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大課題,「一城兩都三樞紐」來襲!

2019-12-23   投資廣州


近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發布2019年度重大課題成果。發布會上,廣州城市戰略研究院、哲學文化研究所、社會學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歷史學研究所、經濟研究所等十四個科研機構先後發布2019年度重大學術成果。


重大課題研究是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創設並實施的一種社會科學課題研究機制。「我們每年圍繞重大決策需求,由院立項資助,院內各研究部門分別承擔一項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政策性的重要選題,並將重大課題研究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該研究部門及其全體研究人員年度考核是否合格的基本條件。」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許鵬介紹。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躍國介紹,今年14項重大課題成果重點聚焦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深入研究、大膽探索,把綜合性、系統性研究與分領域專題研究結合起來,從課題選題、過程管理、論證分析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努力提出新回答、新概括、新觀點,為決策服務,為公共政策提供參考。



聚焦大灣區發展


當前,不少重大課題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區域經濟研究所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資源配置時空效率研究》認為,無論是各級政府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體行動,還是社會各界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殷切期盼,都將高度聚焦規則銜接、創新驅動、互聯互通、產業發展、對外開放和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而各類要素資源能否便捷有效流動和優化高效配置,將是上述重點領域建設成效的直接衡量指標。


從空間上看,粵港澳大灣區東岸的經濟活力和要素資源總量高於西岸,灣區內部經濟活力和要素資源分化明顯。要素資源配置效率空間分異意味著建立大灣區統一要素資源市場推動要素流動極為重要。報告提出,未來,大灣區的首要任務是加強資源投入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同時,增強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對大灣區提升要素資源配置效率意義重大。


廣州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要發揮好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優勢,一定要藉助港澳,特別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質資源。金融研究所發布的《深化粵港澳金融合作背景下廣州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研究》提出,廣州要依託已有重大平台建設跨境私募股權交易平台,推動科創企業利用港澳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同時,積極引進國外及港澳私募股權管理機構,爭取合格境內投資企業境外投資試點,加強人才交流合作。



聚焦國際大都市建設


在世界城市的競爭中,城市品牌形象呈現新的發展趨勢,並有效轉化為城市參與國際競爭的發力點,為城市國際化發展形成重要助力。國際問題研究所發布的《廣州提升國際大都市品牌形象研究》,通過總結學術文獻、主流媒體、外文圖書等三種載體中呈現的廣州城市形象,發現國際普遍接納的廣州城市形象元素包括商貿、對外開放、花城、粵菜、嶺南特色文化、交通聯結中外、科技創新等,構成廣州構建國際大都市品牌體系的基礎優勢。


在此基礎上,報告提出,立足於建設國際大都市的發展定位,廣州可精選城市發展優勢領域,提升和創新城市品牌,以「世界花城」為核心品牌,高標準打造國際商貿之都和美食之都,充分展示廣州作為創新樞紐、開放樞紐、文化樞紐的實力、活力和魅力,塑造城市特質彰顯、內涵價值豐富、識別度高的「一城兩都三樞紐」城市國際品牌體系。


廣州建設國際大都市,還應不斷提升綜合城市功能。經濟研究所發布的《提升廣州綜合城市功能的戰略研究》提出,廣州圍繞強化「高端、廣域、控制性」集散功能,以城市空間、城市產業、城市秩序、城市文化為四個戰略維度,以建設國際商貿中心、裝備製造業基地和世界文化名城為三大戰略突破口,著力提升國際經濟、資源配置、知識創新、文化引領、國際交往、國際交通六大戰略性功能。



聚焦高質量發展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州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而產業是城市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是城市正常運轉的關鍵支撐,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廣州城市戰略研究院發布的《加快構建廣州邁向全球城市的產業體系:趨勢研判與戰略路徑》提出,面向未來,廣州產業結構體系必將走向高端化、國際化,通過強化創新「引擎」,打造多元動力結構,依託多層次區域合作,積極融入全球網絡,實現產業能級的整體躍升。


未來,廣州一方面要優先發展經濟社會轉型亟須的重大技術,如綠色製造技術、通信和網絡安全技術等,符合世界重大技術發展趨勢,是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抓好標準制定等工作,創造良好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推動新型軌道交通裝備、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重大技術的創新和突破。


編輯:投資廣州

來源:南方網、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