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媽平台投稿作者——撈撈樂樂
全職媽媽,女兒3歲,坐標北京。中英文親子閱讀的踐行者,也是繪本的推廣人。
從娃「哇,哇」落地,到現在「滿腦袋十萬個為什麼」的4歲,玩具就從來沒有斷過,那剁手的速度簡直緊追繪本。
為了不敗家,節省些銀子,這期間也是用心甄選了一些有意義的玩具,標準就是:耐玩豐富、可發揮空間大、拓展性強。
下面要分享的這7款玩具也是我和娃超級愛玩的,一起來看看吧:
特點:鍛鍊精細動作,手眼協調,專注力,空間感,觀察能力,數學啟蒙
當初選中這款遊戲,主要是想進行數學啟蒙的,因為裡面包括了各種幾何圖形卡、不規則圖形卡和邏輯規律卡,還有50支冰棍棒,可以用來進行數字認知。
一開始看到圖卡時,覺得是不是太過簡單了,就是擺幾個圖形嘛,但玩起來卻發現還是挺需要觀察力的。
比如擺這個「田」字,閨女擺出來挺快,但卻沒有注意到各個顏色冰棒的位置關係,像藍色壓在綠色上,紫色壓在藍色上,經過提醒後,她才意識到擺放時需要注意順序關係的。
數學啟蒙中,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就是邏輯思維。
這款遊戲里也有,像這種找規律對大人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但小孩子剛上手時還是需要花些時間去觀察的,或稍做提示,比如問問她從哪裡開始重複了?她會用手指出來,從而找到答案。
這款玩具看似挺簡單,但玩的時間久了,發現能拓展的還挺多,像這些冰棒棍曾被我們用來畫畫:把它們隨意地臨摹出來,再塗上顏色,一副小作品就出來啦!
女兒還用它來拼過字。不得不承認,小孩子的創造和想像力比我這個老媽要強的多,我是沒想過用它來拼漢字,這倒給我靈感了,以後認字可以考慮用它們來拼著玩。
這是她拼的「小米」:
是不是玩起來還挺花樣百出的?所以真心感覺不錯!
特點:建立顏色、圖形、視覺和空間的認知,鍛鍊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這款經典玩具小孩子確實愛玩,光是那隻小兔子就很吸引眼球。
它裡面含有紅、黃、藍三塊不同形狀的積木,一隻兔子和60張難易不同的闖關卡。
別看只有三塊積木,光圖卡上可擺出的造型就有60種。
我建議從簡單到難開始玩,這樣孩子會比較有成就感。每次成功後,我會讓她挑選一張喜歡的貼紙貼在已完成的圖卡上作為鼓勵,所以她也很樂意挑戰。
這款遊戲為什麼說還可以鍛鍊語言表達能力呢?是因為,每張圖卡都可以讓孩子用語言來描述小兔子的位置,比如這張:
小兔子在黃色積木下面,在藍色積木後面。
讓孩子用語言表達不同的位置關係,可以讓他們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
另外,不要小看了這些闖關卡,稍不留神就會把位置關係弄錯了,這種情況,我會讓她再仔細觀察觀察,用語言描述下位置關係,這樣她就會比較容易發現哪裡搞錯了。
這款玩具還能很好的鍛鍊空間感,像這張:
女兒在放置紅色積木時遇到麻煩了,一直在擺弄著角度,想達到圖片的效果,要解決這個問題的確需要點耐心了,雖然中間有些想放棄,但在鼓勵下最後還是成功完成了:
當然,這麼可愛的小兔子不光是用來闖關玩了,閨女還經常拿來過家家,充分發揮想像力,給它建造各式房子讓她睡午覺,還拿襪子當被子蓋,估計這酸爽程度也是可以了。
除此之外,還讓小兔子玩「捉迷藏」,看來這款遊戲名字起的真是太合小朋友胃口了!
特點:鍛鍊精巧動作、手眼協調、創造力、想像力、邏輯推理
之所以提到它,是我覺得很少有玩具會涉及到「平衡」的概念。
「平衡」這個物理概念對於小孩子來說一般都是在生活中通過自身經歷體驗到的,像走路、騎車、滑冰等,這個玩具也可以收到很好的體驗效果。
女兒最開始擺放都是很隨機的,經常就嘩啦啦倒下了,我一般也不提醒她,隨她自己去體會。嘗試的多了,她慢慢就能感受到「平衡」,而且開始學會有挑選性地擺放了,這都是她親身體驗的結果。
這不,我問她:「為什麼大的不放上去?」,她說:「大的放上去該倒了」。
它不光可以自己玩,還可以兩個人一起合作或競爭,比如,輪流擺放,看誰能不倒,是不是親子互動玩起來也是樂趣多多!
這款遊戲除了感知「平衡」,給你的想像空間也挺大,這是女兒擺出的「糖葫蘆」和「兔子頭」:
或者你把它當成一個藝術品也不為過,擺好了放在桌子上,每天換個造型,也是相當的賞心悅目!
