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最佳影片,今天我要吹爆它

2019-07-29     腔調電影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我幾乎向身邊所有朋友瘋狂安利了一遍!因為,我真心覺得,這部動畫太好看了,好看到我走出電影院時,腦海里反覆的只出現同一條彈幕:真好,國漫崛起了!

這真不是吹牛,中國其他類型電影或許和好萊塢還有一定差距,但《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力的證明,中國動畫已經率先達到了世界級水準。

以前,我們提起動漫,大多數時候想到的都是國外的作品,尤其是島國的作品,譬如宮崎駿的作品,新海城的作品,當然,還有很多陪伴了很多人整個童年的作品,如《海賊王》,《火影忍者》,《哆啦A夢》……

那時候我們有一種強烈的感受,日本有太多經典的動漫了,而相比之下,中國的動畫片和動漫作品,簡直稚拙的令人心疼!甚至因此形成了一種慣性,一說起動漫,就立即想到的是日本,而國產動畫幾乎無人提及。

然而近幾年,國漫卻呈現出了雄起的態勢,出現了很多佳作,如《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等。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則更加讓人驚艷,同時也讓我覺得,這一連串的國漫佳作的出現,絕不是偶然!

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究竟好在哪兒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個非常大的亮點和爭議點在於,它的故事顛覆了傳統的哪吒故事模型。

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裡,哪吒其實是靈珠轉世,出生就自帶神器,技能滿點。他生性頑劣,殺氣極重,七歲時就用混天綾鬧海,還用乾坤圈砸死了巡海夜叉,又和龍王三太子敖丙起衝突,殺死了敖丙,然後抽了龍筋送給他爸李靖當腰帶,闖下了彌天大禍。

而在電影里,保留了哪吒的頑劣活潑的人物性格,卻對故事進行了爆改,傳統的靈珠轉世被改成了魔丸轉世,不過這個改動的好處是,讓哪吒頑劣的性格有了根本的緣由,既然是魔丸轉世,那生性頑皮,很有破壞性就完全說得通了。當然,為了賦予哪吒性格的合理性,電影還讓城塘關的百姓因他魔丸的基因對他抱有成見,從而孤立他,使得他愈發頑劣。

而這一基本的設定的改變,也伴生著哪吒形象的顛覆。

傳統哪吒形象是穿著肚兜粉雕玉琢的萌系小正太,電影里的他,被改成了大眼,塌鼻,闊嘴,還畫著煙燻妝的小惡魔。不少網友表示對哪吒的這個形象接受無能,還大方地送了他一個諢號——史上最丑哪吒。

可我反而覺得,恰恰是這個形象的顛覆,極大程度上成就了電影。

首先,在外形上,如果哪吒還是既往的形象,那麼在視覺上就帶不來太多衝擊,沒有什麼驚喜感和反差萌,和人物設定也會相去甚遠。而全新的形象則能迅速抓住觀眾眼球,讓人耳目一新。

其次,哪吒的魔性外形,不是為顛覆而顛覆,而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劇情。

電影里,因為是魔丸轉世,且比較頑皮,城塘關百姓都對哪吒畏如虎狼,抱有偏見。每次見到他出現,都關門閉戶,避之唯恐不及。試想想,如果他是個萌萌的小孩子,人們又怎麼能很快識別他,並把他看作怪物?他長得像怪物,實際上是他魔丸轉世的表症,是他惡的外在體現,因為,中國古代便有一個觀念,相由心生!

除此之外,這種形象的另外一個作用是,凸顯主題。

相由心生,真的是相由心生嗎?我們真的能因為一個人的出身和外貌,去判定一個人是善良還是邪惡嗎?

答案是,不能!

電影中,通過哪吒和敖丙的對比,啪啪打臉了這一慣性思維。

哪吒是魔丸轉世,外貌又邪魅不羈,被人們認為是天生的惡魔,遭到了所有百姓的誤解和唾棄,可最終呢,卻是他在危難時刻出手,抵擋住了人們的滅頂之災。而敖丙恰恰相反,他是靈珠轉世,長相清秀,妥妥的鮮嫩多汁的小鮮肉,然而他卻聽從父親和師父申公豹的攛掇,企圖殺死哪吒,甚至要活埋整個城塘關的百姓,製造虛假的功勳,進入封神行列。

這也是這部電影表達的一個觀點,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出身和長相而判斷他是純良還是邪惡,評價一個人,要看他做了什麼。

