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你的朋友圈一定被「梅姨」刷屏了吧?
這個長相普通的婦女,至少涉嫌參與9起兒童兒童拐賣,但凡有點血性心懷正義的人,都恨不得親手揪出她來,把她送上最嚴厲的審判席。
可就在網友大肆轉發、全民摩拳擦掌之時,官方卻發博闢謠,畫像非官方發布?
到底怎麼回事?
好在後來畫像作者,著名畫像專家林宇輝警官親自證實,畫像是他本人根據證人口述所繪,雖非官方發布,「相似度卻接近百分之九十」。
通過電腦合成彩色畫像,也是為了方便大家直觀辨認。
儘管因為一張畫像鬧出許多「烏龍」,但可以確認的是,「梅姨」真實存在!
很多偽裝成普通人的人販子,也依然活躍在我們身邊!
1
佳鑫的母親不只一次想過,自己的兒子佳鑫要是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平安在父母身邊長大,該多好?
白天,孩子去上學,一家人各自忙碌;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簡單而又滿足的晚餐……
可就因為遇見了人販張維平,一切家的美好,都被撕的支離破碎。
佳鑫兩歲時,張維平偽裝成「老鄉」,住在了他家隔壁。
僅用一個月時間,他就騙取了大家的信任,從佳鑫爺爺手中帶走了佳鑫。按照中間人「梅姨」事先說好的價格,迅速將孩子賣掉,然後消失。
佳鑫的父母,自此開始了三年的瘋狂尋找!
(來源:電影《失孤》)
可這大海撈針式的尋找,又怎會有結果?
三年後,佳鑫的父親不堪重負,精神崩潰,在返鄉途中跳車自殺。
深受打擊的母親,也在幾年之後改嫁。
而佳鑫的爺爺,十幾年來,從不敢和孩子多呆一會兒……
丟了一個孩子,看似毀了一個家庭,其實是「殺人不見血」!
(來源:電影《親愛的》)
同樣對「梅姨」恨之入骨的,還有「失孤」父親申軍良。
他的兒子申聰,15年前硬是被人販張維平及同夥強搶拐賣。
他從28歲找到42歲,就像電影《親愛的》中黃渤扮演的父親一樣,「妻離子散」,幾近瘋魔:
為了找孩子,他曾當眾下跪哀求,只為看到一小段監控視頻;
也曾深入廣東偏僻的城中村,被小混混搶光了身上所有現金和財物。
可花費百萬,輾轉多地,貼出了10萬多張尋人啟事,兒子申聰至今還是杳無音信……
(來源:電影《親愛的》)
究竟還有多少家庭正受著這樣的折磨?
據人販張維平落網後交待,十幾年間,他與中間人「梅姨」合作一共成功拐賣了9個孩子。
而其他還潛伏在人群中的「張維平」與「梅姨」們,還在繼續獵尋目標。
2
孩子,你在哪兒?
「梅姨」,你又在哪兒!
為人父母有多愛孩子,就有多痛恨人販子。
每一條兒童被拐的新聞下面,「人販死刑」、「買賣同罪」的呼聲,從不絕於耳。
可我們真的抓到了「梅姨」,把人販們都送上法院的審判席,「兒童失蹤」就能杜絕嗎?
2018年,有媒體曝光了一起令人髮指的人間慘劇。
14歲少女因瑣事跟家裡人賭氣,離家出走,這一走,竟失蹤了6年。
6年後,母親在街頭偶遇了衣衫襤褸,眼神呆滯的女兒,這才揭開了令人痛心的真相:
原來少女離家沒多久,就遇到了一個姓鄭的老頭,老頭將她強行拉上三輪車,帶回了家。
自此,噩夢持續了整整六年!
六年間,少女不僅淪為鄭家父子的洩慾、生育工具,連續生育了3個孩子,還頻遭毒打,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一時負氣,踏出家門,一個缺乏社會經驗的孩子,究竟會遭遇什麼?