四、 滾珠軌道迷宮
特點: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想像創造力
先來個小視頻看下:
是不是小機關還是挺多的,各式滑道也不少,有的像小孩子玩的滑梯,還有的像漩渦,讓你應接不暇,而且還能體驗到「加速度」、「向心力」等多種物理概念。
這是一款STEM玩具,不得不說它全部搭建出來真的很酷炫!把我這個大人都吸引的不要不要的,也難怪小孩子一遍一遍地玩。
這款玩具在拼搭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小問題:比如搭建的是否平穩?高度是否合適?如果搭建的不合適,滾珠就不會順利前行,而出現停滯,像這個「小小過山車」:由於高度不夠,滾珠在半截會停下來:
因此需要調整、檢驗,再調整,再檢驗,就像進行一項小工程。調整了下高度後,就很順利了:
除此之外,這裡面能拼搭的結構可能性也是非常多的,可以任由小孩子來設計,即使單拿出一個組件來玩,也是挺有樂趣的:
當然這款玩具在拼搭過程中有時還是需要點力氣的,對於小點的孩子來說需要大人的協助。
五、 Mighty Mind磁力拚圖
特點:形狀、顏色認知、培養空間、幾何思維,精細動作、手眼協調、解決問題能力
這是一款我們都特別愛玩的玩具,因為很經典,所以相信很多媽媽們都不陌生。這款堅持玩下來,對於小孩子的空間感,幾何思維的提升真的顯而易見!
說說我們最受益的三個方面吧:
1、 圖形的轉換:
遊戲裡面從易到難有很多關卡,建議從最簡單的一步一步來,最簡單的關卡是帶提示的,比如:兩個半圓可以拼成一個完整的圓。
還有類似:兩個長方形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4個小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個大的正方形,兩個三角形能拼成一個菱形等:
掌握前期的圖形轉換,孩子的幾何空間感和靈活性就會形成,從而更容易解決後面較難圖形的拼搭。
2、 圖形的旋轉:
這個有點像拼圖,如果想拼出正確的圖形,經常要旋轉角度。對於小孩子來說,剛開始,可能會存在選對圖形但放不進去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旋轉角度來嘗試了,這對於培養空間感是非常有好處的。
3、 推理和靈活解決問題:
比如,在一個圖形中,同一個位置你可以直接用三角形,也可以用菱形,那麼倒底怎麼選擇呢?還要看其他位置的需要,這就要求孩子有推斷能力了。如果選擇錯誤,還要發現問題,重新進行修正,從而解決問題。
當然你也可以拋棄圖卡,隨意擺出自己想要的圖形,玩玩數學遊戲,像下面女兒拼的「大橋」,我會順便讓她數數裡面一共有幾個正方形?
總之遊戲卡片上提供的圖案都還是挺有意思的,所以小孩子會有興趣嘗試呢:
六、Shelby的快餐小屋桌遊
特點:精細運動、數學啟蒙、自控力、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規則意識
當時買這款桌遊,是衝著它能鍛鍊孩子的自控力,因為平時女兒有時不能耐心等待也著實讓我頭疼,這裡面有個「輪空」的概念,剛好可以練練耐心,後面詳細說。
這個官方建議4歲以上,我是在女兒3歲左右買的,那時她還沒有合作意識,經常玩著玩著跑了,或者開始瞎玩。不過,這也不浪費,因為裡面配有40根骨頭,可以陪孩子進行數學啟蒙,而且裡面還有個配套的夾子,可以讓孩子用夾子夾骨頭玩,鍛鍊她的精細運動,看看我們的拓展玩法吧:
五個一組數骨頭,培養數感:
拼骷髏小人:
現在說說為什麼可以鍛鍊自控力:
首先,桌遊是需要輪流玩的,那就得有等待,還要有規則意識。
其次,裡面有兩個轉盤,紅色是說明狀態,藍色是數量。
當紅色指針指著」咬拖鞋的小狗」時,代表玩家正忙,就為輪空,所以不得不放棄此輪,換另一個人玩。
輪空了就代表你要再等一輪才能玩,這對於4歲的女兒來說有點小煎熬,但為了能贏得更多骨頭,她也不得不耐心等待。從我觀察來看,4歲開始玩剛好,也能比較好的配合了!
當然,每次玩完後,我們都會數數雙方各贏了多少骨頭,再進行數量比較,這樣數感的練習也有了。
七、兒童編程機器人
特點:策劃構思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測試糾錯能力
它算是一個兒童編程玩具,也是一個STEM玩具。
畢竟將來孩子的生活中充滿各種人工智慧。雖然她現在才4歲,但在生活中已經處處感受到了人工智慧對自己的影響,所以打算用這個玩具來啟蒙。
這款玩具里有發射塔,小機器人和不同的操作模塊,也有逐漸升級的任務卡,我的初衷是先讓女兒有個認知,比如最簡單的指令接收和執行,了解小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目前,她最喜歡玩的部分就是編輯樂曲了,下圖就是她隨機擺放的一些樂譜指令,感受小機器人根據指令演奏樂曲的實際效果:
除了編曲,小機器人還可以根據給出的距離和旋轉角度,畫出幾何圖形,還是挺鍛鍊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感的,連我這個大人在給出指令時也要好好想想:
女兒目前還小,所以以感受為主。當然,對於大點的孩子來說,就可以參照任務卡一步一步來學習操作了。
我覺得這個玩具的好處相比在手機上玩編輯小程序來說要省眼睛,而且更直觀一些。
它還非常有利於親子互動,大人孩子可以一起學習、一起玩,充滿挑戰感!
最後
以上挑選出來的是部分我們都愛玩的玩具,有時開動下腦筋,就會發現更多玩法,不斷地增加樂趣!
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各類優秀玩具層出不窮,宅家的日子,就讓它們成為親子互動的好幫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