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圈兒的「產學研結合」有多火?八成名校AI教授,都與谷歌微軟亞馬遜有關聯

2020-10-12     上海升學觀察

原標題:AI圈兒的「產學研結合」有多火?八成名校AI教授,都與谷歌微軟亞馬遜有關聯

郭一璞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AI圈兒的「產學研結合」火到了什麼程度?

超過半數的頂尖牛校老師,都有來自產業界巨頭的科研資金。

縱然這會讓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加快,但是,如果科研背後資本的力量過於強大,會不會讓學術研究的結果多一層利益相關、少一些公正性?

分別在多倫多大學和哈佛醫學院讀書的阿卜杜拉兄弟倆,就做了一個研究,看煙草巨頭和科技巨頭到底對學術界的影響有多深。

我們找出科技界的部分來看一下。

58%的名校AI領域教師受巨頭直接資助

根據官網公布的教師名單,研究了史丹福、MIT、UC伯克利和多倫多大學149名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簡歷,來判斷他們是否從科技公司獲取了研究資金。

注意,沒有終身教職、已經退休的不算。

這裡的大型科技公司包括:谷歌、亞馬遜、Facebook、微軟、蘋果、英偉達、英特爾、IBM、華為、三星、Uber、阿里巴巴、Element AI、OpenAI。

這個範疇已經相當窄了,甚至沒有算騰訊、位元組、百度、快手、美團、滴滴等中國知名科技公司。

研究者們發現,有確定資金來源的教師中,52%的教師有大型科技公司的直接資助:

而在所有計算機專業教師里,AI又是最熱門的,計算機專業教師獲取大型科技公司資助的有52%,具體到AI就高達58%了。

如果把標準放寬到這些教師們的整個科研生涯,比如讀博或者其他工作,這個比例會高達84%:

同樣,AI領域高達88%,計算機倫理領域高達97%。

如果再放寬一點,把讀博前的也算上,那就高達97%。

而這些給予直接資助的大型科技公司里,谷歌微軟亞馬遜三家是最積極的。

科技巨頭,圖名也圖利

研究者總結,這些科技公司投資高校的科研主要有4個目的:

1、重塑對社會負責的公共形象;

2、影響受資助大學所做的決策;

3、影響科研工作者準備研究的問題和計劃;

4、找到接受合作的學者。

那麼這些大公司的資助,到底起到作用了嗎?

研究者扒了Nature和Science上那些和AI相關的論文,主要議題是機器學習和公平/偏見/倫理/種族主義/不公,然後發現,17篇論文里,有10篇的作者都和大型科技公司有過來往。

這就很尷尬了。

畢竟我們知道,要看一個人說什麼話,得先看TA的屁股坐在那兒,如果拿了科技巨頭們的錢,總會有意無意的傾向與科技巨頭們。

因此,研究者認為,這種利益相關會導致許多機器學習和社會議題的結論都會變成「這些社會問題可以被新的技術解決」。

這會讓大家覺得,AI能解決一切;但實際上,說這話的人利益相關。

The Grey Hoodie Project: Big Tobacco, Big Tech, and the threat on academic integrity

作者:Mohamed Abdalla, Moustafa Abdalla

連結:https://arxiv.org/abs/2009.1367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lueHHUBLq-Ct6CZLE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