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影響著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數。守住小區的門、做好內部管理更是疫情期間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關鍵環節。
自2月21日開始,日照市環衛集團陸續接管東港區156個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逐步實現從配備保潔、門衛到提供「保姆式」服務的城市管家新型管理模式的轉變。
「終於有了小區的樣子!」
3月18日,記者分別走進秦樓街道、日照街道、石臼街道多家小區,探尋老舊小區內部「最差」環境的「換裝」轉變。
走進秦樓街道市勞動局小區,記者看到新配套的安保人員已在小區門口值守,進入小區內的居民需要按照疫情期間相關要求登記進入,外來車輛一律不准入內。小區內,環境乾淨整潔,車輛停放有序。
在日照街道德福龍小區南區,保潔人員正在清理小區內部衛生死角,小區樓體已有些斑駁痕跡,但小區內綠意盎然,路面清潔,樓道內清爽潔凈,給人以舒適感覺。
保潔人員吳開玲一邊打掃衛生,一邊感慨:「剛接手的時候,小區衛生真的是『髒、亂、差』,煙頭和綠化帶里的垃圾到處都是,現在這種現象已不存在。我們費了很大勁才清潔到現在的程度,接手後,我們清掏了整個綠化帶,清掃了路面,樓梯等各個角落全都擦拭得乾乾淨淨,現在樓道每天都會清潔、消毒,讓住戶能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據了解,此次市環衛集團接管的老舊小區,之前沒有物業,更沒有保潔人員,生活垃圾無法及時清運,服務需求得不到有效解決。小區內任何人員隨意出入,安全得不到保障,業主沒有安全感。
市環衛集團接管後,第一時間與各街道辦事處有機結合開展日常工作,並聘請項目服務經理,為每個小區配置保安、保潔,解決小區「守門員」「垃圾清理」以及生活服務難題,逐步完成小區物業職能的全部接管,成功打通服務群眾最後100米,小區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小區居民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小區環境的煥然一新讓住戶們紛紛點贊,「終於有了小區的樣子!」「我們小區老年人居多,以前看著雜草叢生,大家無能為力。」「很便利,每天的生活垃圾都被定時運走了……」
家住秦樓街道市勞動局小區的居民賀美艷感受頗深:「自從市環衛集團接管後,居住在小區內的幸福感、安全感瞬間提升,小區衛生有了很大改變,以前小區人來人往,人員隨意出入,現在保安人員24小時值守,讓我們終於有了安全感,有了舒心踏實的感覺,特別是疫情期間,小區疫情防控第一線也被牢牢守住。」
所接管小區實行「3名保安+1名保潔」模式
據市環衛集團老舊小區負責人王寧介紹,市環衛集團第一批需對城區156個老舊小區進行全面接管,前期已接管90多個,目前所接管小區按照「3名保安+1名保潔」模式配備。市環衛集團正在清理、整治接管小區內部環境,包括樓道、樓梯、牆面、公共場所、綠化帶等重點區域,後期將逐步對有條件的小區配套生活設施,配合有關單位安裝充電樁、施劃停車位、配備飲水機,提升小區管理能力,確保「接管一個、成熟一個、標準一個」,穩步助推城市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水平。
市環衛集團宣傳辦負責人生貴良表示:「為城市服務,做好『城市管家』是市環衛集團始終不變的初心,此次接管老舊小區,也讓將疫情防控戰線再向前邁進一步,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進而拓寬自身專業化城市服務的範疇。下一步,我們將摸清老舊小區的居住人群、公用設施、房源出租出售等基本情況,力爭做好老舊小區及城市內國有閒置資產整合利用或統一運營,克服城市管理環境衛生中的痛點、堵點和難點,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創新『環衛物業+社區』『黨建+環衛物業』工作思路,本著與城市共建共治共榮共享的理念,構建城市管家服務平台,形成對城市運營管理補短板建長效的城市管理服務機制,進而探索『紅色物業』和『物業城市』治理新模式,打造城市運營服務的亮點,有效推動精緻城市建設。」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