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蘇州市十四五規劃正式出爐!
劃重點:
1.機場終於要來了!規劃建設蘇州民用機場,融入共建最具活力的長三角機場群。推動以高鐵為主的客運樞紐布局落地,加快建設「軌道上的蘇州」。
2、聚力建設十大千億級產業集群。2025 年大數據相關產業產值達 1200 億元。華為蘇州技術研究院、中移動蘇州 研究院、微軟亞洲工程院、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蘇州工業園區 人工智慧產業創新中心、華為人工智慧蘇州創新中心、中國電信產業園(蘇州) 基地、中國移動 5G 研發社區、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
3、高水平規劃建設太湖科學城,打造科技創新策源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成果轉化中心。創新發展蘇相合作區,推進蘇州工業園區與吳中、常熟等合作園區建設。
4、大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建設蘇州南部高鐵科創新城,支持吳江建設長三角綠色智能製造產業示範區。
5、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到 2025 年基本形成符合市情、購租並舉、供需平衡的住房保障體系。
6、深化流動人口戶籍制度改革,推進隨遷子女教育同城化,優化外來工子弟學校辦學質量,逐步完善積分入學制度,提高公辦學校隨遷子女吸收率。
7、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普惠性幼兒園、省和設區市優質幼兒園覆蓋率均達到90%。
8、鼓勵引進國內外高端高等教育資源,新增2所以上國際知名院校在蘇州辦學。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健全外籍人員子女就讀體系,新建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國際化學校15所。
9、推動三級醫院覆蓋各片區,新增三甲醫院10家。
十四五總體規劃
到 2035 年,蘇州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 程度高的發展內涵全面提升,「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 前列」的目標要求如期實現,基本建成創新之城、開放之城、 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高水平建成充 分展現「強富美高」新圖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風景旅遊城市、長三角重要中心城市,為 建設世界級城市群作出積極貢獻。
截至 2035 年,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 2020 年基礎上實現翻一番,居民收入增幅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人均收入和消費能力達到已開發國家水平。經濟綜合實力邁入全球先進 城市行列,城市軟實力全面增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多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主要創 新指標保持國家創新型城市前列。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體 製成熟穩定,成為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全國典範。
「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高質 量經濟邁出更大步伐、高品質生活實現更優提升、高顏值城 市展現更美形態、高效能治理取得更新突破。
交通
1.機場終於要來了!規劃建設蘇州民用機場,融入共建最具活力的長三角機場群。
2、構建多層次鐵路軌道交通網。推動以高鐵為主的客運樞紐布局落地,加快建設「軌道上的蘇州」。
3.建設便捷通達公路網絡。
2、產業
聚力建設十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2025 年大數據相 關產業產值達 1200 億元。華為蘇州技術研究院、中移動蘇州 研究院、微軟亞洲工程院、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蘇州工業園區 人工智慧產業創新中心、華為人工智慧蘇州創新中心、中國電信產業園(蘇州) 基地、中國移動 5G 研發社區、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
03、重點發展區域
1.高水平規劃建設太湖科學城,打造科技創新策源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成果轉化中心。
2.以太湖科學城、蘇州(太湖)軟體產業園等為重要載體,加快自主創新產業整體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共同打造環太湖生態創新帶。統籌推進環太湖文旅休閒度假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共建環太湖國際旅遊目的地。
3.探索行政區與經濟區適度分離的新體制機制,創新發展蘇相合作區,推進蘇州工業園區與吳中、常熟等合作園區建設。
4.大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建設蘇州南部高鐵科創新城,在財政、土地、項目等要素資源上給予傾斜。支持吳江建設長三角綠色智能製造產業示範區。
5.支持自貿區蘇州片區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按照「一區四高地」功能定位,借鑑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新加坡自貿港等成功經驗,形成「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的高水平開放格局。
以世界一流標準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水平,強化對企業、技術、資金、人才的集聚效應。
04、人才
1.依託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等平台,建設蘇州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探索構建符合國際慣例的人才治理體系,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
2.大力吸引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前沿科學家等國內外頂尖人才,迅速擴大創新創業人才集群。
05、房地產
1.調控發展二手房市場,促進房地產評估和經紀、土地評估和登記代理機構專業化發展,規範中介服務市場秩序。
2.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到 2025 年基本形成符合市情、購租並舉、供需平衡的住房保障體系。
06、全面對接上海
1.全面對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加快與上海共建國際性樞紐集群,打造江蘇對接上海的最重要樞紐門戶城市。
2.推動虹橋—崑山—相城、嘉定—崑山—太倉、寶山—嘉定— 太倉、青浦—崑山—吳江—嘉善等滬蘇毗鄰區域開展深度合作。
支持崑山、太倉、相城和蘇州工業園區參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
07、民生
1.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普惠性幼兒園、省和設區市優質幼兒園覆蓋率均達到90%。
2.深化流動人口戶籍制度改革,推進隨遷子女教育同城化,優化外來工子弟學校辦學質量,逐步完善積分入學制度,提高公辦學校隨遷子女吸收率。
3.實施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工程,著力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結構
3.做強做大蘇州文旅品牌,「雙 12 蘇州購物節」、精心培育「姑蘇八點半」。
4.推動「雙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各縣級市(區)全覆蓋,積極籌建本科層次藝術類、醫藥學院校。
深化高等教育國際化辦學,打造崑山杜克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一批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
5.鼓勵引進國內外高端高等教育資源,新增2所以上國際知名院校在蘇州辦學。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健全外籍人員子女就讀體系,新建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國際化學校 15 所。
6.推動三級醫院覆蓋各片區,新增三甲醫院10家。
7.新建太湖新城醫院、蘇大附一院平江總院二期項目、獨墅湖醫院二期、婦幼保健院等。
8.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重大工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qyKH3gB8MnI47IjzGY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