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造車夢:賈躍亭成魔,馬斯克成神

2019-12-12     CEO最前線



無需置疑,中國是當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

賈躍亭沒能成為中國的喬布斯,如今,他變換了偶像,想成為中國的埃隆·馬斯克。

最近有消息傳出:賈躍亭將出任樂視汽車生態董事長和 Faraday Future 公司董事長。這位丟掉了樂視CEO身份的山西商人,似乎正在把當年要做汽車時的豪言壯語變成現實:

「即便萬劫不復,也在所不惜。」

他要專心造車了,雖然這個燒錢的項目一度把樂視公司拖向深淵,導致他變賣資產質押股權,還拱手讓出了樂視公司CEO的職務。

這個賭徒期待在汽車項目上掰回一局。他傾己之力。根據賈躍亭受訪資料,迄今為止,樂視汽車項目投入超過156億。有媒體計算,其中賈躍亭個人投資3.5億美元。

這仍然是一個困難重重的危險遊戲。

而如同上一場模仿喬布斯的結局,賈躍亭或許也很難成為中國的馬斯克。

1.資金危機

從樂視在2014年宣布「SEE 計劃」要造車的那天起,賈躍亭就時常被拿來與馬斯克相比較。

他們都有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野心。

馬斯克是先行者。特斯拉幾乎是在質疑和困境中成長起來的,特斯拉總市值上升至604億美元,不僅如此,特斯拉此舉直接令其重回世界第三大車企的寶座,一舉成為美國最大汽車製造商。而這距離特斯拉發布第一款汽車Roadster只有11年。

跟隨者賈躍亭距離這些還很遠——他還在努力找錢實現量產。

素來愛鋪攤子搞生態的賈躍亭在汽車項目上也延續了一貫的風格。他手裡曾經有三張通向汽車夢想的牌:樂視汽車、美國公司FaradayFuture(以下簡稱FF)、美國電動汽車公司LucidMotors。

後兩者分別是賈躍亭、樂視的投資項目。最近,為了回籠資金,賈躍亭已經出售了LucidMotors的股份,預計能在7月換得數億美金。

樂視危機之後,賈躍亭被迫調整節奏,專注於汽車業務。

出售LucidMotors股份、連同為所持地產世茂工三尋找買家,這些行動都是為了孤注一擲——投入樂視汽車和FF公司。

據賈躍亭去年透露,樂視汽車業務已投入156億,實現量產總投入至少需要400-500億。而FF91試裝車於今年1月亮相美國CES時,賈躍亭放出狂言:再拿到100億就可以實現量產。

周期長、成本高,燒錢的造車夢想曾經拖垮本就不太結實的樂視生態系統。在去年年底的內部信里,賈躍亭承認:

「樂視汽車前期投入巨大,陸續花掉100多億的自有資金,直接導致我個人對LeEco的資金支持不足。」

FF也很缺錢。

這家公司是賈躍亭在2014年滯留美國期間以個人身份投資的,幾位核心創始人來自特斯拉。

資金、技術、人才,這是傳統汽車行業百年發展修起的護城河,如同天險。

錢是第一道坎。

先行者馬斯克也付出過代價:資金鍊泥潭差點將他拖垮。

準確地說,特斯拉從2003年創辦伊始,就沒有擺脫過「缺錢」的陰影。

在2008年第一款車Roadster交付之前,特斯拉經歷過多次資金鍊斷裂危機。

而2008年成為馬斯克最艱難的一年。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整個汽車行業都拉不到投資,更何況前途未卜的特斯拉:當時,發售2年的Roadster只賣出了2000輛,其開發成本就有2億美金,是否能賺錢還不好說。此外,計劃中的Model S能否成功生產,也還是個未知數。

5月,汽車真相網站開設專欄「特斯拉死亡倒計時」。關於特斯拉會如何滅亡的文章,每天都會出現在美國的各類媒體上。

12月,寒冬已至。財務長告訴馬斯克:帳目只能維持3天。律師擬好了宣布破產的法律文件,只等他簽字確認。聖誕節前某個晚上,他半夜醒來,發現枕頭上有淚水。


最後,馬斯克變賣家產籌到8000萬美金,加上歐巴馬新政府的新能源扶持,特斯拉得以存活。

2.人才危機

去3月,丁磊以健康狀況為由,辭掉了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全球副董事長、CEO等職務。這位樂視汽車最重要的高管,踏入賈躍亭的造車夢還不足2年。

