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年輕人每天都夢想著財務自由。在他們心目中,財務自由意味著,不用強迫自己干那些不想乾的事,可以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可以去想去的地方......那日子一定妙不可言。
可是真實情況呢?我倒認識不少財務自由的人,其中有一部分人徹底享清閒。
他們這些人當中,有不少人都有心理問題。有幾個得了抑鬱症,還有一個得了暴躁症的。
那位有暴躁症的朋友實在是可怕,像一枚定時炸彈,搞不好什麼時候突然就爆了。
一次看他的腳受傷,我問他是怎麼搞的,他沒說。後來他老婆告訴我,那是他自己傷的。聽了細節後,我有點哭笑不得。
有一天,他用指甲鉗剪腳指甲,剪到大腳姆指時,總剪不好,一不小心還把指甲鉗彈到了地上。
這哥們因為這個,就怒了,隨手拿起桌上的水果刀,對著大腳姆指就是一刀,還好,刀鈍,指頭保住了。你說,和自己的腳指較什麼勁啊。
你可能覺得我說得有點扯,財務自由了,怎麼就有心理問題了呢?不單是我這麼認為,我的朋友,自媒人 Spenser 在朋友圈也發過同樣的感慨。
如果一定要給這種現象找個理論支撐,那就是「精神閾值」效應。當你擁有足夠多的資產,能承擔絕大多數商品時,購物再也不能帶給你任何滿足感了。
僅僅這一點,就會讓你質疑人生。再可口的美食,吃多了,你會膩歪;香車美女,耗久了,也不能引發你的激情。
而且,當一切垂手可得,人人都在迎合你時,但凡有一丁點不如意,你都會火冒三丈。連剪個腳指甲,你都能找到假想敵,想和對方干一架。
慕容雪村的小說《天堂向左,深圳往右》,描寫的富豪肖然的狀態就很符合我的這個說法。
當他開著豪車時,但凡遇到一點塞車情況,就會暴怒不已,甚至還會去撞別人的車。如果別人的車,超過了他,他便發瘋了般地狂追,最後出了車禍,死在了濱海路。
臨死時,嘴裡還在叨叨:「我要打死你,打死你......」
人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生物,窮盡一生都想追求一種極致的自由。但當自由真的到來時,卻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所以,寧可找一副新的枷鎖,再把自己鎖住。
倘若真要體驗這種自由,結果就是慘澹收場:一位財務自由的朋友,為了尋找刺激,最終走向了吸毒的道路;另一位朋友,則在賭博中幾乎失去了所有財產......
更多此類的朋友,生活在一種虛無的煩惱之中。能擺脫這種狀態的人,無一例外的都還在從事某種職業。
所以,想要追求財務自由的朋友,倘若真有那麼一天,不要妄想會是怎樣的一種雲淡風清,你要知道生命之輕才是不可承受的。
但是,我也不會勸你別去追求財務自由。因為財務可以自由,人別自由就行了,還是要找到一份能投入一輩子的事業。
就像良叔,將寫作當成了一輩子的事,再怎麼樣都會寫下去,這樣就能強迫自己別太自由。是的,我最害怕那種自由帶來的虛無。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表達的?歡迎留言,良叔小隨再堅持18天。
點擊擴展連結,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