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中最經典的釉色是什麼?

2020-03-10     宜興紫砂之家

建窯黑釉在1300℃的高溫中熔燒,在這一過程中將單質鐵從釉和胎里還原出來,根據窯內火候的高低和氛圍變化,從而會產生不同的花紋。花紋的產生難以預見與把握,即使用同一種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通常我們可以將建盞的釉色分為兔毫釉、油滴釉、烏金釉、曜變釉、和雜色釉幾大類。



它們釉色變化萬千,奇詭瑰麗,蔚為壯觀。


怎樣的釉色才是值得珍藏,歷久不衰的?今天古盞堂給盞友簡單介紹一下:


//

玉毫條達者——兔毫釉

//


兔毫釉為宋代黑釉中的特殊品種,以建窯茶盞生產最多且最具特色。《大觀茶論》云:「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玉毫條達者即兔毫。



【詢價】銀兔毫斗笠杯 #72847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兔毫盞是建盞最為流行的品種,它的地位如何,實物具體是什麼樣子,考古發現、傳世實物和歷史文獻都已經給出確鑿的證據。



【詢價】青兔毫撇口大盞 #80481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兔毫盞的析晶斑紋為黑色釉層中透出均勻細密的絲狀筋脈條紋,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


宋代與飲茶有關的詩詞常常稱頌歌詠兔毫盞,宋代多本茶書亦以建窯兔毫盞為茶盞之尊,《茶具圖贊》甚至將十二種茶具之一的茶盞直接畫成兔毫盞,其標誌性地位毋庸置疑。


《茶具圖贊》


雖然兔毫盞產量比油滴、曜變更高,但燒出結晶的形態、色澤、清晰度、分布狀況變化多端,想燒出好的兔毫,也是要費很大力氣的。



【詢價】金兔毫撇口大盞 #72850


看到建窯遺址成山的兔毫碎瓷片和廢棄的整器,就會知道宋代窯工為了燒制一隻良品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

結晶厚實卵形為佳——油滴釉

//


油滴是一種形象叫法,顧名思義就如同水中漂浮的油珠,現代術語稱為結晶釉。油滴釉面上有許多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形似油滴,大小不一,大的可達數毫米直徑,小的只有針尖大小。



【詢價】金油滴撇口盞 #80711


油滴盞的燒成條件,比兔毫盞更為苛刻,窯溫偏低, 難以形成點狀斑紋, 窯溫偏高或變化太劇烈,斑點又容易流成條形。宋代油滴盞的傳世品、出土品都很少,完整器更是鮮見。



【詢價】滿天星藍油滴禪樂盞 #55923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同兔毫類似,油滴斑也有形態、清晰度、分布狀況的區別。不過後者比兔毫多出一項——鏡面感:


兔毫因斑紋一般較細長,多數為漫反射,很少能形成鏡面反射,油滴斑則有足夠的空間來形成鏡面。



//

千年難求,萬量無一——曜變盞

//


日本古籍《君台觀左右帳記》曾記載,「曜變,建盞之無上神品,乃世上罕見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圍繞之玉白色暈,美如織錦,萬匹之物也」。


存世完整的曜變盞(點擊圖片了解同款)


日本著名中國古陶瓷學家小山富士夫(1900~1975)在《天目》一書中曾給出曜變的釋義:


「建窯所燒,在掛有濃厚黑釉的盞面,浮現出大小不同的結晶,而其周圍帶有日暈狀的光彩者為曜變……『曜變』一作『耀變』,是因為它含有光輝照耀之意。」


存世完整的曜變盞(點擊圖片了解同款)


其實這些話語,都無法完整概括曜變盞的玄奇,看彩色照片也有折扣,親眼見過,才會有切身的體會。


其他珍貴釉色:


//

盞中黑美人——烏金釉

//


烏金釉即純黑釉。有部分斑紋較少或極難直接觀察,達不到兔毫等標準的盞,也歸類到烏金釉盞中。



烏金釉盞(點圖下單)


宋代因點茶鬥茶的需要,全國多個地區的窯口都有仿燒黑釉盞。


雖然兔毫多數仿得不正,但素黑釉還是可以燒得比較純正的,不過其他窯口大多施釉不夠厚,或釉層趨於均勻,缺乏流動感,也難見釉滴珠。



烏金釉建盞(點圖詢價)


另外建窯早期階段燒制的一些黑釉盞,又稱醬黑釉盞,釉料配方與成熟時期的黑釉配方有不同,且普遍上釉偏薄,釉面呆板,或不夠黑,或偏滯澀。


//

柿子成熟時——柿紅釉

//


柿紅釉盞在日本被稱為「灰被天目」,也被當成一個名貴品種。這種釉色古色古香,秀雅溢趣,初看似粗,細賞極精,既不施艷麗的色彩,也不彩雕繪畫,卻給人以質樸的美感,具有精深的工藝製作水平。


柴燒柿紅釉盞 #47688


//

鮮活嫩綠的生命力——茶葉末釉

//


茶葉末釉一般為青色或綠色,茶末釉的顏色越綠越清澈,玻化程度高有冰裂紋品質就越好。茶葉末釉很迷人,黃綠的色澤,嫩得像剛抽出的新芽兒,半透明的釉層如秋日裡的一汪池水,釉層裡面還有些反光的結晶體,好像茶葉細末。最特別的是,茶葉末釉表面常常有開片,開片兒開得洒脫,仿佛能傳出玲瓏清脆的冰裂之聲。


呂竹興制 · 帝王綠茶葉末斂口盞(#71312)


本篇就簡單介紹到這裡就到這裡,三種名貴釉色——兔毫、油滴、曜變,都很經典,畢竟經過千年的考驗。至於哪種釉色最耐看?看各人審美。如果第一眼喜歡,看了好多遍還是喜歡,那就是符合你眼緣的釉色。養一段時間之後,更有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xf-0HABgx9BqZZIx0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