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沒有回歸地球,而是選擇了燃燼自己

2019-07-23     成功快車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在軌運行1036天後,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並沒有成為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又稱空間碎片或軌道碎片,是宇宙空間中除正在工作著的太空飛行器以外的人造物體,包括運載火箭和太空飛行器在發射過程中產生的碎片與報廢的衛星,太空飛行器表面材料的脫落,表面塗層老化掉下來的油漆斑塊;太空飛行器逸漏出的固體、液體材料;火箭和太空飛行器爆炸、碰撞過程中產生的碎片。

天宮二號1036天的太空之旅,使命必達,最後沉睡於地球母親的懷抱,沒有給外太空的真空環境造成任何垃圾污染,這是一件意義深遠、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

太空垃圾的危害

太空垃圾一般在高300-45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以每秒7-8公里,而在36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靜止軌道上則以每秒3公里的速度高速運動,根據軌道傾角碰撞時的相對速度甚至可以達到每秒10公里以上,因此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太空垃圾若與運作中的人造衛星、載人飛船或國際空間站相撞,會危及到設備甚至太空人的生命,據計算一塊直徑為10厘米的太空垃圾就可以將太空飛行器完全摧毀,數毫米大小的太空垃圾就有可能使它們無法繼續工作。一塊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衛星,相當於兩輛100km/時的小汽車相互碰撞,衛星會在1.5秒內被打穿或直接擊毀!但一撞上,那就是毀滅性的。

據最新研究得出: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歷經半個多世紀,卻已在月球留下了「垃圾山」,廢棄物總量將近200噸!NASA專家稱,為節約資源,探月任務一般不考慮將設備帶回,每次登月都會留下約10噸重的月球著陸器。

有些人會持這樣的觀點:扔在月球上面給月球帶來了環境困擾,但是月球畢竟跟地球的環境是不一樣的,月球的表面是沒有任何的保護,所以會接受到來自於宇宙太空的強烈輻射,那麼這些物品肯定也就暴露在輻射之中,如果這些材料發生任何的變化,那麼將有助於人類對於以後在進行月球探測和應對宇宙輻射等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可是,高速運行的太空垃圾嚴重阻礙了天文學研究,人造軌道殘骸就像重重圍欄一樣,使本來就受大氣層的阻礙而很艱難的地面目視觀測更增難度。光學天文學也因受軌道殘骸的影響,拍攝的天體照片的底片上可能會出現幾個軌跡,嚴重破壞底片的科學價值。太空垃圾小小的反射微粒會妨礙無線電傳輸,中斷訊號,威脅射電天文學的發展。要知道,太空是不可能自行清除軌道殘骸的!

地球母親的傷痕

地球最大的傷痛是什麼?無外乎就是環境污染了。

那些被漁網困住的海豹、誤把煙頭當食物的雛鳥、誤食塑料致死的海龜……這些好似與太空垃圾都無關。這樣看來太空垃圾似乎又比地球上的垃圾高了些檔次。

所以,對於太空而言,人類活動產生的太空垃圾如果處理不好,既污染太空環境,也是人類自己的隱患。有人覺得200噸垃圾對於月球來說沒什麼,也有人說月球沒有生態環境,所以沒有保護月球環境的說法,有人說這是人類發展的必要,一切都要為人類文明讓步……

怎麼說呢,這種話在我看來就像別人在一個長相醜陋的人臉上劃了一刀,然後對它說:反正你都丑,沒必要在意這一道疤。

反思自己的思想,我發現我的三觀跟不上這個經濟和科技看似繁榮的時代了。

管控垃圾的重要性

從2018年1月,正式實施「洋垃圾」禁令。長久以來,中國一直是全世界廢塑料的傾卸場。上世紀90年代,中國發現廢塑料可回收再造為塑料顆粒,然後通過出口這些顆粒賺錢。另一方面,國際城市也發現,較之自己處理廢品垃圾,把它們送到中國的成本更低。就這樣,中國獲得了廉價塑料,而出口國擺脫了垃圾。然而,這也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危害,廢棄垃圾對土壤、空氣、河流的環境危害都是不可估量的。洋垃圾當中隱藏的致命因子對環境和附近人員都會造成的巨大的殺傷。

中國深知垃圾對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太空垃圾也不例外。從中國正式邁進「空間站時代」開始,儘可能減少燃料耗費以及對環境的污染,取得一大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重大應用效益的成果。對於探索經濟、和諧、綠色、環保的空間事業發展道路意義重大。

所以,對於天宮二號的回歸方式,也選擇落入大氣層燃燒掉大部分殘骸,小部分殘骸遺留物墜入太平洋,而不是放任在太空環境流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fSQH2wBmyVoG_1ZjN61.html



















短命的綠洲

2019-09-05





造星?糟心

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