在看到這條新聞之前,我沒想過;
在看到之後,我不敢想!
2018年5月,公安部曾公布了一組數據:
2016年5月16日至2018年5月15日,3年間,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團圓」系統上,共發布兒童失蹤信息3053例,找回兒童2980名。
在被找回兒童中,離家出走兒童占比57%,是所有「兒童失蹤案」中最首要的事件。數量遠超真正遭遇拐賣的兒童。
相比「中國每年失蹤兒童20萬,找回率只有0.1%」、「每年失蹤兒童中,被拐騙販賣的占8成」這些不實數據帶來的間歇式焦慮,越來越多的孩子離家出走,甚至自殘自殺,才是每位父母,每個家庭應該重視和關心的問題。
3
就在此文撰文過程中,一條新聞突上熱搜:
江蘇常州,兩名小學生因考試沒考過90分,未達到父母制定的標準,不敢回家,結伴出走。
幸而民警及時出動,才沒有釀成嚴重後果。
而上月底,福州也有對姐妹,不滿父母嚴苛的教育,留下遺書結伴「消失」,稱想跳河自殺。
若不是民警及時尋回,後果很可能不堪設想。
廈門曙光救援隊曾做過一次統計:
一年間接到223起尋人任務,多數都是孩子主動離家出走;
孩子年齡多集中在10-15歲,期中考、期末考前後是高發期,「家庭教育問題」已成「兒童失蹤」事件多發的主因。
考試沒考好,作業沒做完,挨了批評、收了手機……甚至只是因為忙而疏忽了孩子,都有可能被「玩失蹤的孩子」驚出高血壓。
不少父母感慨,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管?
可孩子的真實想法,做父母的又能感受多少?
年初,朋友家10歲的兒子也鬧過一次離家出走,最後在同市的一個網友家被找回。
朋友怎麼也想不通,他們夫妻倆盡力打拚,為孩子提供了這麼優越的家庭、教育環境,可孩子怎麼就「生在福中不知福」?
後來警察給孩子做筆錄,孩子反覆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卻是:「反正我怎麼努力,他們都不會滿意。」
要麼身體逃離,要麼精神疏遠,不被認可的孩子,早晚都有一次「離家出走」。
著名兒童心理專家陳默老師,曾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第三隻籠子」。
假設,把一隻老鼠關進這樣一個籠子,外面裝一個門,老鼠踩一下門,就會有食物送進來。老鼠會怎麼做?它會一直踩。
而第二隻籠子是這樣的,老鼠踩一下,電擊一下,踩一下,電擊一下,以老鼠的智力會怎麼做?不踩了。
而「第三隻籠子」,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電擊,老鼠就會糾結死,究竟踩還是不踩?
而我們很多的父母,不正在把家打造成這樣的籠子嗎?
我們一面努力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條件,一面又以很高的目標來要求他。
一邊寵溺,一邊禁錮!
一邊灌輸愧疚,一邊不停打壓!
「梅姨」早晚會伏法,可變了質的愛,還會將多少孩子越推越遠?
為人父母的我們,或許都該靜靜反思……
躲過人販,要靠父母不看手機的眼睛;
躲過「叛逆」,要靠父母包容而堅定的內心!
在這裡,ahaschool要給所有父母都提個醒,無論孩子是自行出走還是意外迷路,都要第一時間報警哦!(是立刻,馬上!!千萬不要等48小時!)
兒童失蹤立案後,警方不僅會派出人力尋找,也會藉助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團圓」系統,發布兒童失蹤信息,通過國內25個頂級流量平台推送,讓更多人幫忙尋找!大大提升兒童找回的機率!
如果某一天,你在聊微信、逛淘寶、刷新聞時收到這樣的信息,也請多多留意身邊的孩子!
說不定你的一點愛心、一份力量,就能挽救一個丟了孩子的家庭!
謝謝大家!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央視新聞發布的「兒童安全錦囊」,這些能保命保平安的居家外出安全知識,一定要確保孩子熟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