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海戰,清朝動用63萬大軍,死傷4萬人,消滅多少日軍?

2022-03-12     安慶大同

原標題:甲午中日海戰,清朝動用63萬大軍,死傷4萬人,消滅多少日軍?

引言

自從近代以來,我國在鴉片戰爭中遭遇了慘敗之後,在西方列強面前就很難再度抬起頭來。但儘管如此,不論是我國還是西方列強都毫不懷疑中國是當時亞洲的第一強國,直到甲午中戰爭爆發後,世人們才認識到,這個曾經雄踞東方的強大國家,如今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軀殼。

正文

甲午戰爭爆發於1894年並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在戰爭爆發之前,無論是我國還是西方列強都認定中國必勝無疑,並且在戰前的數據統計中,中國都占盡了優勢。

當時日本剛剛經歷了經濟危機,這場戰爭也正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而發起的,可以說日本內部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出動的全部兵力也不過24萬人左右。而當時中國從全國上下調集了多達63萬人的大軍,並且還有著清朝規模最大,軍事實力最強的北洋水師,可以說,只要能夠採取合理的戰術,就一定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但結果我們都知道,清朝敗了,並且敗的十分徹底。

或許有的人說,因為日本國是中原王朝上千年的附屬國,直到甲午戰爭開始之前,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從未正眼瞧過這個邊陲小國,也正是因為我們的輕視導致了戰爭的失利;也有的人說是因為北洋水師在建軍之後,武器裝備就很少有過更新,參與戰爭的裝備都是從北洋水師建立之初留下來的,年久失修,武器裝備磨損嚴重,而日本的裝備較為先進,火力以及破壞力相比於北洋水師都有較大的提升,因此北洋水師是輸在了裝備上。

但是,縱然清政府在戰略布局以及武器裝備上都並未有充足的準備,但我們的兵力足足比敵人多了兩倍之多,那麼在甲午戰爭之中,清政府到底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呢?

根據有關資料的記載,在甲午戰爭期間,清軍通過自己的軍事力量僅僅消滅了1412名的日軍,而日軍的死亡大多是因為遭到了疾病,而清軍的傷亡數量卻達到了足足四萬餘人,相當於需要足足30個清朝士兵,才能換掉一個日本軍人,這樣巨大的傷亡差距相信所有人看到了都會驚訝無比,為何一個被所有人相信會勝利的國家敗的如此慘烈,哪怕在武器裝備上有所落後也不該產生如此巨大的差距。

也正是這一場戰爭,使得西方列強真正認清了曾經雄踞東方的強大國家,如今有多麼的弱小,在那樣一片彈丸之地上的小國,也能將之打敗,於是他們再也按耐不住自己蠢蠢欲動的內心,紛紛向這片不再強盛的土地上伸出了自己的魔爪,而日本則利用這次戰爭的大勝,不僅轉嫁了自己國內的矛盾,還從清政府的手中拿去了一筆數額龐大的財富,利用這筆財富日本國內的經濟很快便取得了好轉,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真正坐實了亞洲第一強國的稱號。

在甲午戰爭中,雖然清軍遭遇了慘敗,但在清軍中不乏一些為了國家英勇就義的英雄,就像鄧世昌指揮著軍艦在炮彈打完的情況下向敵軍發起了衝鋒,最終雖然葬身於大海,但他的氣節與精神卻值得人們尊敬。可能正是因為這些英傑的不懼生死,才使得中國在未來的日子裡豪傑輩出。

結語:

甲午戰爭,使中國真正的認清了自己,認清了自己不再同以前一般強大的事實,但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極為沉重的。不過,在甲午戰爭之後,我國卻湧現了數量龐大的愛國志士,他們用自己的才學與本領,為這個自近代以來便飽受摧殘的國家,這片飽受炮火的土地,這群飽受煎熬的人民撐起了一片名為變革與希望的天空,而最終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國也順利的完成的解放與革命,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文獻

《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中日傷亡比較分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d2838b1d8259d9cb6a2b20475f8a2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