事實上,去年年底他已經淡出決策層。

他最引人注目的一次現身是去年4月,那個春天,五棵松體育中心還掛著樂視的招牌,樂視還在頂著「PPT公司」的名號,熟稔地用一場場發布會拉高著生態故事的股價。

在那場名為「無破界不生態」的春季發布會上,丁磊駕駛樂視超級汽車LeSEE緩緩入場,賈躍亭哽咽落淚。

沒想到幾個月後,這兩個男人惺惺相惜並肩作戰的溫情場景就成為了歷史。

丁磊長賈躍亭十歲,加入樂視前是上海浦東新區副區長,再往前,他先後在上海大眾、上海通用擔任要職,2007年出任上汽集團副總裁與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在傳統車企里,他是個「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實幹角色。

2013年的一個霧霾天,賈躍亭在位於東北四環的樂視大廈辦公室里,不顧眾人反對,做下了造電動車的決定。

「即使把我們拖垮了也要做」,事後談次此事時,他毫不後悔當初的固執——在孫宏斌介入樂視之前,這家公司沒人能阻止賈躍亭的瘋狂。

他找到了丁磊。後者在供應鏈、研發和製造方面都具備非常豐富的經驗。

但丁磊沒有等到 LeSEE 計劃中的「很快量產」。

他此時離開的真實原因未知,但有媒體猜測,可能是因為樂視的PPT式造車讓實幹派丁磊很不適應,或者他不看好樂視汽車的量產。

去年 LeSEE 發布時,賈躍亭就表示:LeSEE 將很快量產。但官方一直沒有給出具體的時間表。

丁磊此時離開,在一定程度上應證了 LeSEE 短期內量產並不靠譜——有媒體分析:如果真是如此,樂視汽車項目馬上就要進入丁磊最擅長的實幹階段,他多半不會選擇現在離開。

FF方面也不省心。

今年春天,一批核心工程師扎堆離職。美國科技網站《Electrck》盤點了4-5月的出走名單,發現其中包括汽車工程設計師、計算機視覺工程師、無人駕駛傳感器技術研發負責人、數字產品技術項目經理、電氣工程和軟體開發負責人等多個重要崗位人員。

這與FF公司在2年前的高調亮相形成鮮明對比。

2015年,賈躍亭首度承認其FF公司投資人的身份。同年,FF宣布耗資10億美元建廠,又花高價從特斯拉、法拉利等公司挖人。

去年,FF公司的「龐氏騙局」危機幾乎與樂視國內被討債事情同步爆發。

有外媒報道,FF拖欠工程款近4600萬美元,導致內華達州工廠進入停工狀態,12月,它又因拖欠款項超1000萬美元,被供應商Futuris 告上法庭。

這個憤怒的名單上甚至還有一家加州房產商,FF公司欠其款項超10萬美元。

事實上,離職潮被曝出的這個春天,理應是FF公司最忙的時候——1月,FF公司在美國CES上發布第一款「網際網路生態電動車」FF 91,據官方表述,發布會後不到36個小時,訂單已經達到64124輛。

這款車號稱續航超過700公里,最快百米加速2.39秒、配備自動泊車技術等。宣傳片里(對,又是宣傳片),它的速度甚至超過了法拉利488 GTB,特斯拉Model S和賓利添越。

更讓人驚訝、同時也更讓人質疑的是:FF91 預計在2018年量產。

「難度很大」,有汽車工程師第一時間判斷,這樣的速度只有成熟汽車企業有望實現。至於樂視,投產前的各種試驗還沒有任何進展,一年內實現量產?幾乎不可能。

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也認為:美國工廠和中國工廠都來不及,樂視還是需要找一家代工廠。但據業內人士透露,即使大廠商成熟車型進行同平台改款疊代,審批報送就需要提前1年,怎麼看都來不及。

