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的家中都有一個茶几和茶盤,每當有客人或朋友來訪時,都會泡上一杯茶,談心聊天。也許你不知道的是我國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民俗。
話說那還是很久很久以前,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就被奉為禮品與貢品,要知道那個時候茶還是很稀有的。
經過幾個朝代的更替到了兩晉、南北朝時,這個時候「客來敬茶」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社交禮儀,也就是說,盛行了開來。
尤其於唐宋時達到了鼎盛,唐代的顏真卿在他的《春夜啜茶聯句》中有句就表達了「客來敬茶」的意思:「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清言」。唐代的劉貞亮也對茶有著很深的喜愛,他讚美「茶有十德」,並認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有著廣泛的寓意。
當今社會,客來敬茶更成為人們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來禮儀。俗話說:酒滿茶半。奉茶時應注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
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用茶盤端出的茶色要均勻,並要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如有茶點,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並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
當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禮還禮,雙手接過,點頭致謝。品茶時,講究小口品飲,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於意會而不可言傳。
另外,可適當稱讚主人茶好。客人杯中茶飲盡,主人可為其續茶,客人散去後,方可收茶。
總之,敬茶是國人禮儀中待客的一種日常禮節,也是社會交往的一項內容,不僅是對客人、朋友的尊重,也體現自己的修養,你認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ZtNW3ABjYh_GJGVdr0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