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發的祝福,我從來不回

2019-09-16     良大師

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每逢過節,手機總會收到各種各樣的節日祝福。

不過,一看內容就知道,很多都是群發的。一般遇到這種信息,我不會回復。而且,也不會覺得對方在惦記著我。

原因很簡單,我知道自己只是對方手機里的一個符號,和ta通訊錄中成百上千的人名相比,毫無區別。

而ta只用一個發送按鍵,就可以讓這麼多人同時收到ta的祝福。這種格式化的做法,與其說是一種祝福,不如說是一種存在於自我意識中的儀式感。

你覺得這樣可以刷一下存在感,表達一下心意,但在對方看來,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對某些人而言,還有負面效應。

今天,良叔和幾個朋友打球。其中一位是某大企業的高管,聊起這事時,他說:

這樣發祝福簡訊的人,讓人覺得太不上心。而作為接受者,有種被貶低的感覺。

因為你想啊,你是在和成百上千個人共享這個祝福,說明發這條祝福的人,根本沒把你當回事兒……

這朋友的意思,也許有些言重。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也希望得到獨特的待遇。

如果你讓人覺得他自己只是路人甲乙丙丁,人家自然會不爽。因此,在發祝福簡訊這事兒上,良叔一直堅持不群發。

如果真要祝福某個「貴人」,我會專門為ta寫上一段話,尤其是把對方的尊稱放在文首。這樣對方才能感受到你的真誠。

不瞞你講,良叔這樣發給對方,哪怕是再大的人物,都會回復,表示感謝。

我不是說,群發祝福就是一種罪過,而是想說,人都喜歡獨特的東西,你的格式化做法,並不能讓別人有一絲好感。

三毛曾說: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這是她的愛情觀,但也是對人性的揭示。

我們都需要一種獨特感,來區別於芸芸眾生。

一位房地產老總告訴我,他們營銷的一個訣竅是:一定要讓受眾感覺到你的獨特性。

比如,如果他們在深圳南山旁建樓盤,瀕臨深圳灣,他們會說,這是深圳唯一「依南山,望香港」的樓盤。

比如,如果他們在新區龍華建樓盤,就會說,這是關外唯一一個擁有3條地鐵線交匯處的樓盤。

那老總說,無論怎樣,你一定要找到一個「唯一」,這樣樓盤會好賣很多,因為人對獨特性,有一種特別的迷戀感。

基於對獨特性的感知,人都更喜歡為自己量身定製的東西。

我一位前輩是個搞關係的高手,他說:送禮,量身定製,是一個重要法則。

他曾為一位愛喝茶的領導,訂製了一個紫砂壺。還將對方的名字,做了一首「藏頭詩」,刻在紫砂壺上,讓人嘆為觀止。

他還給另一位愛讀書的客戶,刻了一枚印章,內容是「某某藏書」。這個客戶愛的不行,每本書上都蓋上一個戳。

這前輩還教給良叔一個很實用的技巧——可以送給別人一份獨特的生日禮物,那就是「生日報」。

也就是對方出生當天主流媒體的報紙。這東西不值什麼錢,卻是量身定製,很有意義。

而且,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會不喜歡。因為這報紙和對方的生辰八字合為一體,別人不會當垃圾丟掉......

你看,與人交際,是要動腦子的,更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則,比如獨特性專屬性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某種形式,不僅徒勞無功,還會讓人覺察到你的敷衍。請問,這有什麼意義呢?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觀點,歡迎表達。良叔小隨天天見,再堅持81天。

-END-

物我兩忘,專心推桿...... ——攝於2019年9月15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LQ0OW0BJleJMoPMDx5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