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白領返鄉干種植 15年打造千畝有機藍莓基地

2022-06-02   壟上行

原標題:外貿白領返鄉干種植 15年打造千畝有機藍莓基地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做支撐!近年來,一大批新農人從城市回到農村發展,其中有不少有才華、有作為、有擔當的優秀代表。今天,我們就帶您到宜昌當陽,去認識一位擁有千畝藍莓基地的新農人——葉紅林。

眼下,正是採摘藍莓的好時節!在宜昌當陽市廟前鎮的千畝種植基地里,成熟的藍莓掛在枝頭,好似小巧圓潤的藍寶石鑲嵌在綠葉之間。

宜昌當陽市廟前鎮林橋村 藍莓種植戶 葉紅林:今年比往年要適當早一點,5月20日就開園了,今年的價格跟往年相比還是比較穩定的,都維持在原來的狀態,來採摘的零售價是48元一斤。

看到眼前這片碩果纍纍的豐收景象,基地負責人葉大姐的臉上有著藏不住的喜悅,為了這一天,她整整奮鬥了15年。2007年,原本在上海做外貿生意的她,在一次偶然中與藍莓結緣,就萌生了返鄉干種植的念頭。

在自己行業做得風聲水起的葉大姐,滿以為搞農業也會很輕鬆,但現實卻給了她當頭一棒——等她回到家鄉流轉了1000畝地、進回藍莓苗後,信心百倍、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令她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宜昌當陽市廟前鎮林橋村 藍莓種植戶 葉紅林:在2008年的時候我們種了三個品種,其中有兩個品種不適合,甚至苗都慢慢死亡了。而且當時我們還選擇了核桃和藍莓(套種),就是鮮果和堅果,為了降低風險我們種了藍莓和核桃,但核桃就不適合(跟藍莓套種),我們幾百畝的種植完全失敗,這對我們的打擊也是很大的。當時我們種了三百多畝,有五年多的管理時間也花了幾百萬。

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幾百萬元打水漂嗎?葉大姐骨子裡不服輸的勁頭又上來了,她拿出了在上海打拚事業時的拚命架勢,天天泡在藍莓地里找問題,哪怕烈日蒸曬,哪怕蚊蟲叮咬。之後,她又遍訪各大院校,邀名師做指導,請農技人員現場把脈問診。

隨著篩選出來的品種,在本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葉大姐又開始不「安分」起來:她想起自己種藍莓的初衷,是要讓家鄉人都能吃到這「功能性保健漿果」。所以,她在2014年成立了合作社,採取訂單種植、分戶管理、統一收購、統一技術、統一品種的產業模式,帶動當地鄉親共同發展藍莓種植。

宜昌當陽市廟前鎮沙河村村民 陳緒權:跟著葉總種藍莓,老闆提供種苗,收入也比較可靠,她也包(收購),一畝田大概收入萬把塊錢。

如今,葉大姐註冊的「林橋」牌藍莓商標,獲得有機食品認證。她的藍莓園先後被授予「宜昌市農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湖北省休閒農業示範點」,「湖北省特色產業科普示範基地」等稱號,帶動周邊1000多戶鄉親增收致富。

記者 | 韓敏 袁帥

編輯| 宋嘉誠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