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機殲20僅僅是隱身好嗎?拋去隱身能力依然完勝Su27系列

2020-04-12     紙上的宣仔

作為一款五代機,殲20的作戰可以把現役的四代機和更老的飛機吊起來打,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那些把殲11、殲10打出兩位數比零的新聞不需要重提了。但總有人質疑,認為殲20僅僅是隱身好,機動性卻不佳,如果不考慮隱身能力甚至還不如側衛系列。實際上即便是把殲20雷達和紅外隱身能力都拋開的話,殲20仍然可以吊打Su27系絕大多數的機型。原因是殲20的雷達、傳感器以及超音速機動性太強了,完全是代差。五代機對四代機的提升是全方位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只要殲20不主動犯錯誤,Su27系很難有贏的希望。今天我們就來論證一下。

雷達吊打除殲16以外任何一款Su-27系戰機

首先殲20的AESA雷達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機載火控雷達之一,雷達孔徑將近1米,擁有2000個左右的T/R組件,不僅擁有多目標強大的探測能力,而且具有低可截獲機率(通俗點說就是雷達波很難被敵人截獲,雷達開機也不易暴露自己)。Su-27和Su-30Mkk在殲20眼裡幾乎相當於瞎子。其使用的N001雷達,還停留在脈衝都卜勒時代,然而即便是它剛誕生的那個時代,也算是非常爛的雷達,天線用的還是倒置卡塞格倫天線,比它服役早得多的F-16A/B的AN/APG-66雷達都已經在用平板縫隙天線了。N001對RCS 3㎡的目標探測距離僅80–100km(我軍實際測試比這個數據還慘),重量卻達到了1噸,因為雷達過重導致Su27機身重心前移,不得不給機身其他地方增加死重來進行配平;雷達計算機處理能力差,下視能力稀爛,抗干擾能力極弱。至於Su27,Su30系使用的R-77主動彈,技術也完全落後,導引頭占了很大的死重,性能與殲20使用的第四代中距彈PL-15完全不是一回事。

Su-27早期型號使用的還是N001這種笨重無比的雷達


殲20的雷達,不論是雷達孔徑還是技術先進程度Su27系都沒辦法比


俄羅斯R-27、R-77、R-27A中距彈的導引頭,R-77上首次用上數字導引頭已經是2000年左右的事情了


殲11B雖然改進了雷達,改用自己研發的平板縫隙天線的脈衝都卜勒雷達,大大減少了重量,不過與殲20的AESA雷達仍然無法相比,在殲20眼裡相當於近視眼。而Su35那個雪豹-E PESA雷達很大程度上是吹出來的,平均功率和AESA根本沒法比,我軍實際測試發現Su-35的雪豹-E雷達上視距離僅僅略大於殲16的下視距離。。。俄系雷達真的是一言難盡。所以真正能在雷達探測上和殲20打成平手的只有殲16,二者同屬於AESA雷達,而且孔徑差不多。

Su-35的雪豹-E雷達,看著唬人,其實就那麼回事

所以僅僅依靠先敵發現,先敵開火這個簡單的戰術,即便不隱身,殲20可以贏過除殲16以外的任何一款Su27系戰機。


殲20擁有Su-27沒有的超音速格鬥能力

五代機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超音速機動性,這個能力其實是擺在超音速巡航之前的,然而受到美國五代機「4S」指標的表述(在4S里用一個超機動性概括了),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點。

殲20在設計之初,對超音速下的升阻比有很強的優化,在超音速下仍然可以拉出較大過載。而Su27系僅僅優化了亞音速和跨音速升阻比,但在超音速階段升阻比和殲20完全沒有辦法相比,二者升阻比可能相差2-3倍,所以殲20可以憑藉Su27系無法企及的超音速機動性,在超音速下拉出大過載機動像老鷹捉小雞一樣吊打Su27系,完全沒有必要被對方拖入跨音速和亞音速格鬥。Su-35雖然擁有引以為傲的矢量發動機,但氣動設計的底子在那擺著,對超音速機動性幫助不是太大,所以只要殲20不被拖入亞音速近距離格鬥,Su-35的機動性優勢也發揮不出來。

五代機殲20僅僅是隱身好嗎?拋去隱身能力依然完勝Su27系列

帶矢量發動機的Su-35可以做出各種雜耍,但是在超音速格鬥下這種動作相當於靜止不動


光電傳感器吊打Su27全系

殲20有著可以覆蓋360度的EODAS(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和EOTS,而Su27隻有一個IRST(紅外搜尋跟蹤系統),只能管視野中心一定角度範圍的目標。而且紅外器件也早就不是一代的產品,搜索距離和信號放大能力完全不一樣。先進的光電瞄準系統加上我國第四代近距格鬥彈PL-10E,憑藉超大離軸角發射能力,也足以對付大多數的Su27系戰機了。不過由於Su35的矢量發動機過於風騷,殲20選擇和它近距格鬥還是不明智的行為。

殲20的EODAS系統,可以覆蓋360度視野,完全是和F-35一個級別的


殲20近戰能力和側衛相比到底如何?不看廣告看療效


有些人根據航展殲20四平八穩的一些簡單機動動作,就推測出殲20機動性不佳,認為近戰能力還不如Su27。這實際上是很荒謬的。不看廣告看療效殲20的近距格鬥能力如何,從官方公開披露的信息里是可以獲得一些信息的。紅劍2018軍演官方就有如下的表述:「在複雜電磁環境中……根據預警機提供的信息支援,對『橙軍』戰機進行警告,外逼。驅離過程中,只見雙方戰機不時近距纏鬥,一度出現膠著狀態,出現持久局面,最終艱難達成拒止目的。」這裡的橙軍就是兩架殲20組成的編隊,而紅軍出動了殲11B和殲10C(按紅軍的規模推測出動戰機不止2架),在預警機偵察機和地面雷達的支援下,終於撥開了殲20布下的戰爭迷霧,但在近戰中以多打少仍然是贏的艱難。殲20的近距格鬥能力也可見一斑,所以哪怕是近距格鬥,殲20也可以虐大多數的Su27系戰機,只有Su35可以對殲20占上風(姑且這麼推測)。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殲20的近戰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TbvenEBfwtFQPkdvc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