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是紫砂紅泥類泥料中性能較為特殊的一類紅泥,被人們譽為紫砂紅泥中的精品泥料。
·千兩黃金一兩泥·
朱泥燒成溫度範圍窄,泥料收縮大,易產生變形、起皺、起泡等問題,成壺難度大,破損率高,對工藝的要求也高。因此壺的價格都稍貴些,有「千兩黃金一兩泥」的說法。
黃龍山 小煤窯 趙莊朱泥
根據風化後原礦的外觀色澤,可將其稱為金黃朱泥和鵝黃朱泥;根據出產地,又稱為黃龍山朱泥、趙莊朱泥、小煤窯朱泥等。
黃龍山朱泥
黃龍山朱泥分為鵝黃朱泥、朱泥和紫朱泥。主要墨綠泥層與黃石岩壁之間,紫朱泥產於淺表黃石岩層下部貼層。礦料外觀質地均勻細膩,呈淺黃色泥性緻密塊狀,易碎不堅硬。
燒成1130-1140℃左右後呈微暗紅色,胎質純正溫潤,呈梨皮狀,表面顆粒質感較強,色澤效果細膩而豐富。
趙莊朱泥
趙莊朱泥分為鵝黃朱泥和金黃朱泥。主要產於嫩泥層下部,含礦量少。礦料外觀呈黃色泥性緻密塊狀,表面有與下部青泥貼層的淡灰綠色狀及少量亮黑色狀,較軟易碎。
燒成1120℃左右後呈紅色微透黃桔光,胎質細密堅結,呈微梨皮狀,表面溫潤,色澤效果純正細膩。
小煤窯朱泥
小煤窯朱泥分為鵝黃朱泥、朱泥和紫朱泥。主要產於礦料泥層下部,含礦量極少。礦料外觀質地均勻細膩,呈黃色泥性緻密塊狀,較軟易碎。
燒成1120-1140℃左右後呈暗紫紅色調,胎質細密堅結,呈微梨皮狀,表面溫潤透明,谷皺周身,胎質中黃色顆粒隱現,色澤效果純正細膩。
好的泥料是制壺的第一步。縱觀歷年拍場,千萬級的作品並不少見,但其中朱泥制壺卻少之又少,準確的說,只有一把,它也是如今最貴的朱泥壺。
·史上最貴朱泥壺·
顧景舟 朱泥矮石瓢
2016和信秋拍
成交價:RMB 15,000,000
此壺是顧老擅長的石瓢器形,但是卻用了成形最難的朱泥創作,壺料泥質上乘,色澤溫潤光和,氣度內蘊而典雅。
顧老一生所摶朱泥壺並不多,除早年有做朱泥小品,再少見朱泥壺,因此此尊朱泥器顯得極為珍貴。
此壺的容量達450cc,在朱泥里屬於大品,當今也沒有多少師傅可以做這麼大品量的朱泥壺。
石瓢壺身刻繪
再加上在燒制時壺胚極易出問題,而這把壺是兩面刻繪的完品之作,絕對是精品中的精品。
朱泥制壺紅潤可人,較為珍貴,廣受壺友喜愛,但是壺友也會經常遇到一些問題。
·關於朱泥壺的幾個問題·
吸水較慢
壺友返圖
有壺友發現「朱泥壺內的水不易收干」,是不是泥料有問題?其實這是朱泥的泥性所致,朱泥燒成後密度高,相較紫泥、綠泥一類的,殘守收干自然就比較慢。
朱泥色澤紅艷
清 朱泥水平
首先,礦源的不同,泥料的陳腐時間長短不同,窯溫的高低不同,成品的顏色就會有所區別。有些朱泥壺紅中泛黃,只是泛黃程度會有所不同,還有一些偏紅。結晶度高,外觀光潔明亮 ,打碎後看其斷面接近瓷器,然而仍具有一定的透氣性。經泡養後逐漸變紅潤。
泡什麼茶
許華芳 西施
朱泥密度高、氣孔小,透氣性相比其他泥料稍遜些,因此對揚香很有作用。用朱泥壺沖泡台灣高山茶、鐵觀音、龍井茶、黑茶等輕發酵重香氣的茶。揚香力特高、輕快而俐落,茶湯緊結柔滑,回韻悠長,好泡養,易現包漿之美。
驚裂問題
許華芳 報春
朱泥密度比其他泥料高,透氣性低,在溫差發生急變時,易發生「驚裂」。因此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溫壺。用溫水淋壺身表面與壺內,讓壺身預熱,減少溫差的突然變化,可防止朱泥壺驚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Isn628B3uTiws8KkK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