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每年十月份
是各種柑橘大量上市的時節
柑橘是個龐大的家族,有人說它是我國水果界的「老大哥」,其實這樣的形容不為過。目前,我國柑橘的年產量已經超過5000萬噸,出口量超過100萬噸。什麼概念呢?就是世界上每吃掉三個柑橘,就有一個來自中國。我國柑橘不僅產量高,種植時間也最早。據古籍記載,我國的柑橘栽培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夏朝。
我國快速發展的柑橘產業
近日,CCTV-17《三農綠廳 總台發布》採訪了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鄧秀新。他告訴我們,中國柑橘產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80%,由年產3000多萬噸增長到現在的5500多萬噸。產量增長的背後,離不開科研工作者的科技創新。
柑橘產業的創新之路
鄧秀新院士說,我們有效控制了柑橘黃龍病。柑橘黃龍病是柑橘生產上一種世界性、毀滅性的病害,曾嚴重製約著柑橘產業的發展。我們還在柑橘資源研究和基因發掘研究方面,走出了一條「前無古人」之路,實現了柑橘無核(籽)化發展。我們還採用了生物技術為柑橘的基因組測序、描繪基因地圖,提高了育種效率,縮短了育種周期,為我國柑橘品種改良打下良好基礎。
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說到柑橘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鄧秀新院士說,柑橘產業要朝輕簡化、少用勞動力的方向發展。我們要打造高品質的、老百姓消費得起的柑橘,大宗水果要為大眾服務。
有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
相信未來柑橘的品種和口味
會更加優秀!
不說了,小編要去剝橘子啦
……
來源 | 央視三農
編輯 | 程天潔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