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青年文摘」關注
來源:視覺志(ID:iiidaily)
作者:羅發財
三年前,台灣作家林奕含,因為無法忍受年少時期,被狼師誘姦性侵的經歷帶來的心理創傷,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她留下了一本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該書講述了美麗的文學少女房思琪被補習班老師李國華長期性侵,最終精神崩潰的故事。
這是書里的故事,也是她自己的故事。寫完這本書的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書中有一段話值得深思。
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房思琪媽媽的回答,就是大多數中國家長的回答。
如果說她的悲慘經歷,還不夠引起我們對性教育的足夠重視,那麼最近發生的14歲女童遭養父性侵的案件,以及這個案件觸發的無數女孩揭露自己傷疤的那些故事,還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嗎?
鮑某明性侵案曝光的第三天,微博上有個女生勇敢地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我曾經也被親戚家的表哥性侵過。
沒想到,這樣的一條微博瞬間達到了幾十萬的轉發量。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隨著這條微博不斷被轉發,這個女孩收到了上千條私信——
我曾經被爸爸的一個同事叔叔摸過胸。
我的小學老師曾經讓我脫褲子。
小時候哥哥利用遊戲侵犯了我。
…………
私信里大多是女孩,還有一部分男孩。他們被熟人侵犯,卻因為羞於啟齒而痛苦一生。案例觸目驚心!
圖/攝圖網
這些案件90%以上是熟人作案,利用孩童性知識和自我保護的缺乏進行侵犯。其中不少孩子會因此產生刻意強迫自己親近性侵者的心理,大多數人選擇對所有人隱瞞此事。
不懂得什麼是性而被哄騙的他們,等到懂事時,已經錯過最佳的告知時機。
侵犯者得以若無其事地活著,這些孩子只能在餘生背負著無聲的黑暗。
很多人覺得給孩子普及性教育,會讓孩子過早接觸性,性就一定跟早戀、放蕩掛鉤。
殊不知,無數關於性的傷害,根本不是來源於孩子身邊的同齡人,而是那些看起來慈善、有權威、有力量的長輩。
曾經,一起校園老師性侵女童案件里,一位記者問過女孩,父母有沒有跟你說過,不能讓別人碰你身體的一些部位?
小女孩說,有過。
記者又問,那為什麼會同意老師觸碰?
小女孩說,因為爸爸說,要聽老師的話,老師說的都是對的。
電影《熔爐》
實際上,不僅是老師,在大多數孩子的童年裡,比自己大的長輩,擁有著絕對的權威與話語權,沒有人對他們說過,你的身體高於一切。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里,主人公就是因為這種教育的缺失苦惱了很久,最後在書中留下這樣讀起來都仿佛帶著血淚的話:
想了這幾天,我想出唯一的解決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你愛的人對你做什麼都可以,不是嗎?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
一個善良的孩子,在自己心智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才會想用愛去消解自己受到的傷害。
而在成千上萬件性侵案的例子中,這樣的女孩不在少數。
身體上的傷害,因為沒有及時消除,變成了心理上的畸形,痛苦一生。
有人說,比起文盲、美盲,更可怕的就是性盲。
你以為它離你很遠,實際上它每天都在發生。
你是否記得初中上生物課的時候,老師特意把講生殖器官那一部分的內容跳過去?
你是否還記得,曾經有一本編得很好的性教育教材,因為被家長舉報而無奈停用?
理由是,這麼露骨的東西怎麼能給孩子看呢?接受不了!
我真的忍不住想問一句:露骨在哪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
《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
如果不這樣表達,孩子又該如何了解自己?又怎麼判斷身邊不懷好意的成年人,對他們做出哪些行為是危險的?
你是否記得久遠一些的童年,多少父母都會在電視機里出現接吻鏡頭的時候,捂住孩子的眼睛,或者打發孩子去倒水?
再遠一些的年代,父母會笑著跟你說,你是從垃圾箱裡撿來的……
許多家長對性教育避而不談,反而將它妖魔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性這個字眼,在無數人的眼中是骯髒的、避諱的。但你不知道的是,一個孩子的一生,因為不敢談性,受到過多少委屈。
童年的時候,你回家告訴父母自己被鄰居欺負了,第一時間收到的反饋不是幫助,而是家長的斥責:「這是誰教你的?你怎麼會有這種奇怪的想法?」
青春期的時候,買衛生巾被同班的男生髮現,他們搶過你的衛生巾滿學校亂跑,你不敢聲張。
大學的時候,坐公交,被色狼盯上,你回家跟爸媽說,他們大機率的回答是,別穿裙子上學了。
成年後,你跟朋友晚上喝完酒,碰到咸豬手,你不敢回去告訴父母或男朋友,因為經過了這麼多年,你已經知道他們要說什麼了:「誰讓你那麼晚回家呢?」「誰讓你和他走那麼近呢?」「你要是不喝多,人家會有機會嗎?」
林奕含寫完那本書時,她說:
好多人說太苦了讀不下去,我多麼羨慕。只是小說就讀不下去,我還有人生,人人卻要我活下去。
在這個人人羞於談性的年代,卻用性束縛著所有受害者的世界。
電影《熔爐》
還有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女兒可以適當普及性教育,兒子則不用。
我一個朋友給我講了她小時候的故事。
10歲的時候,小她兩歲的表弟,沒事總愛摸她的胸。每次表弟來她家的時候,她總是很害怕。
表弟的這個舉動一直持續了兩三年,直到上初中的時候,男孩懂事了,行為也終止了。
她曾經跟父母說過,但是父母不以為意,反過頭說她太敏感,弟弟只是表達對她的喜歡。
現在她和表弟都各自成家,表弟沒有變成一個混蛋,因為那只是小時候不懂事,長大後的社會教化讓他知道了什麼不該做。
但是時光倒回到20年前,小時候的他,因為父母性教育的缺失,帶給了女孩戰戰兢兢三年的傷害,現在想起,他都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厭惡。
微博上還有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傷痛同樣來自一群沒有被教育的孩子——
初中有一個男生說他喜歡我,每次走路走在我後面,然後衝上來抱我。好幾次,我都有發脾氣,追著他打。
最嚴重的一次,是我坐在馬桶上,他和他的朋友一起推開了廁所門。
這之後,我開始沒有了生氣的情緒,取而代之的是害怕。
之後,每次有男生說喜歡我,我就開始覺得噁心。
這就是為什麼男孩的性教育跟女孩同等重要。
你根本不知道,當年隨意、不成熟,甚至已經忘記的事情,會給一個同樣不成熟的女孩,帶來多大、多深的傷害。
父母少說了幾句話,不成熟的少年隨意做了幾件事,有一個孩子,可能要用一生的陰影為這段隨意的不負責任買單。
有人做了一個試驗。
試驗里找來了6組家庭,起初他們都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性教育做得很好。但是在主持人的哄騙下,大部分孩子都不假思索地脫掉了自己的衣服。
甚至還有一位家長不想承認自己的失職,找藉口說:「她只是脫了一件外套而已啊。」
這一句話,是無數家長在面對自己性教育缺失時態度的縮影。
兒童性侵案超七成案件都是熟人作案。在孩子遭受了侵犯時,孩子的第一反應不是憤怒,不是告訴父母,而是在自我羞恥、刻意隱瞞、自我懷疑中度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線,性教育本身不羞恥,最羞恥的是,讓孩子一生在痛苦的被性侵的傷害里活著,無處可訴。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是孩子的保護傘,而不是給性侵者遞過去的一把刀。
希望不再有性盲,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從小在陽光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