新地鎮黨委緊扣「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目標要求,突出「走轉改」紮實開展主題教育,確保學習入腦、問題檢視入心、整改落實見效。
走基層,以「三講」抓學習
該鎮緊扣學習教育必學書目、必學內容,重點抓好「三個學」,確保學習教育到點、到位,學有成效。班子在黨員中帶頭「領講」。班子帶頭通過舉辦讀書班、開展專題研討、紅色教育基地參觀,舉辦紅色故事會巡講,開展黨支部書記輪訓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引導廣大黨員參與進來,確保學得活、學得深、學有成效。黨員在一線上門「送講」。針對農村老年黨員多、流動黨員多等特點,組織黨員對老弱病殘黨員、流動黨員等送學重點對象通過上門送紅色書籍和微信推送分享學等多種形式,為500多名行動不便或外出黨員送學上門,靈活開展主題教育學習,確保黨員參加主題教育「一個都不能少」。豐富載體貼近基層「宣講」。結合全區開展「黨員憶初心」活動,立足各村實際以志願服務形式「宣講」初心、踐行初心。如古令村黨總支部與後盾單位龍圩區稅務局的「憶初心,為貧困學子獻愛心」活動、新地社區的「環境大整治·我為四城聯創出分力」活動、都梅村的「為民服務我先行」黨員志願系列活動等自選項目,讓黨員在服務實踐活動中,堅定理想信念,實現學習教育更接地氣,凸顯實效。
轉作風,「三個到現場」聽民意
突出問題導向,鎮黨委班子帶頭抓好問題檢視,找准問題「癥結」。「書記在現場」聽民意。鎮黨委班子深入各村、各項目聽取幹部群眾的意見建議。共收集關於後備幹部培養、農村退休老幹部生活待遇、環境綜合整治、道路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28條,部分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黨員現場走訪找問題。結合脫貧攻堅走訪貧困戶工作,按照邊走訪、邊檢視、邊整改的要求,組織全鎮黨員領導幹部走訪貧困戶,既讓貧困群眾感受到組織溫暖,又直接傾聽他們對黨委政府及黨員領導幹部的意見建議,確保問題檢視更實更准。黨員先鋒隊到現場送關懷。建立各村生活困難黨員和群眾名單,鎮黨委班子帶頭建立1支黨員先鋒隊,通過「1+N」模式幫扶貧困戶(困難黨員),結合開展黨內關愛幫扶捐助活動,引導黨員在幫扶活動中拉近與群眾聯繫,更深入了解群眾呼聲,找准問題「癥結」。今年9月,共組織500多名黨員參與黨內關懷幫扶捐助活動,共募集黨內關懷幫扶基金3萬多元。
改問題,「三大攻堅戰」抓整治
鎮黨委班子立足檢視自身存在問題,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查擺檢視出來的問題,進行「銷號式」管理推進整改。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針對村級環境髒、亂、差、鎮區市場亂擺亂賣等情況,該鎮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今年共有3個村先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試點工作,涉及150多戶農戶。全面落實清五違、清污染、清垃圾、清堆物、清雜草的「五清行動」。成立鎮區環境督查小組,由鎮領導班子成員帶隊,每逢圩日開展黨員志願服務,對亂擺亂賣的商販進行整治,目前已經開展圩日巡街志願活動30多次,清除公路沿線宅前屋後亂堆物300多戶,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00多噸。開展項目征拆整治攻堅戰。針對在推進項目用地瓶頸問題,該鎮把政策宣傳、打違、征拆工作結合起來,打造「宣講、打違、拆遷」三位一體徵地搬遷模式,靈活調度、精準高效開展征拆工作。組織幹部政策宣講組入戶進行政策宣講,同時加大對非法檢查。目前鎮派出所、衛生院住院部正在開工建設,完成打擊非法建築23戶,梧州靜脈園區完成征地1225畝實現7戶搬遷,207國道項目完成征地300多畝。開展鄉村振興整治攻堅戰。針對鄉村振興推進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如都梅村正在全力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的市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試點,但在推進過程中也遇到了相關政策瓶頸、配套資金缺口較大、用地限制束縛產業優化等問題。通過列出清單,明確責任人,規定整改時限等,推進鄉村振興落地生效的實際行動。目前,都梅村油茶基地種植1000多畝、一河兩岸整治、稻魚綜合養殖土地流轉等項目預計在年底完成。
龍圩在線
來源:龍圩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