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上「雲端」,鄉村游還可以這樣發展!

2020-05-04   農林衛視

「雲遊」這一概念好幾年前便有了,但直到今年才受到熱捧。不少景區、博物館都在巧借」雲遊「之風發展新動力。從語音、圖文到VR,再到直播——「雲遊」的表現形式不斷升級。

「雲遊」不只是「疫」時之需,對於鄉村游來說,如何借風再發展呢?

「雲遊」何以火爆

中國旅遊研究院景區研究專家戰冬梅認為,「雲遊」的火爆有這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長時間「宅」在家裡的公眾積攢了較強的出遊意願,卻無法成行,「雲遊」把握住了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科技的進步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為開展雲服務提供了較為成熟的技術支持,推動「雲遊」從概念走向現實。

「雲遊」有何價值

「雲遊」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它節省時間和經濟成本,突破天氣、交通、客流量等傳統旅遊形式的局限,遊客足不出戶就能擁有詩和遠方。

「雲遊」不僅是「疫」時之需,疫情之後,人們在線下出行前,也可以通過「雲遊」的方式提前了解目的地,做足攻略,以獲得更好的遊覽體驗。

從市場角度來看,直播等「雲遊」方式有助於景點「攬客」、提升知名度,加快旅遊業「疫」後復甦進度,除此之外,還有「帶貨」之效。

鄉村游如何借「雲遊」風?

對於鄉村游來說,「雲遊「也是一次機遇和挑戰。新冠肺炎疫情給鄉村游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在形勢倒逼之下,不少鄉村游景區開啟創新按鍵,紛紛發展「雲遊」模式。

「沿著飛魚潭旁邊的游步道往上走,就可以看到人工修建的梯田堰壩……」浙江省雲和縣景區早早開啟直播,當地導遊化身女主播帶著帶著網友們一覽梯田景區飛魚潭及游步道的春日景色。

據了解,該景區開展了多種景點「雲遊」模式,將景區信息以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方式呈現出來,展示風景的同時講述非遺文化,多維度增加觀光體驗。

除了在抖音平台上高清展示景區春日景象供遊客線上體驗外,雲和梯田景區還在平台上銷售起了景區自產的五彩稻米。將粉絲轉化為景區的遊客和消費者,增加未來景區的遊客量和產品的銷售量。


對於鄉村游來說,「雲遊」可以幫助消費者了解情況、掌握資訊,做好游前的攻略,提高旅遊體驗;對實地旅遊中不方便或沒有條件深入了解的景觀等,也可以再次通過「雲遊」進行深度的接觸。在長期觀看直播後,培養了粘性,也更樂意為之消費。

鄉村游重在參與,在「雲遊」中應更加展現參與性,如展現果蔬種植、採摘的過程,全面展現給潛在遊客,還要積極發展相關產品,將粉絲轉化為消費者。

要保持「雲遊「熱度,真正藉機發展就應該好好審視規劃今後的發展之路,不能盲目跟風、止步於」雲「的形式。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最重要的是不斷豐富文旅產品,保持異質化、細分化、創新性,適應用戶的多元需求,不斷延長、擴展產業鏈,實現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

內容來源:中國青年網、浙江在線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髮布,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