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長傳輸時間、減低傳輸速率,有些事情,慢慢來。
周末的時候,一位客戶給我打電話,跟我訴苦:
「孩子考試成績差得一塌糊塗,我想跟她聊聊,可是她壓根不搭理我,說話還沒說2分鐘,就把我趕出了書房,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總是很難溝通,父母的苦口婆心,壓根聽不進去。
這種艱難的溝通,如何才能奏效?
菲爺最近在讀《資訊理論》,雖然它的內容講的是信息科學,但是很多時候,它也會成為一種指導現實生活中某些具體事情的方法論。
今天就接著這個案例,講講「香農第二定律」這個原理在孩子教育中給出的指導意義。
香農第二定律也叫「有噪信道編碼定理」,含義是這樣的:當信道的信息傳輸率不超過信道容量時,採用合適的信道編碼方法可以實現任意高的傳輸可靠性,但若信息傳輸率超過了信道容量,就不可能實現可靠的傳輸。
(不要當真,這個公式我也看不懂,純屬配個圖,虐一下玩兒的)
非通信人士也先別急著暈菜,這段話翻譯成「人話」,意思就是:
如果你只有一個很窄的傳播通道,但你卻想傳輸非常多的信息,怎麼辦?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怎麼編碼,也就是無論想什麼辦法,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延長傳輸時間,也就是降低傳速率。
這個定律在過去的「撥號上網」時代就表現得很明顯:為什麼有時候網頁打開到10%就卡住了?
這是因為網際網路信息的傳輸,是拆成若干個小信息包傳輸的,假設這些小包編號為1、2、3、4、5、6,然後陸續一個個傳輸,接收端如果收到了,就會往回發一個「收到」的信號;如果沒收到,就會發送一個「沒收到」的信號。
例如,發出段收到的回覆是3、4、5,若沒收到,那麼它就會把3、4、5這幾個信息包重新再發一次。
但是在網絡容量很有限的情況下,發送方還一個又一個的包拚命發,接收方就會丟掉很多包,於是它就不斷通知「沒收到」,發送方又拚命重複發,最後網絡就會變得更加擁堵,到最後就徹底鎖死在那裡。
在這種情況下,要不就是擴容「帶寬」,而在「帶寬」有限的情況下,科學的辦法應該就是:一個包、一個包地慢慢發。
回到和青春期孩子溝通的場面。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父母本來持有的三觀差距很大,因此也便不太願意跟父母溝通。
用通信的術語類形容,可以說,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道」非常窄。
但是父母又很想把自己苦口婆心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想法,灌輸給孩子,怎麼辦呢?
按照以上提的「香農第二定律」,無論怎麼編碼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延長傳輸時間,也就是降低傳速率。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你無論怎麼絞盡腦汁說什麼花言巧語,還是簡單粗暴地拳腳相加,都不過是像資訊理論里的「編碼」方法,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延長傳輸時間、降低傳輸速率,不要想著哪天說了一席話孩子就能茅塞頓開了,而是用足夠長的時間,每次只傳達一小點具體的信息,潛移默化地來影響孩子。
這個「香農第二定律」,同樣適用於與孩子教育有關的另外一個場景,非常具有指導意義,那就是——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潛質,選擇Ta所學習的環境和內容。
受過去「孟母三遷」的影響,很多老母親都覺得,一定要把孩子送進最好的學校,最好還是學校里的「實驗班」,才能讓孩子近朱者赤,跟上大環境,走向學霸巔峰。
這種考慮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是它也忽視了資訊理論中這樣一個規律:
老師給孩子講課,這個傳播過程也可以理解為一個「信道」。目前公立學校制定的教學大綱,大概是按照老師和學生之間傳授的平均水平來制定的,也就是說,是老師和學生之間,一個平均水平的「傳輸率」。
但是這個世界上,學霸畢竟是統計學上的少數。大部分孩子,如果老師講的內容太難了、太深了,就好比是網際網路很慢的網速,還要硬塞入大量的信息,最後就像上面舉的那個網際網路的例子一樣,反而是卡死了,什麼信息都收不到。
真正科學的,是選擇適合孩子資質的內容和環境,並給予一定的時間上的寬鬆度,孩子才能真正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獲得感的樂趣,真正形成有自我驅動力的學習行為。
以及,從這個定律里提到的,「延長傳輸時間,降低傳輸速率」,孩子的學習過程,不要求快、求多、求難,而應該求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地逐步掌握。
這一點,作為高考文科狀元的菲爺自己也是有過一點親身感觸的。
高二的暑假補課,數學老師說,你們可以自己選擇補課還是不補課。我當時因為窮,主要為了省錢,真的跟老師提出了不參加補課,老師也真的同意了。
當然,這個時間我當然不是用來放飛玩耍,而是自己另外找了一個自習室,把老師平時講過的筆記、錯題,從頭到尾自己認真消化一遍。
不得不說,這一趟「消化」的價值真是非同小可,我一下子就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哦,原來老師上課翻來覆去講了好多遍的那一大通東西,說的就是這個呀!
這個經歷,其實體現的就是「香農第二定律」里說的這個道理:如果還是補課,再拚命從老師那裡接受信息,結果還是囫圇吞棗,不明所以;反倒是自己去消化理解,用上比上課多幾倍的時間,去弄懂一個又一個知識點,最後才真正為己所用。
經歷了短短這一個暑假,我當時的數學成績瞬間就從平時的120左右,後來一直屹立於140以上,以至於後來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學,走上了如今的人生道路。
可以說,雖然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這麼個「香農第二定律」,但是它蘊含的哲理,在我的人生中卻起到過如此重要的作用。
嗯嗯,所以說,多讀點書,還是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cw2gW4BMH2_cNUg3N2H.html辣媽菲爺(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