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罕見發聲:我們欠農民太多!讓我們飲水思源,感謝農民!

2020-05-05   農林衛視

「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用。解決14億人吃飯問題,要堅持立足國內」。

最近,越南、俄羅斯等多個糧食大國宣布禁止糧食出口,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中央明確指出: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而就在前幾天,曹德旺說,我現在最關心糧食問題。我是經歷過糧食困難的人,知道餓肚子的滋味。雖然我們的主糧供給是充足的,但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糧食問題。現在很多國家都在禁止出口糧食,我們也應該珍惜每一粒糧食,同時應向三農傾斜資金,以防萬一。

糧食的安全,最重要的是農民的積極性的高低。當前,有些問題依然存在。

《人民日報》2018年第4版刊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撰文——《感謝農民——四十年我們一起走過》,讓我們飲水思源,感謝農民!

而在近幾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著重強調了要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我們要感恩農民為大家辛勞種植糧食,為國家建設竭盡全力,我們不允許瞧不起農民!但是最近對「農民過得不好是沒本事」「沒人要求你來城裡打工」「嫌糧食價低別種就是了,我們吃進口糧。」等類似的聲音越來越多了!

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真是「無知者無畏」。

「中國農民——國家建設的第一功臣」,我們欠農民的太多了!

中國的歷史應當記住:農民對於新中國的創立和建設,對於推動中國的現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今天制定和實施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體制和政策,要對得起為建國和發展付出了巨大犧牲的農民

我們感謝農民,是因為農民開啟了中國改革。

1978年一個冬夜,小崗村18名農民搞起了「大包干」,開啟了農村改革的進程。如今,改革已成為全社會共識,但我們不能忘了改革是農民啟動的。

一位領導曾經說過,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

我們感謝農民,是因為農民端穩了中國飯碗。

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始終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如今,我們端穩了中國飯碗,在國際上有了底氣和實力,發展也有了更大的戰略主動和迴旋空間。

領導人指出「忍飢挨餓、缺吃少穿、生活困頓這些幾千年來困擾我國人民的問題總體上一去不復返了!」

我們感謝農民,是因為農民支撐了中國工業化城鎮化。

高樓大廈大多是農民工建設的。城裡的大廣場、大馬路,還有高速公路、地鐵、橋樑,也都包含著農民和土地的支持與奉獻。

他們為城裡人創造了舒適優越的生活,而他們只能穿破舊的衣服、吃粗糧方便麵、住破爛不堪的工棚;

年關到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甚至連微薄的工資也拿不到,不敢回家,不敢面對病重的父母、瘦弱的妻子、翹首期盼學費的留守兒女。

黑心的老闆和建設單位的官員席捲了他們的血汗錢,他們數年十數年追討無果、求告無門,只得爬屋頂、攀高架橋,寄希望那些有記者和拍客們為自己主持正義。

更為悲慘的是,多少農民工在礦難中失去了生命,多少農民工患了職業病……

農民為我國的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他們失去了青春、失去了健康甚至生命,他們自己又獲得了什麼?難道我們不應該為他們設身處地想一想,給他們以尊重,為他們多做些事情嗎?

當城裡享受高速路、高鐵貫通帶來的便利生活,農村人卻要走著崎嶇顛簸的路翻山越嶺。

當城裡學校教學樓林立,高科技設備齊全,應有盡有,農村卻連一所小學也留存不下。

當城裡60歲退休頤養天年,跳跳廣場舞、旅旅遊,農村老人卻活到老乾到老,不能停歇。

當城裡享受著琳琅滿目的優質、高端產品,各種落後偽劣產品傾銷到農村。

然而這些還不足以突出,現在種地成本居高不下,許多人都說:中國的糧價太低不能反映糧食的價值!

一斤糧食虧損一塊錢!

1、地租成本:播種面積17億畝(是播種面積,很多地方一年可以兩季三季,所以數字是17億,數據取自國家統計局),每季地租取500元,地租合計8500億。(農地圈備註:非實際發生,地租市場化後的成本)

2、勞動報酬:現有糧食總量生產出來,需要約74.4億個工日(一個農民工作一天叫一個工日),一個工日按60元計算,合4500億元。

3、資本成本:中國糧食生產的資本存量(包括政府投入及農戶投入)約5萬億元,資本報酬取6%就是3000億元。

4、生產資料成本: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消耗成本每畝每季約300元,總額為5100億元。

這些糧食的要素成本與消耗性成本總和剛好為2.11萬億元。

2016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糧食總產量61623.9萬噸(12324.8億斤),如果按照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價格來銷售這些糧食,平均每公斤糧食賣1.4元,則6160億公斤糧食可獲銷售額0.86萬億元,虧損1.26萬億元(全球市場化的價格)。如果按照近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形成的平均價格1斤1元計算,則虧損0.88萬億元(含國家補貼價)。

也就是說如果地租、勞動力、資本完全市場化後,我們每年糧食凈虧損1.26萬億,每斤糧食的成本為1.71元,每斤糧食虧損1元,約合每播種畝虧損741元。

面對仍然存在的農民弱勢、農業短腿、農村落後的狀況,面對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我們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義務,尊重農民、幫助農民、支持農民,感謝農民的奉獻,肯定農民的價值,不僅承農民的情、記農民的好,還要謀農民的福。

內容來源:知局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髮布,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