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看起來很努力,卻一事無成?

2019-12-02     野外花蕾

於宙的《我們這一代人的困惑》里有一段話我非常喜歡:多數人的努力,只是讓自己看上去很忙碌。

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

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

什麼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誇耀,那麼富士康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

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或許這個社會太過於浮躁,大多數人,還沒有將一件事情給辦妥,就迫不及待地想昭告天下。

越長大,我越來越認為,真正的努力,通常是不露聲色的,越想向他人證明自己有多努力,往往等不到自己成功的那一天。

想想自己本來可以多背幾個單詞,結果在等朋友為你點贊的過程中,浪費多少精力和時間。

別人瘋狂點贊,自己躲在一旁,笑嘻嘻,

別人置之不理,自己暗自神傷,慘兮兮。

真正的努力,應該是一種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又能時刻投入在當下和其中的自控力。

而非內心煩躁焦慮,表面廢寢忘食。

忙是生活充實的顯現,但如果是瞎忙,只能證明自己愚蠢之極。

人最怕什麼?

最怕「自我感動」或者說是「感動自己」。

花費了五個小時的時間去做一個項目專題,結果是花費了四個小時在神遊,半個小時喝水,剩下的半個小時做專題,然後把只給感動哭了,花了一上午做出來的專題,領導怎麼著也得評個優吧!

可是結果呢?

自然不言而喻,換來的是不斷的改稿,改稿,改稿。

直至真的將自己弄到一個忙亂不堪,飯都顧不上吃一口的境地,才真的有一種忙死了的感覺!


你以為你很努力了,殊不知旁邊的同事,五個小時內,花費了一個小時去查閱資料,兩個小時跟顧客對接需求以及溝通,兩個小時對自己自己的稿子進行了多次的反覆修改。

你以為的,果真是你以為的嗎?

同一件事,努力與否,結果會告訴我們答案!

低質量的努力,就是一場無用功,就是不斷的重複勞動。

看起來忙碌不已,實際上都只是機械式的重複,自然不會有效率。


上學時候,有位女生真的很努力。她每天很早就起來去宿舍走廊背單詞,連早操都念念有詞。

平時課間她除了上廁所哪也不去,就在座位上做習題。

她這麼努力,成績卻並沒有多大幅度的提升。

原來,她一直只是機械的背單詞,在語法運用上並沒有怎麼下功夫。

也就是說她只是撿起了一堆零件,但並沒有學會拼裝這些零件的方法。

學習需要掌握要領,並且勞逸結合,死腦筋的背誦只會事倍功半。

不止是在學習上是這樣,在商業競爭領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總是將「勤奮努力」當成一件華麗的外衣,我們就像皇帝穿著那件我們以為的「新衣」,我們高喊著「我一直在努力」,試圖掩蓋我們不思進取的事實。

那些從來沒有大張旗鼓說自己勤奮努力的,我們覺得他沒有勤奮努力的,反而一直在努力。

所以不要抱怨,你不優秀,可能是你一直在假裝努力。

你只是看著努力了,如此而已。



時常聽到有人抱怨說:「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公司的,幾乎都是最後一個離開的,而他每天都是掐著點來,掐著點離開。論勤奮程度,我甩他幾條街。

論個人能力,我也絕對不比他差。

為什麼老闆就是看不到這一點,反而提拔他了呢?」
或者有的家長嘀咕過這樣的憂慮:「我家孩子學習特別刻苦,幾乎每天都要學到十一二點鐘,但成績就是不上不下。

甚至有些原來成績不如他,也遠不如他勤奮的同學都紛紛反超。」
為什麼會這樣?

明明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別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爺也沒看到,沒有給予相應的回報。
在年紀輕輕的時候,急著歲月靜好是醜陋的,與之同等醜陋的就是「假裝很忙」。騙觀眾的點贊容易,騙自己很忙更容易,只是,騙這個世界的因果,有點難。


有多少人,明明二三十歲,卻過著養老般的退休生活?

本該吃苦受累的年紀卻選擇了安逸度日,我無法想像夢想和機遇會垂青這樣的年輕人。

曾經有篇文章里說,看一個人前途,就看他每天晚上八點左右在幹什麼?

如果是吃過飯就打開電視遙控器,一邊上網一邊刷著朋友圈,跟別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神侃,最後在一堆沒有建設性的廢話中酣然入睡……

第二天依舊重複,這樣下去,那麼十年後的自己,一定會討厭現在沒有努力的你。

倘若每天這個時候,你不是在讀書就是在思考,哪怕是鍛鍊身體,那麼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拚命努力的自己。

無論學識,還是健康,收穫哪一個,都不虧。

至少你一直在努力。

真的努力,而且用心了。



有人感慨道,我們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

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經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把自己弄丟了。
於是,忙碌的最初目的是「享受生活、回報父母、滿足愛人,變得無私」;可忙碌的結果卻變成了「享受不了生活、遠離了父母、冷落了愛人,成了自私」。

一個接一個的會議、一波連一波的應酬,有加不完的班、接不完的電話,有家很少回、有書很少看。

忙得沒有了方向,忙得沒有了主張。
可悲的是,很多人似乎只有用「忙」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顯得自己舉足輕重。
於是,很多人都在忙碌或假裝忙碌著,誰也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究竟為什麼而活著」,或者根本不願去想。


因為,掀開表象,怕是一片血肉模糊的現實——安於平庸又不甘平庸,所以假裝努力,以便寬慰自己。
捫心自問,為什麼那個有理想、肯努力的自己,最後還是沒得到滿意的成果?
為什麼那個背著行囊、始終站在路上的自己,卻始終走不到要去的遠方?
到底是自己真的努力了,還是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任何不做計劃的「努力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自強不息」,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願你不要再做那個看起來很努力的人,用點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Ves5G4BMH2_cNUgiM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