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陶虹的話,戳穿多少孩子平庸的真相?

2019-09-06     Ahaschool第二課堂

前不久,暑期熱播劇《小歡喜》迎來了大結局!


不少觀眾都被陶虹精湛的演技征服,甚至喊話徐崢:不准再將陶虹私有化!


從游泳運動員轉行成為演員,被上戲、北電、中戲三大院校同時錄取,橫掃國內各大影視獎項,更被影后章子怡盛讚「你們家不應該只有一個導演」……

陶虹,真正讓大家看到了一個有天賦有靈氣的女演員,到底能有多牛?

而關於天賦,陶虹自己也毫不避諱。被記者問到:「你覺得演戲天賦重要還是努力重要?」


她回答:「有天賦的話,一定要百分百的努力,沒有天賦的話,其實可以考慮一下干別的。」

雖然這個回答過於實誠,卻也道出了人生最扎心的真相:


天賦不夠的努力,可能會換來一場徒勞!


01

天賦,到底有多重要?


歌手華晨宇就是一個被「老天爺賞飯吃」的孩子!

1歲時隨錄音帶隨口哼出音調,便沒有一個音節跑調;

兩次參加高考,專業課都是滿分;

在《明日之子》中,龍丹妮也曾問華晨宇:天賦、實力、機遇,這幾個因素,你覺得哪個最重要?

華晨宇回答:「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說,天賦占到了96%,3.5%是實力,機遇占0.5%。」



當時彈幕上就有很多觀眾質疑:96%會不會太不留情面?


華晨宇坦言:自己做老師時就發現,天賦差的人,總是會比天賦高的人學習得慢一些;在創作時,也更容易遇見靈感枯竭的瓶頸。不管他多努力,多喜歡音樂,就是做不了!

真正努力過,你才會發現,擁有天賦真的很重要!


正如美國詩人詹·拉·洛威爾說的:「人駕馭才能,而天賦駕馭人。」


紮實的才能,也許可以讓你的人生更上一個台階;

而找尋到天賦,可能會讓你「好風借力,直上青雲」;


電影《知無涯者》中,主角拉馬努金就是如此。



靠努力,他只能活成一個印度底層、養不起妻兒的貧困青年;

而憑藉過人的數學天賦,他靠「直覺」就能解出其他優秀的數學研究者,耗費一輩子或許兩輩子才解出的超高難度數列。


朋友問他:「你是怎麼不通過證明就知道這些數列的?」


拉馬努金回答:「我不知道,我就是知道。我看見它們,就像莫扎特在腦海中聽見整部交響樂。」


(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電影會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毋庸置疑的是:

在努力程度相當的情況下,自帶天賦者的成功機率,一定會大於天賦一般的普通人。

真正成為超人,能夠創造和突破人類極限的,永遠是頂端人群中的0.1%或0.01%,那些擁有天賦的人!


02

沒有天賦,努力只能提升下限


在中國桌球界,只要提起「大魔王」,無人不知張怡寧!

小時候,別的女孩子都愛玩洋娃娃,但張怡寧卻偏偏喜歡和男生一起舞刀弄槍。父母覺得女兒活潑好動,或許是個練體育的好苗子,於是把她送進北京一所體校的桌球隊。

沒想到從這個起點,只用了短短4年,張怡寧就打進了北京隊,隨後又進入了國家隊。在國家隊中,她年紀最小,天賦卻很高,因此還遭受過師姐們的孤立。

曾有個外國球探,在視頻上看到張怡寧打球,稱讚道:「天賦爆裂,其他人再怎麼努力也趕不上。」

沒想到一語成讖,2008年北京奧運會,日本國寶級桌球名將福原愛被張怡寧9:0的變態成績直接「氣哭」;張怡寧更是耿直吐槽:「讓球她都接不住,怪我嘍?」

福原愛不努力嗎?恐怕她比誰都想贏張怡寧!

但事實就是如此,努力只能決定一個人的下限,而天賦才能決定一個人的上限!

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天賦所在,你才能在正確的道路,跑出光的速度。


曾經,有一位鄰居,女兒剛剛高考完,他特別發愁要幫女兒選什麼大學,什麼專業。

左右熱心鄰居有說學法律的,律師工資高;有說學國際貿易的,未來前景好;也有建議學英語的,就業選擇廣。

最後,他還是幫女兒選了熱門的國際貿易專業,結果女兒才讀了一年就讀不下去了,覺得沒意思,不喜歡;只好退學又回來復讀了一年,最後按女兒意願,考師範,學幼師。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這個女孩子從小就特別善於跟孩子打交道,逢年過節親戚聚會,總有一堆小孩子喜歡圍著她;她隨便折個紙、做個小手工,就能把小孩子「收拾」的服服帖帖。


這不就是天賦嗎?


經過專業學習以後,這個女孩子在對的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遠;現如今已經成為了一位小有名氣的幼教專家。


作為普通人,雖然在學習、工作等很多事情上,我們遠遠達不到要拼天賦的地步。

但找對了天賦,做同樣的事,你能比別人更有拼搏的熱情、更能享受到成就感,這其實也是天賦給予人類的隱形財富

03

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


看到這裡,我想每一個父母都會迫不及待想知道,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呢?


其實,天賦的發掘並沒有所謂的標準測試,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觀察


1. 觀察孩子平日裡的玩耍


孩子是喜歡和朋友一起玩,還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玩?

玩具體的玩具,比如沙子,孩子是更喜歡搬沙子的過程?還是喜歡坐那裡研究怎麼堆?或者喜歡用工具給沙堆做出不一樣的裝飾?

首先,你得確定孩子的偏好是什麼。


2,觀察到他們真正的選擇


孩子一聽到音樂就開始搖擺?看到鋼琴就跑過去亂彈?不少父母看到這些情景,就像看到了未來的音樂神童,迫不及待想要孩子學鋼琴。

但事實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音樂!但孩子究竟在音樂的哪一方面具有天賦,你還需要繼續觀察:孩子是喜歡唱歌?打鼓?還是撥弄琴弦?


3,驗證他興趣所在的細節


當你找到孩子的興趣之後,先別急,你還需要做進一步的驗證。孩子並不會無緣無故的去喜歡一件事情,並且不厭其煩的去做這件事。


就拿打鼓來說,你需要繼續驗證,孩子是喜歡敲擊的感覺?還是對節奏敏感?到底是哪些細節,讓他喜歡上這個興趣呢?


4,鼓勵他追求自己的興趣,而非限制


天賦其實是以多種形式、多種意識存在的,操作是一種天賦,還有更多的天賦來源大腦思考,比如創造性,想像力等。就像有人不僅擅長演唱,還可以創作歌曲。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在做一些「浪費時間」的事,比如不做作業反而在筆記本上瞎塗亂畫等,先別急著制止,或許這就是一種天賦展現。


5,忘記「我」的存在


很多父母總覺得自己擅長什麼,就以為孩子有天賦,會繼承,總喜歡在自我的基礎上去延續地培養孩子。還有的父母,總會因為別人都在學什麼,而我的孩子沒有學而遺憾。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獨一無二!在尋找孩子天賦時,你需要先徹底的忘記自己,並且消除「少學什麼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焦慮。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頑強的入迷,你需要做的,只是觀察、鼓勵、與激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YNfCW0BJleJMoPMPi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