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繞郭知魚美,秋來倍憶武昌魚!千湖之省的「鮮美」,盡在這一條武昌魚之中!

2022-10-14   壟上行

原標題:長江繞郭知魚美,秋來倍憶武昌魚!千湖之省的「鮮美」,盡在這一條武昌魚之中!

吃魚愛好者的福音來了:

2022年9月25日,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高澤霞團隊透露:已經繁育出了完全沒有肌間刺的武昌魚(團頭魴)苗種。

圖片來源網絡

鮮嫩肥美的武昌魚,

一直都備受湖北人的青睞。

但吃魚吐刺是個大問題,

這下好了!

再也不用擔心吐刺麻煩和被刺卡住了!

湖北人到底有多愛吃魚,

下面來告訴你!

上天鍾愛湖北,湖北境內,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羅密布,如一顆顆明珠般鑲嵌在荊楚大地上。

湖北盛產淡水魚,湖北人也愛吃魚、會吃魚,吃各種各樣的魚,把魚做成各種各樣的菜式,但湖北的魚最出名的,當屬「武昌魚」了!

武昌魚,俗稱「鯿魚」,又名「團頭魴」,其肉質嫩滑,味道鮮美,而武昌魚的故鄉,在鄂州梁子湖。

鄂州古稱「武昌」,為三國時期東吳故都,其西南的梁子湖,煙波浩渺,水質澄澈,面積370平方公里,是全國十大名湖之一,被譽為「武昌魚的母親湖」。

鄂州梁子湖

梁子湖水質純潔,清澈見底,湖區氣候宜人生態良好,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鳥類137種、魚類105種,有「水底森林」、「鳥類天堂」之稱。這裡以三大特色著稱,「水清」,水體清澈、純凈,令人賞心悅目;「秀麗」,湖山相接,讓人心曠神怡;「奇特」,水中含島,島中藏水,蔚為壯觀。

武昌魚就生活在這片秀美的水域之中,才成就了它鮮美的品質。

武昌魚成名已久,歷代都對它多有稱頌!

三國時期,當時東吳末帝孫皓欲再度從建業(今南京)遷都武昌。左丞相陸凱上疏勸阻,引用了「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武昌魚始有其名。

唐代岑參有詩云:秋來倍憶武昌魚,夢魂只在巴陵道。

宋代蘇軾有詩曰: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而近代毛澤東同志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一出,武昌魚更是聲著華夏,名揚五洲。

武昌魚肉質嫩白,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清蒸、紅燒、油悶、花釀、油煎均可,尤以清蒸為佳。

使用一公斤左右的鮮活武昌魚作主料,輔以火腿、香菇、冬筍、雞湯等十多種配料調料,上籠清蒸,嚴格控制火候,蒸好後再在魚上綴上紅、綠、黃各色菜絲,使之色彩艷麗,香味撲鼻。清蒸武昌魚肉質肥美細膩,湯汁鮮濃清香,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武昌魚的原汁原味。

2019年,鄂州武昌魚喜獲湖北地理標誌大賽銀獎。

「千湖之省」的浪漫,

「魚米之鄉」的豐饒,

盡在這一道「武昌魚」之中。

想要了解湖北,

先從這道「武昌魚」開始吧!

END

作者 | 肖揚

編輯 | 程天潔

編審 | 李春花

監製 | 丁小平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