於是,融資道具、概念車……在FF91 被類似質疑包圍之時,高管工程師的扎堆離職,就顯得意味深長了。

3.基因危機

事實上,最近一年,特斯拉也經常爆出人才流失的消息。

比如今年2月,從谷歌加盟特斯拉不到15個月的財務長Jason Wheeler 宣布即將離職,正值Model 3 準備啟動量產的關鍵時刻,這個消息也引發了不少外界猜測。

而從2016年3月起,特斯拉已經流失超過20名高管,覆蓋金融、通信、製造、產品等多條業務線。這被認為與Model 3 量產壓力有關。

據悉,過去一年以來,特斯拉同時推進Model 3 量產、Gigafactory建立、收購整合Solarcity、量產新型2170電池等多項重頭戲,加上馬斯克持續施壓,從高管到工人的日子都很緊張。

特斯拉很快公布了一組數據,對高管離職潮引發的擔憂進行回應:

特斯拉最高級的高管團隊里,75%任期超過3年,60%任期超過6年,20%任期超過10年。部分高管,比如CFO Deepak Ahuja和總裁Jerome Guillen,從特斯拉離職後,短期內又會回歸。

相比之下,賈躍亭的樂視汽車、FF公司就缺乏這樣的數據和案例,去反駁外界質疑。

特斯拉作為電動車行業的黃埔軍校,在業內已成共識。FF公司、LucidMotors、蔚來汽車甚至蘋果造車團隊里,都活躍著特斯拉出身的高管。而其本身,也一直在吸引來自奢侈品、傳統車企、網際網路公司的高管加入。

毋庸置疑,在造車這件事上,馬斯克與賈躍亭的召喚力還不在同一個量級。

作為創業者,他們有相同之處,有類似的商業野心和充足動力,善於找錢,也在資金人員方面,遭遇過相似的困境,但外界對於兩者的評價和態度截然不同,究其根源,恐怕在於基因。

可以說,剝離特斯拉、SpaceX 、Paypal這些公司,馬斯克還是天才工程師、人類夢想家。賈躍亭呢?一個跟風逐利的野心商人罷了。

這兩位在造車路上相逢的賭徒,有著完全不同的過往——

賈躍亭的路徑是這樣的:

在山西縣城裡做運輸煤炭教育等生意、在太原做移動基站配套生意、在北京做樂視生態生意,包括視頻、電視、盒子、手機、影視、電動汽車——這是一個活在當下的聰明商人,早年有說不清的政商關係,具備捕捉商業風口的敏銳嗅覺;

馬斯克的路徑是這樣的:

成立支付公司PayPal、創辦火箭公司SpaceX、創辦特斯拉、鼓搗太陽能腦機結合等高科技——雖然經常被嘲笑,但他的諸多商業計劃都與人類的未來願景有關。在其身上,似乎閃現著當年萊特兄弟的影子。

具體到造車這件事情上,馬斯克早早就在官網上公布了發展路徑:

1. 開發一輛跑車;(Roadster)

2. 利用跑車吸收資金,開發一款更多人能買得起的電動車;(Model S、X)

3. 用拿到的錢開發一輛更便宜的電動車;(Model 3)

4. 推進以上三步的同時,提供零排放的電力能源;(自建超級充電站和充電樁網絡)

這些思路清晰合理,也確實在一步步實現,讓高管和投資者多少心裡有底。這位鋼鐵俠原型,此前為了火星移民這一久遠可能,瘋狂研究火箭發射,幾次失敗後終獲成功,這些過往也形成了信任背書。

而賈躍亭呢?樂視生態已經透支了他的可信任度。說得多做得少、PPT公司、坑股民……這些負面過往,都將成為他在造車路上的障礙。

回到當下,在資本和多方利益的裹挾之下,賈躍亭的造車夢並非遙不可及,畢竟,資金和人才的危機還算好解決。

但他註定成不了中國的馬斯克——基因是無法改變的。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優質項目借力資本才能更快發展社大,搶占先機,而主流投資機構也在逐步打開視野,希望精準地發掘項目價值。我們連結企業與資本兩端,深耕企業資本服務10年,對於優質項目的選拔和投融資對接,有著比較豐富的服務經驗,旨在跟企業建立長期的資本戰略合作,為企業發展與資本融資保駕護航!

  • 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有需要做股權融資,對接投資人請點擊左下角連結填寫項目信息!會有專業人員聯繫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XqM-24BMH2_cNUgWP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