說到這裡,那就順便說說關於哪吒和龍王三太子的關係的顛覆吧,在傳統的神話故事裡,他們的關係很簡單,一個殺人,一個被殺。而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卻成了敖丙的救命恩人,兩人成為了一對好基友。儘管他們之間是對手,還硬碰硬地打了一架,但哪吒卻最終放過了敖丙,而敖丙也選擇和哪吒一起承受天劫,最終被雷劈得只剩下了魂魄。

不過說起來,整部電影最大膽的顛覆,還是哪吒和他父親李靖的關係。神話故事裡,這對父子其實是反目成仇的,因為哪吒的頑皮給父親帶來了太多的禍端,所以縱然他最後剔骨還父,父親卻還要和他的魂魄過不去,阻撓他重生,正因如此,父子倆成了最大的敵人。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卻將父子矛盾換了一種方法演繹,變成了父親忙於工作,疏於陪伴孩子,導致父子之間漸生嫌隙,但最終哪吒發現父親竟然想要替自己承受天劫,這種無私的父愛打動了他,父子倆達成了和解。

對於哪吒父子關係的顛覆,爭議其實非常大,很多人認為傳統神話故事裡父子反目,是古代人反對父權,是鮮有的反叛精神,而改動後,就沒有了這種精神。可我覺得改過後的更加符合當下的社會價值,父子不一定要形同水火,要誰去反對誰打壓誰,父子也需要彼此理解,站在統一戰線上去幫助彼此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難。

《哪吒之魔童降世》事實上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好父親好母親和好的人生導師的重要性。而這,也是通過哪吒和敖丙的父母和導師對比完成的。

哪吒是魔丸降生,百姓對其成見極深,如果家長引導不慎,很可能越陷越深,成為真正的惡魔。太乙真人把他帶進了畫卷里,本意是要軟禁他,以免他出去闖禍,可是他父母卻說,他其實是斬妖除魔的好苗子,之所以把他帶進來,是為了讓他修煉法力,好出去斬妖除魔。而為了消除百姓對哪吒的成見,李靖夫婦還不得不挨家挨戶去求鄉親們來參加哪吒的生日宴,可以說為了幫兒子逆天改命,他們是煞費苦心,結果也是求仁得仁,哪吒終究成為了拯救萬民的英雄。

相反,敖丙是生性純良的,可是他的父王卻把龍族列入仙班的使命強加在他身上,而他的師父申公豹更是想要利用他在師父面前露臉,他們因為一己私慾,把敖丙引向了歧途,差點鑄成大錯。

父母也分很多種,好的父母只希望你此生快樂,而差勁的父母,卻只把你當作自己生命的延續,讓你背負他們未完成的夢想負重前行。人最無奈的地方就是,你無法選擇出身,更無法選擇父母。

當然,《哪吒之魔童降世》最核心的主題還是「逆天改命「,正如前文所說,這部電影通過哪吒和敖丙的對比,講述了一個核心觀點: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出身,不是相貌,不是別人想要你成為怎樣的人,而是你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出身和相貌是不可以選擇的,但是你可以選擇善良還是邪惡,選擇斬妖除魔還是為害人間。

在人生旅途中,更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不要被別人一時的成見和詬病所打敗,「我命由我不由天「,更不由別人,你只要努力做正確的事,總有一天,終會被世人承認。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人設也非常出彩,哪吒是個邪魅的熊孩子,由於飽受異樣眼光,而時刻以拒人千里之外的樣子示人,擺出一副不好惹的樣子,因此,他經常都是插著褲兜不可一世的樣子,看上去萌丑萌丑的。印象比較深的是他和敖丙的一場戲,他邀請敖丙參加自己的生日宴,然後插著褲兜走掉了,一回過身,就開始偷笑。那種表面拒人千里之外實則渴望友情的心態令人覺得又好笑又可憐。

太乙真人的人設也非常有趣,他大腹便便,操著一口川普,名義上是哪吒的師父,卻經常被哪吒整得狼狽不堪!可以說,他和哪吒包攬了整部電影大部分的笑點。

《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物個性鮮明,故事講述完整,畫風很有質感,有密集笑點和引人淚下的哭點,有視效震撼的燃點,也有引人入勝打戲,所以整部電影的可看性非常高。我的整個觀影過程中,影院裡大部分時候是哈哈哈的笑聲,但是到了哪吒最後遭天劫時,整個影院至少有一半人都在輕聲啜泣或者擦眼淚。

從個角度,我非常推薦《哪吒之魔童降世》,因為我認為無論是從故事性,質感,還是觀影感受上,都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電影。而從彩蛋看,還會有續集,如果續集能保持這部的水準,那麼在若干年後,下一代的孩子長大後,提起童年看過的動漫作品,恐怕就不僅僅會說日本的那些經典作品了吧!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txFPGwB8g2yegND2k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