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初中生考不上高中?中考其實才是人生的分水嶺

2019-08-20   超人爸爸說教育

西安中考滑檔這一話題近幾天比較熱,高分考生扎堆,名校錄取分數線高的誇張,很多高分考生可能淪落至三流學校。

具體的原因網上多有羅列,有人說主要原因是考生增多,今年相比去年增加6020人,而錄取名額減少420人,競爭自然更加激烈,也有人說是考題過於簡單,導致高分考生過多。

其實這一輪西安中考滑檔,結局早已註定。

1.西安中考滑檔,並不是孤立事件

之所以說這次西安中考滑檔,結局註定,是因為多項教育改革政策已經表明,中考是要起到學生分流的作用的。

參與西安中考的學生和家長們,在升學的巨大壓力下,過度關注於學業,而忽略了幾項和中考有關的重大政策調整。

在相關政策改革的大背景下,學生、家長們仍然以過去的經驗和思路,處理新問題,那麼出現現在這樣大面積滑檔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在剛剛過去的7月,一個不起眼的城市裡,上演了和這次的西安中考滑檔類似的一幕,這個城市,就是安徽的馬鞍山。

也許是由於馬鞍山屬於國家3線4線,甚至5線城市,所以馬鞍山所反映出來的中考的重要信號,並沒有得到考生家長應有的重視。

在馬鞍山,過去5年,普高錄取分數線都在580分左右,錄取率一直維持在70%左右。

而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2019年的錄取分數線,突然提升到了634分,錄取率降到了61.6%!

也就是說,分數線提高了50多分,提高了將近10%的比例,而錄取率大幅下降了近10%!

在很多家長的抗議之下,5天後,該市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了《關於部分普通高中追加招生計劃的通知》,追加100名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名額,並降低30分進行投檔,這意味著該市又有400名考生可以搭上普高的「末班車」。

但儘管如此,錄取分數線仍然堅挺地維持在600分,較往年仍然高出近20分。

類似的情況還有深圳,今年7月下旬公布中考分數線後,統計結果顯示深圳普高錄取率僅為45%。

即使是在教育資源豐富的上海,中考錄取率也只有65%。

這一輪包括馬鞍山、西安的各城市中考,普遍出現大幅提分的情況,根本不是考生增多、錄取名額減少、考題簡單,這類顯而易見的原因能夠解釋得了的,其深層次的原因,都指向了一個國家政策,也是近年國家刻意進行的教育改革。

2.中考才是人生的分水嶺

在今年年初的1月24日,國務院發布了職業教育改革方案。

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其具體目標為:

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幹專業(群)。

此外,在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今年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

為什麼職業教育改革和擴招的力度如此之大?

這跟國家經濟發展形勢密不可分的。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然而職業教育相對薄弱的現狀,又無法對各行業輸送數量足夠,且高質量的人才。

怎麼辦?

答案就是在中考時對學生分流,不要全民死磕普高。

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

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聯合了四部門,印發了《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提出了要在2020年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

這個攻堅計劃,在當時曾被很多不負責任的自媒體,解讀為十二年義務教育就要來了,中考可能會取消。

但實際上,中考非但不會取消,反倒會得到更大的強化,它對學生的分流作用,甚至超過了高考。

因為攻堅計劃中提到的是,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不是普及高中教育,多了兩個字,但含義卻有天壤之別。

高中教育,意即平時家長和學生口中的高中,或普通高中,簡稱普高。高中階段教育,包含了普通高中和高中階段的職業教育兩大板塊。

也就是說,改革的目標,是讓初中生畢業生普遍接受更多的教育,這是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改革目標。而不是取消中考,讓所有人都上普通高中,這一點是要有明確認識的。

普高與中職規模相當

計劃中五個具體目標其中就包括:普高與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大體相當。那麼,結論就已經非常明顯了,在中考階段,對學生實施分流,普高的錄取率,今後將會維持在50%左右

這一結論,在馬鞍山得到了證實。7月7日,中考分數線公布兩天後,該市教育部門的通知中就曾指出:

「普高線以下的考生如進入中職學校就讀,今後的發展平台會更多一些,如畢業當年可以參加高職分類考試、對口升學考試,也可參加普通高考。」

中考加大分流力度,已經是擺在檯面上的明牌了。

就以本次出現中考滑檔的西安為例。往年中考錄取率,常年維持在60%~70%,如果現在要保持在50%的話,意味著中考錄取率要大幅降低10~20%,這其中被分流出來的學生,就要進入到職業教育體系中。

普高50%的錄取率,在很多地方,甚至低於高考的錄取率。當很多家長盯著名牌大學,985,211的時候,實際上,中考才是他們應該邁過去的最重要的門檻。

所以說,在學生、家長們不經意間,中考已經成為了學生們人生當中,最重要的分水嶺。

西安中考這次大規模的滑檔出現,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學生、家長沒有研究國家教育改革政策,沒有將自己這個渺小的個體,置身於國家、社會的大背景下,盲目地高估了自己。

在古老、神秘的東方古國,不看每晚黃金檔的新聞,不研究大政方針,終究是要吃大虧的。

3.結論是什麼?

中考50%左右的升學率,將會是擺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家長面前的一道檻,跨過它的難度,可能超過高考。

中考分流,小升初全面搖號,全面加強職業教育,這一系列的改革組合,都有其深刻的背景。

對國家來說,中國這麼大的人口基數,有數量作基礎,自然就會有質。不論通過何種選拔機制,優秀的人才都不會少。

國家現在缺什麼?一缺高端創新人才,二缺職業技術人才。教育改革也必然朝這兩個方向發力。

小升初取締考試、面試,全面搖號,這是要讓人才以更自然的方式冒出來,而不是因為小升初選拔的壓力,很小就開始超前學、過度學,通過超量、機械的訓練讓孩子得到更優異的成績。

這樣的選拔對一些掐尖的學校是利好,教育出成績好的孩子的成本被轉移到了家庭,而名校們只需要在小升初的時候,坐等收割好苗子就行了。

但從國家的角度來看,這是虧的。教育資源被壟斷,肥了幾所名校,其他學校和學生都上升無望,被拋棄,這是除了那幾所名校外,各方都不想看到的。

減輕小孩子的負擔,讓生源更平均的分配,盤活整個教育資源和環境,降低競爭烈度,讓學生們的環境相對寬鬆一些,這樣的孩子會更有創造力,這是創新人才必備的素質。

現在難的是家長,以前擔憂的是上不了大學,現在擔憂的可能是上不了高中。

現階段職業教育確實比較薄弱,但再往遠看幾年,隨著國家大力的投入和政策傾斜,職業教育的未來可期。

最鬧心的應該是最近幾年要參加中考的學生和家長,對他們來說,中考似乎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