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飽和概念,是通過長期不間斷的肺組織氣體交換,身體內部溶解的氫氣量達到最大值,在隨後的吸氫時間保持動態平衡的狀態。
人體開始吸氫以後,身體各個組織器官溶解和運輸氫氣的能力各不相同。理論上說, 吸氫 30分鐘以後血液溶解的氫氣達到最大值,1個小時大腦、肝臟以及心臟等等器官達到最大溶解量 ,速度最慢的是關節和韌帶等部位,大概需要 450 分鐘才能達到最大溶解量。
理論上說,長期吸氫7個多小時以後,全身各處的氫氣溶解量達到最大值, 在 7個小時以後的吸氫過程中,身體溶解的氫氣值不再增加,保持飽和的動態平衡,在這個期間人體可能會消耗氫氣和通過皮膚排出,「含量缺口」會由呼吸系統的吸入補充。
實際上吸氫一個小時以後,身體的大部分主要器官都基本上達到飽和狀態,繼續吸氫可以讓各個器官在飽和狀態維持一定時間,這也是建議大家日常吸氫1-2小時的主要依據。除了腫瘤等疑難重症,大部分慢性疾病每天1-2小時的使用已經能夠很好的改善身體狀態。身體修復需要時間,貿然的長時間或者大流量吸氫對一些老年人的血管威脅比較大,不能急於求成。
本文內容節選自《匯康氫醫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b1ade61a62f4c9302efe89e33a7d5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