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的增肌蛻變,你開始行動了嗎?

2019-12-16     合肥隔壁科技

運動有一種獨特的魔力,既能磨練你的意志,又能打造你健康的身軀,是真正值得跟隨一生的習慣。



我之前訓練的時候很多姿勢、技巧和飲食都有問題,雖然刻苦,但是增肌的目的總也達不到。心中總是有個疑問,為什麼外國人可以練的那麼好,是不是因為基因的原因。雖然也在網上看一些健美冠軍的視頻,但是照搬練習之後,發現效果並不明顯,因為他們的訓練方式並不是針對所有人的。



自從某一天在微博里發現了Mike 老師的視頻講解和視頻圖文之後,感覺對健身訓練的思路又清晰了很多,才發現訓練動作原來可以這樣做。讓我最喜歡的就是Mike老師花錢顧外國私教練腿的那一期,因為自己的大腿特別的薄弱,訓練的時候方式不對,總導致膝蓋痛,所以每次練腿的時候總是心不在焉,對付一下就結束了,現在我也可以盡情的享受大腿肌肉酸痛的幸福感了。



但是我現在仍有一些訓練計劃上的疑問:

1、每次更換新一批訓練動作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原則,是否必須有大重量訓練、多次數訓練和塑形訓練這幾項?

2、如何像健身達人一樣可以自己定期更變科學的健身動作?

3、我總是訓練的時候貪多動作刺激,每一項都不捨得落下,不知道應該放下哪樣,所以訓練時間總是超時怎麼辦?

4、是否意念之中,每個月的訓練目的有所不同,例如幾個月針對力量訓練,幾個月針對耐力訓練這樣。像針對力量訓練的月份,還用在每次訓練中加入耐力訓練嗎?有點迷糊了。

感謝有Mike老師這樣的高手無私奉獻自己的健身心得,希望在中國更多人能意識到健身訓練的重要性。


答疑

1、每次更換訓練動作都是和上一次的訓練方式一樣,先以動作標準性為前提,再去遞增重量;

2、我們訓練大致是一個U型訓練法,在我們力量和訓練達到瓶頸時,需要新的動作來刺激和尋找對肌肉的感覺,但大力量的訓練突破極限的準則還是以基本的臥推,硬拉,深蹲為檢驗動作。更換訓練動作的衡量標準是你覺得你的身體已經完全適應你現在的訓練,而你現在的訓練對於你肌肉的刺激變得越來越小,這時需要更換訓練動作或者訓練計劃;

3、訓練超時,說明你的計劃有問題,一般力量訓練計劃在四十五分鐘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要找到自己適合的重量,每組十二到十五下為準則。太少對肌肉刺激小,太大推不動。鍛鍊時間過長,容易造成疲勞,造成損傷。訓練時主要以大的動作為首要訓練目的,比如臥推、硬拉、迎體向上、深蹲等。其它的動作都是輔助去刺激小肌肉群,可以隨意挑選一到兩個,主要還是以之前的大動作為訓練的主要目的;

4、不建議按照月來分開訓練,可以在每周有不一樣的側重點,比如一周側重力量,3天力量1天耐力,兩者是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建議結合。



下面附上我的健身計劃





文章轉自網絡健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qz5Fm8BMH2_cNUgI3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