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買房」無效後,國家動真格?2025年起,房地產或出現兩個趨勢

2024-10-30     大咖醫生談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感謝各位看官點擊支持原創,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感謝各位看官點擊支持原創,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降利率,降首付」一連串的「催買房」政策,並沒有生產國家滿意的去庫存效果。

根據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公布的數據,截至9月底我國新房待售面積多達73177萬平方米。如果再加上正在施工的商品房,商品房庫存還有將近56051萬平方米的增長空間。

房子賣不出去不僅房企債務壓力無法化解,甚至連地方財政也會吃不消。

財政部在10月1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推出了多項救市政策,比如發行專項國債收購庫存房,鼓勵地方部門增加土地儲備,加快老舊城區改造等一系列政策都將在明年逐步生效。

那麼,2025年樓市會出現什麼新趨勢呢?

一、全面開放的新時代

如果現在還有人告訴你限購政策可以利好房價的話,你可千萬不要相信這種過時的言論。

在9月30日廣州全面解除限購以後,「一線樓市排隊買」的信仰已經被打破,京滬深樓市全面放開也只是時間問題。事實上一些「聰明資本」,已經開始提前布局應對全面解除限購的政策衝擊。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10月28日李嘉誠旗下的和記地產集團,按照七六折的「跳樓價」將位於北京朝陽區東四環的「御翠園」項目,擺上了「貨架」。

御翠園可不是什麼「雞肋樓盤」,它是李嘉誠在2001年斥巨資拿下的姚家園精品板塊,屬於北京國貿商圈的高端房產。

習慣了捂盤惜售的李嘉誠,過去20多年來一直沒有出售御翠園的打算,直到2023年這個項目才傳出了取得預售證的消息。

雖然御翠園的工作人員表示只有50套特價房可以享受七六折優惠,並且這些特價房的均價不低於每平方米7.5萬元,但是一個捂盤惜售了20多年的項目用這種「促銷博眼球」的方式開盤,完全可以說明李嘉誠並不看好御翠園的銷售前景。

誰都知道一線樓市有「遙遙領先」的配套資源,為什麼李嘉誠還要這麼著急地套現呢?原因很簡單,大部分房企並不是只在京滬深這些核心樓市有項目,開發商必須統籌考慮全國範圍內的資金壓力。

就拿李嘉誠的和記地產集團來說,它在全國20多個城市有項目。在大部分二三線樓市銷售遇冷的情況下,李嘉誠需要適當拋售一些一線樓市的項目緩解資金壓力。

在市場「無形之手」的推動下,京滬深等限購政策遲早會迎來全面解綁的那天。

二、多元化樓市到來

自從1979年廣州啟動全國首個商品房項目「東湖新村」以來,我國樓市一直在朝著「商品房一家獨大」的一元化模式發展。

商品房確實解決了改革初期的住房供給不足難題,但是它引起的高房價、爛尾樓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在10月1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官方明確表示接下來將會通過舊改、棚改、收儲等方式,加快全國保障房建設工作。特別讓房企感到高興的是,財政部已經決定發行專項債收購庫存房,這些庫存房最終將通過保障房市場變現。

相比過去單純依賴商品房滿足老百姓住房需求,商品房、保障房協同發展可以產生兩個非常有效的利好刺激。

第一,增強國家解決樓市寒冬問題的能力。

目前全國有80多個城市在開展庫存房財政收購工作,這項政策不僅可以緩解房企債務壓力,而且還能夠為商品房市場提供「政策底」。

眾所周知,現在大部分城市都面臨著不小的財政壓力,在保工資、保民生都難以完成的情況下,地方部門很難持續擴大收儲規模。那些出租或者出售的保障房,可以為收購庫存房的城市提供一些財政收入,這樣他們就能夠繼續執行這項救市政策。

第二,降低新市民定居成本。

相比給剛畢業的大學生髮放購房補貼,保障房是成本更低的住房扶持政策。特別是在那些人口流出壓力比較大,勞動力緊缺的城市,更應該用便宜的保障房吸引勞動力。

俗話說得好「人聚則財聚」,雖然保障房貢獻的財稅收入沒法和商品房相比,但是只要保障房可以吸引足夠大的新市民群體,地方部門就不用發愁前期投入如何收回的問題。

三、2025年買房忠告

很多朋友在看到國家「促進樓市止跌回穩」的表態之後,又有了跟著政策炒房賺錢的衝動。根據媒體報道,截至10月26日北京「銀十」二手房成交量已經突破2萬套大關,甚至還有「老破小」賣出了每平方米9萬多元的高價。

有錢人投機炒房賠了也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對於絕大多數普通購房者來說,我們一定要考慮清楚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還貸能力。依據合同法有關規定,貸款人的月收入應該超過房貸月供的一倍。換句話講如果你每月需要還4000元房貸的話,理論上你的月收入必須超過8000元。

前三季度全國法拍房數量又增加了57.5萬套,這些法拍房的業主顯然沒有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評估自身的還貸能力。

第二,個人發展。雖然很多媒體都在炒作AI創造的遠程工作機會,但是現在大多數工作機會還是和你家所在的位置有關。

那些衝動去鶴崗箇舊等網紅城市買房定居的朋友,大部分都會在失去收入來源以後,賤賣掉自己的房產。

第三,宏觀經濟。在9月底股市暴漲的刺激下,國慶期間有很多朋友選擇「買房炒股」,這說明股市、樓市之間確實存在「爭寵效應」。在央行已經明確表示刺激資本市場回暖的情況下,房價走勢很有可能受到股市的負面影響。

結語

降利息、降首付都沒有改變老百姓的觀望情緒,所以國家才會作出「發債收房」「發債儲地」的重大決定。在樓市止跌回穩的過程中,我們千萬不能產生投機炒房的衝動。

參考資料:

1. 《國務院新聞辦就「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10/content_6981033.htm

2. 《李嘉誠7.6折出售北京樓盤?銷售人員最新回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302379212513425&wfr=spider&for=pc

3. 《成交已破2萬套 北京二手房「銀十」走熱》

https://finance.china.com.cn/house/20241029/6179571.shtml

參考資料:

1. 《國務院新聞辦就「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10/content_6981033.htm

2. 《李嘉誠7.6折出售北京樓盤?銷售人員最新回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302379212513425&wfr=spider&for=pc

3. 《成交已破2萬套 北京二手房「銀十」走熱》

https://finance.china.com.cn/house/20241029/6179571.shtm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d14f0dd458a89786bff491407fcaa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